主持人語:
第四期《讀寫樂園》刊登了《<世說新語>中的“人際交往”趣味故事》,小朋友們還記得嗎?有心的同學看完以后還給編輯部寫來了信,他們在信里不僅回答了故事后面的問題,還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做得很好哦!
讀后感
上海市中山北路小學四年級 呂嘉嫣
故事一:我覺得陳寔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做人就應(yīng)該有誠信,陳寔和友人約好中午外出,但過了中午友人還不來,況且陳寔已經(jīng)等了好久了。仔細想想,要是你和你的朋友約定好了幾點一起出發(fā),但是你等了好久朋友都沒來,你難受嗎?而且友人態(tài)度也不好,明明自己晚來了還怪陳寔先走了。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守時。如果我遇到了這種情況我會先等會兒,超過中午,我就會走了。如果你和朋友約好一起去吃飯,過了中午朋友還沒來,你還在等,不要餓死嗎?所以我覺得陳寔的做法是正確的。
故事二:在這篇故事中,我覺得王衍的做法是正確的,他在特別累的情況下沒有對來訪的客人不耐煩,反而用禮貌的語言來謝絕客人,為了不讓客人掃興,還特意指引客人去另一位著名人物裴逸民那兒去。
讀后感
上海市復旦科技園小學三年級 高雅
今天讀了兩個關(guān)于人際交往的小故事,覺得非常有趣。
故事一中的兩個人在我看來做的都不好,當你和別人約好卻又沒時間,或者你要外出等不了對方時,務(wù)必要提前通知對方,留言或者讓他人轉(zhuǎn)告,再或者打電話、微信都可以,當然,古代的話還是選前兩種方法吧。再說他的友人,明明是自己遲到,竟然還振振有詞,簡直無語,而且再氣憤你也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大吼大叫辱罵人家長輩,這樣做不止沒禮貌,而且沒修養(yǎng),如果有人當著我的面罵我爸媽,我肯定也會很生氣。至于陳紀,他的所作所為雖然可以理解,但是最后跑開,我覺得不好,也顯得有些不禮貌。
故事二中的王衍就做的很好,他沒有因為自己實在太累了,無法招待別人的拜訪,就直接生硬地拒絕,而是貼心的做好另外的安排,拜訪者也很體諒,于是雙方就很愉快,沒有鬧矛盾。
這兩個小故事,讓我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真是很微妙的東西,只有當你設(shè)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時,才會有一個好的人際關(guān)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