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群
曹文軒
最是兒時起風情
——人教版語文七(上)第三單元拓展閱讀
親愛的同學們,進入初中的新環(huán)境,你還像幾周前那樣時時感到新奇嗎?希望同學們能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邊走邊學習哦。
每個人都在成長,每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雖各不相同,卻都是美好而豐富多彩的。在這美麗的金秋,初初與你相約,一起了解不同時代和國度的青少年的學習狀況和成長經(jīng)歷,學會正確對待成長中的苦與樂、得與失、成功與失敗,勇于面對生活,面對挑戰(zhàn)……
初初將陪你走近文學巨匠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閱讀時,結(jié)合課文我們會生出自己的想法:文章通過描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種不同的生活,到底要表現(xiàn)出怎樣的主題?蘊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的?文中還有一些精彩段落,如對百草園生活的描述、過渡段的安排等,我們也可以選出相應的語句來揣摩和思考。
初初要提醒同學們的是,本單元重點學習默讀哦。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看,一氣讀完全文,保證閱讀感知的完整性,保持一定的閱讀速度。海倫·凱勒的作品《再塑生命的人》,既表現(xiàn)了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也展示了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默讀吟詠間,我們向莎莉文老師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時,也為這位盲聾啞女孩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動。
對了,同學們還要學會在閱讀中學習把握基本內(nèi)容,了解文章大意。別忘了,文章標題、開頭、結(jié)尾以及文段中的關(guān)鍵語句,都是我們閱讀時要重點關(guān)注的哦。
盧崇斌,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語文學科帶頭人,現(xiàn)任教于蘇州高新區(qū)實驗初級中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拓展閱讀——
我的小學生活
邢小群
我的小學生活,沒有大書包,沒有做不完的功課,沒有家長檢查作業(yè)還得簽字。少年不識愁滋味,父母們都是工作狂,工作狂們很少理會孩子們的存在。在我們家,姐姐給妹妹開家長會成為慣例。
小學期間,在我眼里,老師們絞盡腦汁減少課時和作業(yè),而考試的平均成績又不能掉下來。記得我們北京和平街一小的王鈺德老師教我們算術(shù),當堂講課,當堂練習,放學沒作業(yè)。學習較好的同學,考試成績依然在99、100分。老師很得意,說為他爭了氣。當然,多數(shù)情況是上午上課,下午或參加課外活動,或在家庭學習小組做作業(yè)。我在學校的課外活動主要是參加學校的合唱團。在合唱團,我學會了一般同學不會唱的歌曲,學會了與同學分高、中、低三部合唱,我是中音。合唱團在節(jié)日或比賽前的排練、活動多,平時,我還是參加學習小組活動。我們的小組,由三四個住得很近的同學組成,共同到一個同學家里做作業(yè),然后在一塊玩。
學校要求作業(yè)不能多,下午的時光,我們總是到處瘋跑。今天一陣風,興起養(yǎng)兔子,每個同學的家里都養(yǎng)兩只兔子,下午做完作業(yè),我們就去給兔子割草;明天又一陣風,撈蝌蚪,就都拿上小瓶子和自己用口罩做的小笊籬……那時,真是“我們的田野”,學校和住宅樓方圓一兩里內(nèi)外還有莊稼地,到處有小水渠。記得看過一篇散文,說現(xiàn)在的小孩子,不知道蚯蚓、青蛙、螞蚱、蜻蜓是什么樣子。我們小時候雖然在城市生長,這方面的知識一點都不缺。
有時,一個同學出主意:咱們撿碎玻璃、鐵絲去賣錢!一呼百應,我們就到那些新建的樓房旁邊,尋找碎玻璃、爛鐵絲。每次行動,都能有收獲。家里給的零花錢太少,記得四年級以前,我家的規(guī)定始終是一個月給五角錢。我們賣碎玻璃、鐵絲,有了自己的小金庫,買鉛筆、橡皮等文具就大方多了;小人書買不起,就在地攤上一分錢一本兒地看;糖果舍不得買,就買酸棗面兒,三分錢一小包,能吃好半天。我們跳皮筋,跳格子,擲沙包,玩羊拐和豬拐;每星期六晚上到附近的河北北京師范學院操場上看不要錢的電影,多少津津樂道的好玩內(nèi)容!平日里汗?jié)n漬、一身土、頭發(fā)亂亂地跑回家,臉上肯定是放著紅光。現(xiàn)在回想起來,心里的感覺仍是快活無比!如今的小孩子似乎出了家門就險象環(huán)生,而我們,家庭外面的天地才是童年的樂園。我們那一代人,沒有奧數(shù)班什么的,有條件的,可考少年宮學習文藝和體育。但少年宮太少了,我們家在朝陽區(qū)和平里一帶,沒聽說誰還經(jīng)常去少年宮。
當然,上小學時,也有讓人不解和惱怒的事。那時,每張雙人課桌總是學習較好的與學習較差的同學結(jié)對子。我的同桌是個男生,平時總穿一雙比他的腳大上半寸的鞋子,冬天也很少穿襪子;衣服很臟,或沒了扣子或是哪兒開了口。那時,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他家境不好,心想他可能沒有媽媽,沒人給他洗,給他縫。他考試經(jīng)常不及格。宣讀成績時,老師總是當眾訓他,動手把他推來搡去。有一次,這個男同學算術(shù)得了三十幾分,班主任張老師在課堂上用拳頭朝他身上就是一下,他嚎啕大哭,我也在下面流淚。這個同學只是學習不好,但為人老實,對我很友善,不像班上其他男同學為找樂子,欺負女生。我心里很反感打他的班主任,覺得她欺軟怕硬,對干部子弟和貧民子弟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盡管她對我很好。
上小學時,我經(jīng)常和男同學打架,有人向我身上扔石頭,我就撲上去一頓撕扯。更多的時候是幫助被欺負的弱女生。寫到這里,讓我想起,我孩子上小學的事情。我兒子性格比較溫和,班里淘氣好動的孩子總故意挑逗他。比如上課時,后面的同學拿尺子捅他,他一回頭,老師就批評他,讓肇事的孩子很自得;他放學回家,幾個孩子圍上來搶他的書包,把書包里的東西倒出來,灑一地,然后一哄而散地跑掉。一次得逞,總認為可以繼續(xù)。我深感公正對一個孩子的自尊自信多么重要!曾經(jīng)教孩子奮力反擊,我的邏輯是,即使打不過人家,也不要讓他覺得你好欺負。但兒不如母啊,還是下不了手,不知道如何反擊。我就到我執(zhí)教大學的體育系找了一個學生,讓他教我兒子幾手防身本事。不久,兒子防御得勝,班里欺負他的人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又想到威廉·戈爾登的小說《蠅王》,那是以兒童為主人公的幻想小說,試圖說明人與人之間與生俱來有恃強凌弱的本能,也有群體行為中的叢林法則。對待小學生,如何不讓強者凌弱,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幼小的心靈,需要有現(xiàn)代科學的教育素質(zhì)??上н^去的教師,很少懂得。
有一次,班主任讓我到我的同桌家催交學雜費。他們一家?guī)卓谧≡谝皇覠o廳的單元房里,廚房和廁所除外,住人的房間一半是用木板搭的床,看樣子一家人都睡在這張床上。屋里沒有一般人家常用的箱子和桌椅。同學的媽媽臉很黃很瘦,一副臥床很久的樣子。她有氣無力地對我說:“等他爸爸回來,就去交學費?!蹦菚r我們的學雜費一年五元錢。同學的父親是拉平板車的,收入供一家人生活。
青少年時期,大家的智力能有多少差距?學習好壞,和家庭的影響關(guān)系很大。我的同桌,上課時還不知道在想什么,他哪有心情聽課和做好作業(yè)?
我對小學生活的體會是,平時家長不要多管什么成績,讓其自由地閱讀,多給孩子們自由玩耍的時間與空間,讓孩子的智能放松發(fā)展,會進步飛快。那時,孩子對外界事物特別好奇,什么都想知道,記憶又非常之好??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敝灰胫溃瑳]有學不會聽不懂的。壓制或限制都是對孩子智能的扼殺。
(選自2017年6月1日《文匯報》,本刊有改動)
散文《我的小學生活》圍繞作者曾經(jīng)的少年生活,描寫了這段日子里的真切細膩的感受。在作者回味自由歡快的小學生活的過程中,憶及下午參加合唱團、學習小組活動,和小伙伴們養(yǎng)兔子,揀碎玻璃、鐵絲賣錢,大方買文具,暢快玩游戲,看免費電影……處處充滿了自由的氣息。即使遇到不解和煩惱,甚至和男同學打架,去困難同桌家催交學雜費,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作者對那段生活的珍視與感恩。作者在描述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時,寫出了濃濃的新鮮味和深深的內(nèi)在意義,表達出心底的情愫與獨特的思考:“平時家長不要多管什么成績,讓其自由地閱讀,多給孩子們自由玩耍的時間與空間,讓孩子的智能放松發(fā)展,會進步飛快”“壓制或限制都是對孩子智能的扼殺”。
散文的藝術(shù)魅力主要來自真見、真知、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作者的散文意境是單純的乃至理想化的,同學們想必會被貫注其中的真情所感動。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可以照亮看起來并不起眼的生活境遇,而作者真實、細膩的筆法,亦急亦舒,變幻搭配,更能營造出一種酣暢淋漓的語勢,給人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
1.文章結(jié)尾說“壓制或限制都是對孩子智能的扼殺”,結(jié)合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讀完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邢小群的《我的小學生活》,我們仿佛從他們的文章中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請用一段文字回憶兒時讀書趣事,表達童真童趣的同時,寫下自己對生活的獨特領(lǐng)悟。
《再塑生命的人》拓展閱讀——
回憶我的語文老師
曹文軒
我的高中是在“文革”中度過的。說到這個時候,大家很快會想到一個詞,叫“荒漠”。因為這是一個一望無際的荒漠的時代??墒悄銈兇蟾耪l都不能想到,本人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文革”中。為什么?因為當時有一批蘇州城、無錫城名校里頭的名師,下放在江蘇鹽城那一大片蘆葦蕩里。他們到了我所在的中學,做了我的老師。
我的物理老師,我的化學老師,我的數(shù)學老師,乃至教我們打籃球、跳繩的體育老師,都是蘇州城里頭名校的名師。今天再要找到這樣一所學校,我以為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講,本人在“文革”中受到的教育是“盛宴”,是“滿漢全席”。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奇怪,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這個小小的環(huán)境,和大的環(huán)境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的所有老師都學養(yǎng)深厚,比如說我的數(shù)學老師,他講課絕對不會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因為在他看來,我講過的孩子們就一定懂了,不用再去復習的,所以他講過的課永遠是一條直線,起點在哪兒,那么就從哪個地方出發(fā)。
他的板書也特別棒,因為我們特別喜歡他的板書,所以每次他在上數(shù)學課之前,我們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濕毛巾反復地擦拭,直到把這塊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他講數(shù)學課的時候,一邊講一邊從右上角開始寫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課講完,正好是一面黑板字??上М敃r沒有相機,如果有相機把那個鏡頭拍下來,今天裝裱在家里,掛在墻上,就是非常有裝飾感的、現(xiàn)代性很強的一幅畫。
那些老師們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氣。比如我的數(shù)學老師,他的性格非常緩慢,我的語文老師曾經(jīng)形容過他說,有一天他的衣服著火了,他會問這個火是從哪里來的呢?他就是這樣的一個數(shù)學老師。
特別要感激的是我的語文老師,她是南京大學的高材生,是一個高高的,身體長得非常扁平的女人。這個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貴,最美麗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度尋找過,但是也沒有找到過像這樣的一位女性。
我記得她第一次走上講臺,把兩只手輕輕地懸在講臺上,她沒有帶粉筆,沒有帶備課筆記,也沒有帶語文教材,是空手走上來的。她望著我們,說了一句話:“同學們,什么叫‘語文’?”然后她用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給我們闡釋什么叫“語文”。期間,天開始下雨,她把腦袋轉(zhuǎn)向窗外,對我們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樣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p>
然后她又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樣的,上午的雨與早晨的雨不一樣,下午的雨與上午的雨也不一樣,晚上的雨與夜里的雨也不一樣。”然后她又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雨落在草叢中和落在水塘里,那個樣子和發(fā)出來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蔽抑两襁€記得,我們所有的同學把腦袋轉(zhuǎn)向了窗口,那個時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我們至今還記得,千條萬條銀色的雨絲紛紛飄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這就是我的語文老師。
大概一個星期之后,她又開始走上講臺,那一天是講作文課。她走上講臺之后,說了一句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班上寫作文寫得最不好的同學是曹文軒。”在此之前,我的歷屆的語文老師都說寫作文寫得最好的同學是曹文軒。這個反差太大了!對我來講,這個打擊是巨大的,我根本無法接受她的判斷,所以我當著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頭沖出了教室,來到了離教室不遠的一條大河邊。我至今還記得坐在大河邊上,望著那條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塊一塊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邊砸,嘴里一邊罵:“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了學校,來到了她的宿舍門口。我記得不是輕輕地把她的門敲開,而幾乎是用腳把她的門踢開的。她拉開了門,站在門口,微笑地看著我,說:“你請進來坐一會兒?!比缓笪揖瓦M了她的臥室,看到了她不知道從哪里搞來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她說:“你過來看看,我們先不說內(nèi)容,就是這些字,你的那些作文,字非常地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認真。你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經(jīng)張揚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經(jīng)浮躁到什么程度了?!?/p>
她又說:“在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寫春天的,你第一本里寫春天的時候是非常誠實的,是非常樸素的對春天的描寫。但是后來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詞嗎?你看看你的作文寫得越來越臃腫,越來越夸張。當那些老師都說你有才氣的時候,你就已經(jīng)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她說:“才氣,有時候是害人的?!?/p>
我記得那一天離開她的臥室,走進校園,月亮特別的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個地鋪在校園里頭。那個夜晚是我一生銘記的。沒有那個夜晚,就沒有我以后漫長的人生道路。這就是我的語文老師。
我要說語文和語文老師,對一個學生的成長是至關(guān)重要的。我這里無意貶低其他學科的老師們對學生的作用,我只是說語文和語文老師是無可替代的。語文老師永遠是一個學校的品質(zhì)的建構(gòu)者和體現(xiàn)者。我無法想象一個學校沒有語文和語文老師,我也無法想象這個世界上沒有語文和語文老師。
我們應當對語文老師充滿敬意。全世界都應當如此!
(選自2016年第23期《讀者》,本刊有改動)
這是曹文軒先生一段演講視頻整理的文字節(jié)選,原演講標題為《兒童文學與語文教學》。先生回憶的是兒時的一些老師,他們也許沒有令人矚目的業(yè)績,不是大腕,也不是明星,只是一些學養(yǎng)深厚、各有脾性的學科老師,一生都在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
為了突出“我”的語文老師的鮮明特性,作者選取了“闡釋語文”“撕碎作文”等幾件小事來寫。這些小事,反映了一位語文老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深厚與廣博,內(nèi)心情感的真摯與淳樸。行文中,作者還不時穿插一些細節(jié)描寫,如第一節(jié)課上語文老師空手而來卻能將“語文”闡釋兩節(jié)課;課間恰逢下雨,她即興教我們賞雨等,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烘托出語文老師學識淵博、教學有法的個性特點:對于她所深愛的語文,她為之癡迷;對于每一位學生,她絕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感,剛?cè)岵?,因勢利導?/p>
文章沒有澎湃激昂的旋律,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只是在淡定的追憶中,刻畫了一位語文老師。她很平凡,然而卻代表了生活中這樣一群默默存在的群體。他們很平凡,卻自有他們的偉大之處。
1.文章講述了“我的語文老師”的哪兩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述。
2.曹文軒是當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學教授,2016年4月4日獲“國際安徒生獎”,請聯(lián)系作者的成就,說說你對倒數(shù)第二段畫線句子的理解。
《〈論語〉十二章》拓展閱讀——
《論語》四則①
子禽②問于子貢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④異乎人之求之與?”
——《論語·學而第一》
仲弓⑤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⑥,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p>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顏淵第十二》
子夏為莒父⑦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p>
——《論語·子路第十三》
本章通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把孔子為人處世的品格勾畫出來??鬃又允艿礁鲊y(tǒng)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道德品格。
這里是孔子對他的學生仲弓論說“仁”的一段話。他談到了“仁”的兩個內(nèi)容。一是要他的學生事君使民都要嚴肅認真,二是要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也成為后世遵奉的信條。
“欲速則不達”貫穿著辯證法思想,即對立著的事物可以互相轉(zhuǎn)化??鬃右笞酉膹恼灰惫?,否則就無法達到目的;不要貪求小利,否則就做不成大事。
在陳絕糧,從者⑧病,莫能興⑨。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⑩矣?!?/p>
——《論語·衛(wèi)靈公第十五》
【注釋】
①選自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中華書局1990年版。
②子禽:孔子弟子陳亢。
③子貢:孔子學生,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④其諸:大概,或者。
⑤仲弓:孔子弟子冉雍,字仲弓。
⑥大賓:比自己尊貴的賓客。
⑦莒父:魯國邑名。
⑧從者:指弟子。
⑨興:起床。
⑩窮斯濫:一窮就無所不為。
本章開始談及君子與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區(qū)別。這里,孔子說到面對窮困潦倒的局面,君子與小人就有了顯而易見的不同。
1.第一則中說,“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請結(jié)合其中一點談談自己的理解。
2.閱讀下面材料,請思考,該材料最能支撐上述選文中的哪句話,簡要談談自己的想法。
有一個小孩,很喜歡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繭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叢中看見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觀察。幾天以后,蛹出現(xiàn)了一條裂痕,里面的蝴蝶開始掙扎,想抓破蛹殼飛出來。艱辛的過程達數(shù)小時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掙扎。小孩看著有些不忍,想要幫幫它,便拿起剪刀將蛹剪開,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沒想到,蝴蝶掙脫蛹以后,因為翅膀不夠有力,根本飛不起來,不久便痛苦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