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笛 冷吉燕 金惠敬 王 琳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干部病房,吉林 長春 130021)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與血尿酸水平的相關性
楊 笛 冷吉燕 金惠敬 王 琳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干部病房,吉林 長春 130021)
目的探討老年慢性心力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與血清尿酸水平的相關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于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心血管中心住院的299例患者,年齡≥60歲,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8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入院后行超聲心動圖、血液常規(guī)檢查,并根據(jù)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分級標準進行分組。通過比較各組血尿酸水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與血尿酸水平的相關性。結果兩組平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癥(HUA)患病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lt;0.05);不同心功能分組患者血尿酸水平有統(tǒng)計學差異(Plt;0.001)。結論高HUA可能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血尿酸;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本文旨在探討血尿酸是氧化應激的代謝產物,不僅與痛風和腎臟損傷有關〔1〕,更是糖尿病及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危險因素〔2〕。
1.1研究對象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于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心血管中心診斷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28例,同期收集非心力衰竭患者71例,年齡≥60歲,其中男167例,女132例,入院后48 h內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心肺功能及血液常規(guī)化驗。根據(jù)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分為Ⅰ級組(n=41),Ⅱ級組(n=130),Ⅲ級組(n=28),Ⅳ級組(n=29)。診斷標準:高尿酸血癥(HUA):正常嘌呤飲食情況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男性高于420 μmol/L,女性高于357 μmol/L〔3〕。心力衰竭診斷符合《2014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標準:(1)有典型心力衰竭的癥狀和體征;(2)有相關結構性心臟病存在的證據(jù)(如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擴大)和(或)舒張功能不全;(3)超聲心動圖檢查無心瓣膜病,并可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浸潤性)心肌病等〔4〕。收集所有入選者的檢查資料: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常規(guī)、凝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B型利鈉肽(BNP)等,各組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入選標準:(1)心力衰竭病史gt;6個月;(2)超聲心動圖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45%。 排除標準:(1)急性冠脈綜合征或入院前3個月內行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術;(2)嚴重急、慢性感染性疾?。?3)痛風或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的血尿酸水平增高患者;(4)心臟移植術后、惡性腫瘤、血液病、嚴重的肝臟、腎臟疾病、嚴重外傷、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等。
1.2研究方法 入院后詳細詢問患者現(xiàn)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吸煙飲酒史等,并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送至我院檢驗科檢測血常規(guī)、凝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尿酸、BNP、肌酐、白蛋白、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入院48 h內于我院心臟超聲室應用GE Vingmed Ultrasound行超聲心動圖檢查,采用MM-Teich法測量LVEF、脈沖多普勒測量二尖瓣舒張早期血流速度(E)、舒張晚期血流峰速(A),并計算E/A值。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t、χ2檢驗、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方差分析,如果存在組間差異,采用Bonferroni比較。
2.1單因素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組平均血尿酸水平高于非心力衰竭組(Plt;0.05),HUA患病率高于非心力衰竭組(Plt;0.05);性別、吸煙、飲酒及其他生化指標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多因素分析 年齡、HUA、血尿酸是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見表2。
表1 影響慢性心力衰竭的單因素分析
表2 影響慢性心力衰竭的Logistics多因素回歸分析
2.3心功能與血尿酸的相關性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級越高,其平均血尿酸水平越高,不同的心力衰竭等級之間血尿酸水平有統(tǒng)計學差異(F=91.873,Plt;0.001)。其中Ⅰ級組(342.12±101.905)μmol/L,Ⅱ級組(378.5±103.468)μmol/L,Ⅲ級組(419.04±110.098)μmol/L,Ⅳ級組(476.1±123.578)μmol/L。
研究表明,血尿酸的水平與種族、性別、用藥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高齡、男性、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癥等情況下更易出現(xiàn)HUA〔5〕。心衰時機體對氧的攝取量減少,易出現(xiàn)缺氧,致使炎癥因子產生過多,氧自由基的釋放增加,導致XO的水平升高、活性上調,促使尿酸生成增多,并且慢性心力衰竭時抑制腎小管排泄尿酸,導致血清血尿酸水平升高〔6〕。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時出現(xiàn)HUA主要是由于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加,而非腎小管排泄尿酸減少所致。
Ekundayo等〔7〕研究表明,在社區(qū)老年患者中,慢性心力衰竭與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密切相關,Hamaguchi等〔8〕研究表明,HUA常見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與慢性心衰的預后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提示,隨著年齡增大,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增高;隨著血尿酸水平增高,慢性心衰的發(fā)病率增高;合并HUA的患者,發(fā)生慢性心衰的風險高于非HUA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級與血尿酸水平存在趨勢性關系,呈正相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與心衰的分級及預后密切相關,HUA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本研究樣本量有限,需要更大規(guī)模更有前瞻性地研究進行下一步證實。
1Kanbay M,Solak Y,Atsar B.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for acute kidney injury following contrast〔J〕.Angiology,2017;68(2):132-44.
2Atar AI,Yilmaz OC,Akin K,etal.Serum uric acid level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resence of calcium in coronary arteries:an observational case-controlled study〔J〕.Anadolu Kardiyol Derg,2012;13(2):139-45.
3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心血管內科醫(yī)師分會.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合并心血管疾病診治建議——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1;39(2):73-7.
4Wan SH,Mckie PM,Schirger JA,etal.Chronic peptide therapy with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pre-clinical diastolic dysfunction(Stage B Heart Failure)〔J〕.JACC Heart Fail,2016;7(4):539-47.
5Charles BA,Shriner O,Doumalay A,etal.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serum uric acid in African Americans〔J〕.BMC Medical Genomics,2011;4(1):17.
6黃 毅,米樹華,楊紅霞.高尿酸血癥與心力衰竭〔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1;26(8):478-82.
7Ekundayo OJ,Dell′ltalia LJ,Sanders PW,etal.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incident heart failure among older adults:A propensity-ma.tched study〔J〕.Int J Cardiol,2010;142(3):279-87.
8Hamaguchi S,F(xiàn)urumoto T,Tsuchihashi-Makaya M,etal.Hyperuricemia predicts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Int J Cardiol,2011;151(2):143-7.
〔2017-03-11修回〕
(編輯 袁左鳴)
R541.6
A
1005-9202(2017)21-5288-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1.031
吉林省財政廳課題資助項目(No.3D516C083428;No.3D5157543428);吉林省發(fā)改委項目(3J115T323428,3J116T543428);吉林省科技廳項目(3A415N923428,3D516K273428);長春卓業(yè)公司項目(3R115L843428)
王 琳(1968-),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老年心血管疾病研究。
楊 笛(1991-),女,在讀碩士,主要從事老年心血管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