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偉
(晉中學院 山西平遙 030600)
對高校體育管理理念變化的認識及對策研究①
郭廣偉
(晉中學院 山西平遙 0306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校體育管理理念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不僅促進了高校體育的發(fā)展,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了高校的教學質(zhì)量。該文通過分析高校體育管理理念的變化,研究高校體育管理理念變化的對策。
高校體育 管理理念 對策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在日益蓬勃發(fā)展,學生數(shù)量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而增加,很多人片面地認為對書本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因此,將大量的時間花在提高學習成績上面,久而久之,忽略了學生身體的鍛煉,造成我國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下降。當高校認識到這一問題之后,開始轉(zhuǎn)變觀念,提高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加強體育管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
高校體育管理是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教學環(huán)境是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zhì)量、改善教學效果的有力保障。不斷發(fā)現(xiàn)和彌補高校體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完善體育教學環(huán)境,改善教學設施,更好地促進高校體育發(fā)展,不僅關系到學生發(fā)展成長,更關系到高校整體教育的發(fā)展。
管理是指有效組織并利用人力、物力、信息等相關要素,借助一定的手段,完成該組織目標的過程。高校體育管理是在最低成本和最少工作量的基礎上,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目標。在我國,很多高校沒有認識到體育管理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試圖通過學生的學術成果來體現(xiàn)學生的個人價值,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隨著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學生數(shù)量也隨之增加,但是由于高校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忽視,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日益下降。面臨這一嚴峻狀況,我國高校開始認識到體育鍛煉和體育管理對學生成長和高校發(fā)展的重要性,開始逐漸轉(zhuǎn)變體育管理理念,通過加強體育鍛煉,提高體育管理水平,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術水平,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我國高校體育管理面臨著管理理念滯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不科學等問題,但這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切實解決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首先,國家對高校體育管理加以足夠的重視,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讓高校的體育管理理念得到真正的落實。通過國家給予的財政支持,為高校配備相應的體育健身設施,為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供便利條件。另外,高校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通過強身健體,為提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水平打下基礎。
加強高校體育管理,開展體育鍛煉運動,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去,讓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緩解其學習的壓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提升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高校體育管理理念更加科學合理。
4.1 高度重視,完善管理
我國高校管理往往比較散亂,成效不顯著。因此,要高度重視體育管理,始終以真正促進學校發(fā)展為導向,積極引導學校形成自己校內(nèi)的督導機制,完善管理體系,有計劃地進行體育管理,開展體育運動,才能讓學校各方面的工作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目標。在具體的體育管理工作中,注意宏觀與微觀的有機結合,利用全面、系統(tǒng)的管理思想和教育規(guī)劃,將計劃的每一步落到實處,從而巧妙地將管理理念與管理實踐相結合,針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能夠及時得到修正。
4.2 敢于挑戰(zhàn),形成特色
雖然很多高校都在試圖改變體育管理理念,但是,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優(yōu)勢和劣勢,高校要充分認識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取長補短,敢于挑戰(zhàn),大膽創(chuàng)新,在不斷的實踐和摸索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而且有高校特色的發(fā)展之路。
4.3 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素質(zhì),合理配置資源
一個學校的領導者對于學校的發(fā)展非常重要,高校管理者要不斷學習,及時更新管理理念和知識,深入到學生當中,更真切地了解學生的運動喜好,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現(xiàn)狀以及學生在體育鍛煉方面的發(fā)展方向和訴求是什么,并通過與其他學校管理者的溝通和交流,在和其他管理者分享成功經(jīng)驗的同時,也借鑒其他高校好的管理經(jīng)驗,根據(jù)本校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條件,形成適合本校發(fā)展理念和方法。對現(xiàn)有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改善體育管理現(xiàn)狀,真正提高高校的整體教學水平。
4.4 推進體育改革,提高體育管理水平
高校積極推進體育改革,改變管理理念,豐富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活動和形式,靈活體育活動的時間和方式,增加體育活動的設施,將體育活動的模式多元化,為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將我國高校的體育運動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和新的
水平。
合理安排學生的課程設置,將學生的理論課程和體育課程相結合,而且體育課程起到調(diào)節(jié)學生情緒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上課時間得到有效的鍛煉,并能夠愉快地完成鍛煉,讓學生的思維從緊張的理論知識學習中轉(zhuǎn)換到輕松的體育鍛煉中,不僅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而且讓學生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為更好地進行學術研究做準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fā)展,人們的體力勞動越少,戶外活動也就越少,因此,人們對體育活動的需要就更為迫切,我們要通過體育鍛煉來強身健體。這也就給學校體育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如何教給學生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并使之形成習慣,如何促使學生更有效地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如何開展各具特點的高水平實用的學校體育活動,這是學校體育對未來社會的重要貢獻。
隨著我國高校體育管理理念的轉(zhuǎn)變,教學效果也得到了顯著改善。從國家政策到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說明無論是國家還是高校,都對體育管理引起了高度的重視。
高校通過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素養(yǎng),不斷和國內(nèi)外管理者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習成功的經(jīng)驗,并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本學校的體育管理方式方法,敢于創(chuàng)新,完善管理體質(zhì),形成本學校的體育管理特色,推進體育改革,優(yōu)化資源配置,進而真正提升體育管理水平,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學術水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
[1]江少平.儒家思想對現(xiàn)代體育管理實踐的啟示[J].體育科學研究,2016,11(5):121-123.
[2]林默雯.對高校體育管理理念變化的認識及對策研究[J].運動, 2015,21(3):168-169.
[3]于振勇.新時期下的高校體育管理工作芻議[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3(21):216-218.
[4]邵偉德.我國現(xiàn)代各種學校體育思想的比較與指導思想框架構設[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3(6):219-220.
[5]馬煥靈,孫曉瑩.薩喬萬尼學校道德領導理論之中國適應性批判[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3(21):310-311.
[6]趙敏,劉獻君.學校領導行為探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23):161-163.
[7]李芳,龍斌,李亞俊.面向21世紀我國高校體育改革的6個問題的新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05,2(33):231-233.
G807.01
A
2095-2813(2017)02(b)-013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130
郭廣偉(1958,10—),男,漢,山西平遙人,高中,助理經(jīng)濟師,研究方向:經(jīng)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