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澤
“冬奧會”背景下我國競技冰雪運動發(fā)展研究
吳金澤
采用文獻資料法,以我國競技冰雪運動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在2022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的背景下,我國競技冰雪運動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對策,旨在通過對其發(fā)展現(xiàn)狀的分析,為今后我國競技冰雪運動更好地發(fā)展提出相應對策建議。研究表明,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對我國政策的實施和科技科研力量都有很大推動作用。不足:1.后備人才力量薄弱;2.冬奧會中嚴重“冰強雪弱”。建議:1.注重青少年力量的培養(yǎng);2.優(yōu)化我國競技冰雪運動項目結(jié)構。
冬奧會;競技冰雪運動;現(xiàn)狀;對策
當今我國體育與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相比,在夏季奧運會上屢屢爭金奪銀、位列前三,卻在冬奧會上稍顯遜色,這是中國此運動大國一大遺憾。為了推動我國冰雪運動的發(fā)展,2016年11月2號,國家體育總局頒布了《冰雪運動發(fā)展規(guī)劃》和《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guī)劃》兩個文件,為我國未來冰雪運動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一個國家所獲得的金牌總數(shù)反映著一個國家頂級運動員的數(shù)量,獎牌則直接反映著該國家當今和以后很長一段時間的總體競技實力。以獎牌數(shù)量來看,我國的冬季項目從1980年參加普萊西德湖冬奧會零獎牌入賬,到2014年索契冬奧會獲得3金4銀2銅,在這34年的時間里,我國在冬奧會的征程上已拿下53枚獎牌,其中,2010溫哥華冬奧會我國更是以11枚獎牌獲得第七名的好成績,這些都很大程度地反映了我國在競技冰雪運動項目發(fā)展上所取得的進步。但是,在這些獎牌中,冰上項目共獲得45枚獎牌,而雪上項目只有8枚獎牌,因此,雖說我國競技冰雪運動水平總體提高,但“冰強雪弱”現(xiàn)象嚴重。
2.1.1 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南展西擴”計劃實施
為了打破冰雪運動在地域上的局限性,我國于上世紀80年代提出了“北冰南展”計劃,但是當時取得的效果不明顯。然而在一些冰雪項目之中,南方、西部選手擁有不錯的潛力,所以要想更進一步地提高我國競技冰雪運動的成績,“北冰”必須要“南展”與“西擴”?,F(xiàn)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冰雪運動已不再受到氣候環(huán)境的大力束縛,尤其是冰上運動完全可以在室內(nèi)進行,而冬奧會作為大型體育賽事,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冬季項目在我國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大眾對冰雪運動的認可程度,從而推動“北冰南展西擴”計劃更好地實施。
2.1.2 加大冰雪運動科技、科研創(chuàng)新研究力度
作為冰雪運動這樣一個高度需要裝備,需要科學技術的項目來說,其成績的高低不僅僅是體現(xiàn)在運動員技能的博弈,科技和科研的比拼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要廣泛吸取最新成果,把最新的、最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到冰雪項目的發(fā)展中去。2022北京冬奧會我國作為東道主,想要躋身世界冰雪運動強國,我國勢必要加大冰雪運動相關科學和科研的創(chuàng)新力度,并應用到冰雪項目各個部分之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3.1 后備人才力量薄弱,梯隊建設出現(xiàn)斷層現(xiàn)象
20世紀80年代初,冰雪運動是以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為代表的北方城市中中小學較為普及的體育項目,但是在21世紀初,學校體育工作弱化,校園冰雪運動幾乎處于停滯狀態(tài),因此這種校園冰雪未能發(fā)展至今。隨著冰雪運動地位的逐漸提高,人們開始重視起其發(fā)展,有關冰雪運動后備人才的工作在經(jīng)過努力探索之后,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是,僅僅靠政府一方支撐起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不能滿足冰雪運動進步的條件,我國的冰雪運動后備人才培養(yǎng)需向多元化培養(yǎng)方式轉(zhuǎn)變,即形成“政府力量為主,社會力量為輔”的培養(yǎng)方式。根據(jù)2015年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在1992年以后出生的自由式滑雪項目男運動員只有23人,女運動員只有16人,后備人才儲備明顯不足,急需補充。此外,雖然我國冰上運動是優(yōu)勢項目,但是我國的花樣滑冰項目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也暴露出已有優(yōu)勢項目因后備人才斷層而出現(xiàn)的成績下滑現(xiàn)象。
3.2 “冰強雪弱”嚴重
從冬奧會的項目設置來看,冰上運動有三大項,雪上運動有四大項,而小項中,未來冬奧會雪上項目設置將為27項,是冰上項目的3.9倍。因此,雪上項目將成為未來冬奧會成績排行的關鍵。但是在 “得雪上者得天下”的時代中,我國雪上項目的發(fā)展,卻是稍顯遜色。縱觀我國的冬奧會征程,冰上項目中,短道速滑項目獲得9金13銀8銅,共30枚獎牌雄踞第一,其金牌數(shù)和獎牌總和數(shù)分別占到我國在冬奧會中取得的金牌和獎牌總數(shù)的75%和56.6%;速度滑冰和花樣滑冰也都取得了1金,7枚獎牌的成績并列第二,冰壺以1銅位列其后,總體來說,我國冰上運動獎牌總數(shù)占到了我國在冬奧會上取得的獎牌總和的84.9%。雪上項目中,雪上項目占據(jù)冬奧會賽場的2/3,但是我國在冬奧會雪上項目取得的獎牌總數(shù)僅僅只有8枚,只占到我國在冬奧會上取得的獎牌總數(shù)的15.1%。從我國參與歷屆冬奧會的比賽項目來看,我國目前可以沖擊獎牌的項目有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冰壺5項,占到冬奧會總項目的1/3,而在這些項目中,冰上運動占了4/5,雪上運動僅占了1/5,并且冰上運動除冰球外,我國皆有奪牌實力,但雪上運動現(xiàn)在還有未獲得比賽資格的項目。由此可以見,我國冰雪項目可以比賽項目較少,結(jié)構上失衡,“冰強雪弱”現(xiàn)象嚴重。
4.1 重視青少年人才培養(yǎng),擴充后備人才儲備
我國的青少年人口在全世界是最多的,因此,要想保證冰雪運動后備力量充足,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青少年的參與度可謂是至關重要,本次頒布的《冰雪運動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在基本原則中提到:以青少年為重點,全力引導大眾參與冰雪運動,提高質(zhì)量,提出了“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園冰雪計劃”[1]。但是,為確保冰雪進校園計劃均衡、有效地開展,應根據(jù)不同層級學校制定不同內(nèi)容,因材施教:小學階段,應多與游戲結(jié)合,培養(yǎng)孩子在冰雪運動上的興趣;初中階段,應注重學生的基礎動作以及技術的規(guī)范性,教學方法多趣味性,不要過早地追求量度和強度;高中階段應注重學生專項技術的練習。
4.2 優(yōu)化項目結(jié)構
重點發(fā)展和拓展優(yōu)勢項目,繼續(xù)提高我國優(yōu)勢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并形成集團優(yōu)勢。重視潛在優(yōu)勢項目和新興項目,使得潛在優(yōu)勢項目盡可能快地向優(yōu)勢項目完成轉(zhuǎn)化。兼顧一般項目,在擴大群眾基礎的同時,加大對雪上運動的資金以及科研各方面的投入[3]55。補齊短板,根據(jù)冬奧會項目設置的分配,形成合理的項目結(jié)構。
我國的冰雪項目競技水平竿頭直上,尤其是冰上項目不斷地在冬奧會上爭金奪銀,大放異彩。我國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申辦成功,給我國競技冰雪運動的發(fā)展帶來了重要的契機。但是,在面臨機會的同時也面對挑戰(zhàn):人才后備力量薄弱問題凸顯,再加上在這以雪上項目為重的時代,我國的雪上項目薄弱,造成嚴重“冰強雪弱”局面,使得整體項目結(jié)構失衡。因此,我國應把握此次冬奧會契機,大力提高冰雪運動競技水平,發(fā)展后備人才力量、優(yōu)化項目結(jié)構,走好我國進擊冰雪強國這重要一步。
[1] 國家體育總局.冰雪運動發(fā)展規(guī)劃[EB/OL].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6/1103/c22155-28830704.html.
[2] 褚婷,周華鋒,楊寶.從冬奧會看世界冰雪運動新秩序[J].體育文化導刊,2016-12,(12):85.
[3] 高亮,孫宇.冬奧會我國參賽成績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2-5,(5).
[4] 王誠民.郭晗.姜雨.申辦冬奧會對我國冰雪運動發(fā)展的影響[J].體育文化導刊,2014-11,(11):54.
[5] 王朝軍.第20屆都靈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的比賽成績評述[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6-12,21(4):84.
[6] 馬毅,呂晶紅.我國備戰(zhàn)2022年冬奧會重點向目后備人才培養(yǎng)問題探究[J].體育科學,2016,36(4):6-7.
[7] 劉石,朱志強,馬喜強,王德新,張宏宇,呂嬋,譚睿.1980-2014:從普萊西德湖到索契看我國冰雪運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4-4,32(2):5.
[8] 趙晶,閆育東,汪洋.冬季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回顧與展望[J].體育文化導刊,2013-4,(4):69.
[9] 王拱彪,龍麗.從歷屆冬奧會看中國冰雪項目的未來和發(fā)展[J].體育文化導刊,2015-5,(5):85.
[10] 趙晶,閆育東.我國冬季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歷程回顧與前瞻[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5,36(3):74.
[11] 王拱彪,龍麗.從歷屆冬奧會看中國冰雪項目的未來和發(fā)展[J].體育文化導刊,2015-5,(5):87.
ResearchonCompetitiveWinterSportsDevelopmentundertheOlympicBackground
Wu Jinz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using China competitive winter spor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petitive winter sports development in China under the successful bid for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It aims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winter sports throug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uccessful bid promotes bo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weakness includes insufficient reserved talents and the severe fact of “powerful in ice and weak in snow”. Suggestions: first, focusing on youth athletes’ cultivation; second, optimizing competitive winter sports structure in China.
winter Olympics; competitive winter sports;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吳金澤(1994-),男,山東淄博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賽事管理與營銷。
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Beijing 100191, China.
G811.212
:A
:1005-0256(2017)09-0127-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9.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