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陜北道考察詩錄
一
柔遠川上嘆柔遠,隴東訪古歸程晚,春盡山間綠深淺。洞洞溝,猿人擊石開首篇。
幾十萬年一轉(zhuǎn)眼,半坡人來建營點,留下彩陶一片片。件件精,最是陶瓶神人臉。
二
廟底溝人更強悍,西隴東海涉足遠,彩陶繪出盆與碗。更更奇,卻將墨玉磨石鏟。
此后玉路初構(gòu)建,不信請向華池看,斝甕破碎一大片,郭嘴嘴,石峁玉客小憩點?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青年節(jié)時逛城墻。
晨興登臨石摞摞,重訪舊跡奔走忙。
石墻門址依然在,小有塌落神略傷。
但喜保護有起色,滿山綠草傲驕陽。
人馬鳥獸隨桿翻,世事滄桑方丈間。
開口唱盡萬古情,喜怒哀樂千百年。
告別子午嶺邊邊,
車到吳起轉(zhuǎn)圈圈。
急匆匆尋找那博物館,
無人曉得喲可憐憐。
先找個館子吃飯飯,
不看看文物心不甘,
樹洼洼遺址不太遠,
驅(qū)車前往一溜溜煙。
村口口首先遇猛犬,
狂吼嚇落人膽膽。
向?qū)釗徇^了關(guān),
一隊隊人兒就上了山。
山道道一彎又一彎,
走得人渾身冒汗汗,
有心歇歇往回返,
舍不得路旁那陶片片。
隨手手撿起細細觀,
我的天,盡是那龍山灰罐罐。
這搭搭出玉有言傳,
實在在不是瞎胡諞。
山頂頂一看都夸贊,
風光好得就沒畔畔。
四面梁峁一圈圈,
中心圓臺平展展。
六十萬平米遺址少見見,
中心區(qū)更非一般般。
一陣陣討論辯難歡。
疑心心祭壇來祭天。
(作者系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馬嘯
青流映帶草肥駝,大夏城荒憶郁峨。
白沸臺闕經(jīng)萬鑄,金浮殿閣侍千邏。
十年霸業(yè)歸平朔,一代名都起牧歌。
莫怪興亡倏爾事,秋生無定怨波多。
一
大塬文脈起荒經(jīng),遺址一開視野青。
部族環(huán)居猜漫衍,大房宏闊嘆零丁。
無言石器分新舊,著彩殘?zhí)蘸橙忪`。
勝跡當前誰推論,源頭古史出渭涇?
二
殘墟遺跡隱塬邊,聚散迷離六千年。
室筑宮宇勘夯土,農(nóng)興稻粟辨碳纖。
彩陶近似仰韶址,灰面可超大地灣。
探古尋蹤憑判斷,西風野草笑揭源
(作者系隴東學院歷史與地理學院院長、教授)
武淑蓮
行走大地,書寫四季,
青春做伴,激揚文字!
延展書齋,燭照現(xiàn)實,
且學且問,如切如磋。
四野八荒,古韻悠悠,
諦聽辨識,龍山齊家。
一帶一路,聚合交融,
玉帛有聲,歲月不老!
(作者系寧夏師范學院研究生院院長)
趙錄旺
靜坐峰巔俯群巒,山川逶迤路迢遠。
日行千年問先民,披荊斬棘筑家園。
雁鵲頡頏戲空天,茅蒿參差野荒原。
殘帛遺玉天地書,心會神通今古談。
臨風輕笑友朋聚,遙想烽煙桑梓田。
(作者系陜西教育學院中文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