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永慶
群眾滿意才是基層組織工作的“秤坨”
□ 蔡永慶
在群眾眼里,基層組織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村干部是他們的主心骨。這就要求農村兩委班子“心中始終裝著老百姓”,才能贏得廣大群眾的愛戴和信任。平定七亙村,在新一屆兩委班子的帶領下,依托七亙大捷主戰(zhàn)場遺址,堅持“紅色”與“綠色”融合發(fā)展的理念,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最終目標,以燕子壘窩般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將一心為民的滿腔熱血化作辛勤汗水,忘我工作,僅用短短兩年時間,實現(xiàn)了由“后進村”到“后勁村”的轉變。七亙村的巨變,不僅折射出一個村發(fā)展好不好,關鍵是有個“好班子”,班子戰(zhàn)斗力強不強,關鍵是有個好“班長”,而且也展現(xiàn)出支村兩委班子團結、擔當、公道、實干的精神風貌和工作作風,是當前全縣農村基層黨組織學習教育的生動典型。
我們要像七亙村的“好領班”那樣,有甘于奉獻、苦干實干的責任擔當。在他們身上,奉獻是一種常態(tài),是一份自覺,在處于低谷時他們撇下自己的“聚寶盆”、“搖錢樹”,毅然挑起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擔子,抱定“要干就要干好”的信念,一心撲在為民謀利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數(shù)換取群眾幸福指數(shù)。在破解改善環(huán)境與“紅色”、“綠色”融合發(fā)展中,他們用共產黨人的模范行動,影響帶動群眾積極投身于轉型崛起,建設美好家園。特別是那一筆筆墊資、一件件干成的好事實事,讓群眾看得見、找得到、靠得住,才真正贏得民心。
七亙村的“好領班”,把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干好工作的最高標準,將改善民生、造福一方作為第一追求。他們心里始終裝著群眾,凡事依靠群眾,無論村民的大事小事,分內分外,他們都想方設法排憂解難。尤其在那資源貧乏的窮山溝里,他們一心帶領群眾“拔窮根、開富路”,積極爭取荒山綠化、河壩治理等工程,讓父老鄉(xiāng)親在家門口有活干、有錢掙,把事情辦到群眾心坎上。正是因為他們視群眾為家人、視民生為家事,順民意、解民憂、暖民心、惠民生,才贏得了群眾口碑,受到社會贊譽。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履行著共產黨人須臾不可忘記的使命。
七亙村的“好領班”,敢于把“掏出心來為民、撲下身子干事”的承諾亮出來,自覺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為民服務是好干部的底色,也是共產黨人最響亮的政治宣言。在他們身上,不僅體現(xiàn)出秉公處事、干凈辦事的工作作風,而且也彰顯出積極創(chuàng)建“五個好”村黨組織標準的魅力,才使基層組織規(guī)范化運行,黨務、村務、財務及時公開。因此,在“讓群眾明白還自己清白”中樹立了良好形象,贏得良好的口碑??梢哉f,他們用實際行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養(yǎng),影響了村風民風。
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群眾眼里的“好領班”,塑造了新時期基層黨員干部的光輝形象。當前需要更多像七亙村“好領班”那樣,敢于擔當、心系民生的基層黨員干部。
(責編:張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