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美婷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性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6月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各107例。其中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行為、血糖控制情況。結果 兩組干預前自我管理行為評分、血糖控制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飲食控制、運動等自我管理行為各項指標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采用綜合護理干預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同時能提高其運動、血糖監(jiān)測等自我管理能力。
[關鍵詞] 綜合性護理;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血糖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20-114-03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O Meiting
The Pot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City, Zhanjiang 52405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Methods 214 T2DM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107 cases in each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score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diet control and exercis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2DM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glucose, increas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uch as exercise and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Blood glucose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因內分泌代謝紊亂而引發(fā)的疾病,且患者多對疾病認知、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同時伴有緊張等情緒,促使血糖控制達標率欠佳,甚至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影響患者健康安全[1-2]。因此,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和提高其依從性對提高血糖控制達標率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3-4]。本研究旨在探討綜合性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6月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各107例。其中對照組中男59例,女48例;年齡36~73歲,平均(57.2±11.8)歲;病程8個月~17年,平均(5.02±0.73)年;初中及以下學歷46例,高中及以上學歷61例。觀察組中男64例,女43例;年齡38~75歲,平均(57.5±12.9)歲;病程6個月~18年,平均(5.07±0.80)年;初中及以下學歷55例,高中及以上學歷52例。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endprint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5]內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對本研究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伴有嚴重的心、腦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異常;合并急性并發(fā)癥、語言交流障礙者;患有精神疾病且依從性差。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健康宣教、院內隨訪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1)護理小組。組建由專業(yè)醫(yī)生、護士及營養(yǎng)師組成的健康教育小組,詳細、耐心的向患者講解疾病知識,積極主動的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定期針對疾病知識組織培訓,以保證其掌握治療知識,同時依據患者病情制定治療方案。(2)心理護理。掌握其心理狀態(tài),以便及時緩解不良情緒而避免生成抑郁;通過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已成功的病例來增加患者自信心,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3)指導用藥。嚴格遵醫(yī)囑用藥,詳細、反復講解藥物的服用時間、方法、副作用和注意事項,同時說明增減藥物、更換或自主停藥的危害;指導定期進行血糖測量,醫(yī)生依據其血糖控制情況及時調整治療計劃;患者出院后通過電話督促用藥,同時定期上門訪問,指導患者、家屬掌握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方法,當其出現(xiàn)嚴重藥物不適時及時就診。(4)生活方式。指導患者健康飲食,控制一天飲食和水果攝入,嚴格戒煙酒,并通過電話了解其飲食控制情況;講解適量運動對預防并發(fā)癥的意義,并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進行合理運動,指導患者學會依據自身現(xiàn)狀而及時調整運動量,嚴禁空腹和過量運動。(5)血糖護理。通過詳細講解和示范血糖測量方法、注意事項等,促使患者掌握測量、記錄FPG、2hPG的方法,從而增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叮囑血糖控制情況較差時咨詢醫(yī)生,必要時應到院就診。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情況,包括飲食控制、運動、遵醫(yī)用藥、血糖監(jiān)測,滿分28分,1分:做不到;2分:偶爾做到;3分:基本做到;4分:完全做到,自我管理能力與評分呈正相關。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情況,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lC)。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情況比較
兩組干預前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飲食控制、運動等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比較
兩組干預前血糖控制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FPG、2hPG及HbA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血糖持續(xù)升高和代謝異常會造成組織器官等受損,嚴重時易誘發(fā)心、腎等功能不全,有效、持久的控制血糖是治療關鍵,但長期治療易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影響患者依從性,從而促使血糖控制率不達標[6]。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時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療效顯著[7-8]。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飲食控制、運動及血糖監(jiān)測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而FPG、2hPG及HbA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習慣,督促進行適量運動等,提高了患者依從性,從而全方位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利于長久的控制病情,促進患者健康。護理延續(xù)性工作多開展于家庭,患者及家屬嚴格遵醫(yī)囑執(zhí)行護理是控制病情的關鍵,因此,家屬應在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實施護理措施時主動參與[9]。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涵蓋心理護理、飲食控制和運動指導、嚴格用藥、血糖監(jiān)測等護理模式[10-11]。首先成立專業(yè)咨詢、解惑的健康小組,增加交流、知識培訓及自我管理方法等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增加其對護理工作的重視,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屬的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12]。通過交流及時疏導消極情緒,并介紹已成功的病例、糾正錯誤認知,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在用藥前講解服用時間、方法、副作用和注意事項,并說明遵醫(yī)囑用藥對控制病情的意義,同時監(jiān)測血糖變化情況,有利于依據控制情況來調整用藥等,護理人員通過隨訪檢查患者用藥情況,并指導其掌握自救方法,可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有利于提高患者依從性[13]。另外,依據患者的喜好來制定飲食方式,注重控制食物能量、維生素等的攝入,鼓勵少食多餐、嚴格戒煙酒,并通過隨訪了解其飲食改善情況,有利于增強患者的飲食控制能力;指導患者依據自身情況來逐漸增加其運動量,嚴禁空腹和過量運動,從而增強患者運動管理能力,并有效預防并發(fā)癥;指導血糖監(jiān)測,教會患者正確的測量、記錄FPG、2hPG和處理高低血糖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其血糖控制的自管能力[14-15]。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時能提高患者的運動、血糖監(jiān)測等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園,任多富,丁萍飛,等.中國8?。ㄗ灾螀^(qū))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實施現(xiàn)狀[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4,35(1):35-39.
[2] 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預防的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4):277-283.
[3] 嵇加佳,劉林,樓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現(xiàn)狀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617-620.
[4] 童于真,童南偉.從循證證據看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管理[J].中華內科雜志,2016,55(2):158-160.
[5]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10):893-942.
[6] 高蕾莉,紀立農,陸菊明,等.2009~2012年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藥物治療與血糖控制狀況調查[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7):594-598.
[7] 趙世莉,劉玉華,徐琴.綜合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4):60-63.
[8] 陳楓,陳艷梅,趙莉君.個體化、綜合化護理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河北醫(yī)藥,2014,36(9):1429-1430.
[9] 姜瑩瑩,董文蘭,毛凡,等.我國六省份社區(qū)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組患者自我血糖監(jiān)測水平及自我效能評價[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4,48(8):710-714.
[10] 張晉峰,張曉娟.2型糖尿病病人家庭延續(xù)性護理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5,29(9):1142-1144.
[11] 劉燦燦.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腎病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9):1203-1205.
[12] 徐靈莉,蔣娟,蘭花,等.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5,44(13):1784-1787.
[13] 歐雪群,蘭艷梅,韋連素.延續(xù)性護理服務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4):178-180.
[14] 殷雪蓮,鄒玲,吳建亞,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5,37(12):1909-1911.
[15] 貢浩凌,戴莉敏,劉媛,等.醫(yī)院-社區(qū)-家庭護理干預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4):399-4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