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恬澤惠
溯回于歷史長河,我沉浸在博大精深的文學(xué)中,在文學(xué)的深處感受不凡的美感。
我束起長發(fā),在楚辭漢賦深處領(lǐng)略悲壯的美。在戰(zhàn)馬鐵戈的年代,我透過《史記》看到各路英雄豪杰,在戰(zhàn)火紛飛的場上,驍勇善戰(zhàn),看到名利皆得的勇將一生曲折離奇。看到百姓安定,也看到了他們流離失所被剝削的殘酷模樣。我看《離騷》,看懂了屈原的抱負,也為他不得志的抑郁而惋惜。在這紀實的文學(xué)中,我睜眼望見了豪邁與遺憾的美。
我身披華服,在唐詩宋詞深處感悟動人的美。我跟隨李白游歷大好河山,在月下共飲酒,看他抒發(fā)自己的情致,但也從他筆下的字里行間讀懂了他的無奈。我讀《菩薩蠻》從李白的文學(xué)中,領(lǐng)略了異域風(fēng)情。我在蘇軾《減字木蘭花》中理解一代豪放文豪的蘇軾豁達的情懷,跟他一起用文字書寫意境。又為李清照的“凄凄慘慘戚戚”和她一起為家國傷感,為所愛之人擔(dān)憂。在這美輪美奐的文學(xué)中,我潛心領(lǐng)悟了豁達傷感之美。
我騎上駿馬,在元曲明清小說中細品流暢的美。在元朝國力鼎盛時,聽著元曲,默念曲詞,仿佛身臨其境,體會到斷腸人的思鄉(xiāng)之苦。我暢讀小說,從大觀園中一窺曹雪芹早年的生活境遇,為故事的跌宕起伏而牽腸掛肚。我走上梁山泊,跟著綠林好漢一起反抗那昏庸的統(tǒng)治,我為他們的悲慘境遇而同情。我看那諸多精怪,為他們而捧腹。在這光怪離奇的文學(xué)中,我頓悟了坎坷與艱辛的美。
現(xiàn)在,我同樣醉心于現(xiàn)代文學(xué),我朗讀海子的詩篇,我默誦魯迅的白話小說,我感慨莫言的紀實文體。
我游離醉心于文學(xué),在文學(xué)的深處,我總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在某個時代中,熠熠生輝。
我曾看過這樣的故事:“一只追求驚天動地渴望不平凡的蝸牛,在種種挑戰(zhàn)和轟轟烈烈的壯舉前,選擇放棄?!蔽乙欢劝V迷這只蝸牛追求驚天動地的精神,并自命不凡,在心底,我也曾有過一、兩個轟轟烈烈渴望耀眼舉世矚目的念頭,我就曾和那只蝸牛一樣,有著不切實際的念頭。
我記得我曾問過母親:“你現(xiàn)在還想再做些什么與眾不同的事嗎,像周游世界,讓全世界人知道你的存在之類?”母親只是笑笑:“如此轟動的生活怎么好?平凡的生活比外界那種舉世矚目的生活要好受得多?!蔽覍Υ苏f法不屑一顧。
只是前兩天返回家中書店拿書時,我想我不再瘋狂地想著不平凡的日子了。
那是個下午,前天積雪剛?cè)陂_,大片的水漬滲透了屋前黝黑的水泥地,風(fēng)還是扎人的吹,我遠遠地望見了母親。
緊緊扎著頭發(fā)的是捆錢的皮筋,額門前的幾縷頭發(fā)直直地向下垂,直彎到耳梢,身上套了件工作服,看上去肥大而臃腫,她正專心查點書目,還未注意到我。
我悄悄隱在門后,看父親和母親是怎樣的忙碌,父親也穿的是那件衣服,坐在那個用了好幾年的舊登子上,還發(fā)出聲響。手上攥著不知哪兒的書單,盯著電腦,頭一上一下地一遍遍比對,就像電影的循環(huán)播放,這樣難挨的時間就在他頭不斷的擺動中過去。店里只有他們兩個人,風(fēng)就從遙遠的北方躥進這間沒有暖氣的屋子。母親還在卸貨裝車,這就是他們一天天無趣而平凡的工作。加上每晚回家做飯吃飯,這就構(gòu)成他們的一天??晌矣X得他們是不平凡的,幾時他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過著平淡的生活,只是兩個平庸的人,他們也不像那只蝸牛,一定要追求高山流水般的驚天動地,他們甚至渴望平凡,可他們抑或是天下的許多人們中最普通的一員,盡職盡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即使我們有平凡的生可我們也不要像是一只驚天動地的蝸牛。
心底的念頭煙消云散了,我也可以堅定的說我是過著平凡的生活,哪像那只蝸牛,只為一時之轟轟烈烈,卻沒有找準位置。
秋天一向煩心,盡管洗刷了夏日蒸騰的汗珠,可凋敝孤傲的季節(jié)依舊難耐,我在秋風(fēng)乍起的微光下恨恨地想。
未等濃濃的霧意從眼前褪去,我就穿上鞋,背著書包跌跌撞撞地跑向?qū)W校。才十月初,無情的秋風(fēng)便一絲不掛地沖響了孤獨的號角,震耳欲聾的悲鳴聲鋪天蓋地從不知名的遠方卷來,沒有春日吳儂軟語的輕和,沒有夏日肆無忌憚的熱浪,像咬牙切齒的囚犯,向無辜的樹木張牙舞爪。氤氳著馥郁芳香的桂花無力地依偎大地,草兒低伏著。團團簇擁,向來堅強的常青樹,只留下沉重的枝椏。盡管沒有李清照家破國亡的慟哭,我也不覺“凄凄慘慘戚戚”了。我默念著秋日的渾,竟想在無人的巷道破口大罵,罵著冷酷的秋。
得虧于這久郁不散的霧,早上出門,眼睛也生出了沉重的霧氣。夾雜著鄰近考試的緊迫,最近一段時間,開始怨人怨民。在一切都不順意之際,原本就討厭的秋天似乎也變得漫長,以至于我忘記了眼前這一番稱得上酷的景象。
被母親強拉著在院子里跑步,未待三兩步就氣喘吁吁筋疲力盡了。坐在亭落休息,正端著杯子喝水,偶然掠到一處勝景。
荒蕪的貧土上蜿蜒一株楓樹,葉片早已泛紅了:不是那刻意太耀眼的紅,更是中國山水畫中由朱紅加清水渲染出的臨界于橙與紅之間的茜紅色,猶如新生的嬰兒般大小,微微蜷縮眷戀在腐爛似的枝干旁邊,旁邊的常青葉倒有些滑稽:綠油油晃眼的葉子散了一地,像是硬生生被扯下來一般。小楓樹約莫是再種上的還那樣伶仃,枝葉也生不出幾片,卻也在涼意中,毫無濕氣的土壤中,抗住了無情秋的折磨,我有些動搖,懷疑我眼中的秋是否當(dāng)真冷酷。是否在這無情的背后沒有孤傲,而是另一派景象,這些褪去舊葉的枝葉難道迎來了新生?這景難道是積極地酷?
我覺得恍惚,究竟秋景是當(dāng)真殘酷,還是為了新生,為了更好地生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