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軍偉,楊科軍·豫西工業(yè)集團河南江河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一種L形導電連接件的工藝及模具設計
文/魏軍偉,楊科軍·豫西工業(yè)集團河南江河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本文詳細闡述了L形折彎排工藝分析及排樣設計,沖壓模具和折彎模具的主要結構。通過生產驗證,該模具滿足生產需要,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xiàn)了批量生產。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發(fā)展,國內中低壓配電柜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而L形產品是配電柜母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配電柜中的通用連接元件,因而研究它的加工工藝、制造成本具有普遍意義。
圖1 L形折彎排
該類產品的幾何形狀及尺寸如圖1所示,產品材料為T2,屬于通用型零件、使用量較大。目前國內的加工企業(yè)大都采用自動沖剪一體機進行沖孔、下料。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下,全自動沖剪工藝,由于生產效率低下,加工成本高,已不能適應市場低成本的需要。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人和團隊人員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進行了工藝摸索和試驗。
⑴化學成分。主要成分:(Cu+Ag)≥99.99%,其他化學元素按T2標準執(zhí)行。
⑵表面質量。銅母線表面應顏色均勻、光潔平整、無油污或污物,外觀無明顯劃痕、凹坑、磕碰、劃傷、飛邊、裂紋等明顯缺陷。
⑶尺寸要求。產品窄邊直線度≤1mm/m,寬邊直線度≤1mm/m,其他尺寸及公差均符合圖1要求。
⑷理化性能。抗拉強度≥250MPa,延伸率≥14%,70~95mm;屈服強度≥200MPa;20℃時,導電率≥98%IACS。
⑴材料。該零件的材料為T2。
⑵沖裁件的結構工藝性。由于加工產品厚度尺寸為5mm,寬度尺寸為20mm,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采用沖壓工藝對產品進行加工。
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該零件孔的對稱度公差≤0.5mm,位置度公差≤0.5mm,依據(jù)產品尺寸公差,利用級進沖裁可達到零件圖樣要求。工藝路線:材料準備(5mm×20mm銅排)→級進沖裁→修整→折彎→包裝。
方案1:單工序模,先落料外形,后沖孔成形,最后進行折彎加工。該結構簡單,易于制造,缺點是使用模具太多,成本升高,需要沖壓設備多。
方案2:復合模,落料、沖孔一次復合成形,最后進行折彎加工。該結構的模具制造難度較大,精度要求較高,由于所供坯料為5mm×20 mm×4000mm,復合模會造成母排側面劃傷,因此不能采用復合模。
方案3:級進模,沖孔落料級進成形。模具制造的復雜性和價格低于復合模,適合于零件大批量生產。
經上述分析,確定該產品采用方案3進行模具設計、加工制造。
沖裁模具的計算
通過計算后選用J23-25型壓力機,壓力機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見表1。
表1 壓力機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
計算凹凸模刃口尺寸及公差。因為該零件結構較簡單,但是公差要求比較嚴格,凹凸模采用配作加工,沖孔時以凸模為基準件,落料時以凹模為基準件,然后根據(jù)基準件實際尺寸按雙面間隙0.4~0.5mm配作加工另一件。凹凸模制造公差采用IT8級。
折彎模具的計算
通過計算后選用J23-10型壓力機,壓力機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見表2。
表2 壓力機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
而模具閉合高度由沖壓模具結構可以得出:Hm=125mm。該模具閉合高度在115~135mm之間,可使用該設備進行沖裁。
沖壓件的排樣設計
根據(jù)零件形狀特征、質量要求、模具類型及結構方案、材料的利用率等因素進行沖壓件的排樣設計。設計排樣時,在保證沖壓件質量和模具壽命的前提下,主要考慮材料的充分利用,選擇最佳排樣方案。
由于該產品所用毛坯是5mm×20mm的直排,因此排樣設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毛坯兩側面是直接拉拔而成,因此不能損傷產品側面,為了保證材料的充分利用,選擇的排樣方案如圖2所示。
圖2 L形折彎排樣圖
沖壓方向的確定,因毛刺的方向與折彎方向有關,所以沖裁方向無要求,采用直排,可以避免損傷產品側面,工序順序制定,第一工位沖孔,φ(6.1±0.1)mm、φ(8.5±0.1)mm,第二工位落料。
產品展開長度的計算
彎曲件的彎曲半徑較大時(r/t>0.5),彎曲件的毛坯長度可取等于中性層的長度,產品的展開長度,如圖3所示。產品的展開長度及孔的位置,如圖4所示。
圖3 各部分尺寸圖
圖4 L形折彎排展開圖
沖裁模設計
⑴根據(jù)產品加工工藝及沖裁工藝方案,結合大多數(shù)企業(yè)設備的情況,設計了一套沖孔、落料級進沖裁模。
⑵零件生產批量雖然較大,但合理安排生產用手工送料方式也能夠達到批量要求,且能降低模具成本。考慮零件尺寸和厚度,為便于操作和保證零件精度,減少料頭和料尾的廢料,宜采用模具上設計矩形槽進行導向。
⑶沖孔、落料級進模采用正裝彈性卸料裝置沖模,長度依靠限位塊來進行定位,側面依靠矩形槽進行定位。卸料板增加防錯設計,采用2個導柱導向,2個導柱一大一小,方向反裝。導柱中有2個限位套定位,保證卸料板平行,防止卸料板產生水平擺動,從而保證小凸模不被折斷。為了便于操作,提高生產率,沖壓件和廢料采用由凸模直接從凹模洞口推出的下出料方式。模具結構圖,如圖5所示。
圖5 沖壓模具結構圖
⑷由于是級進模具,考慮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采用導向平穩(wěn)的對角式導柱模架。截斷沖頭和沖頭材料均為T10A,熱處理硬度為58~60HRC,凸模采用螺釘固定。凹模材料為Cr12,熱處理硬度為60~62HRC。
⑸沖孔、落料級進模的工作原理。將條料毛坯沿著凹模的矩形料槽送至定位塊處進行定位。啟動按鈕,踩下腳踏開關,上模隨壓力機滑塊向下運動,帶動上模板下行,首先卸料板壓緊料條,然后具有鋒利刃口的沖頭1、沖頭2一起穿過料條使沖孔廢料與條料分離而完成沖裁工作,結束后滑塊帶動上模板回升時,卸料板將箍在沖頭上的料帶卸下,完成第一工位的沖孔。
板料向前前進97.8mm的一個步距,踩下腳踏開關,壓力機上滑塊帶動上模板下行,沖頭進行切斷工作,而沖頭1、沖頭2又一次完成了料條上的沖孔工作,沖裁好的產品隨著壓力機的回程,由模具上的凹模洞口落入料框,完成了產品的沖裁。以后每進行一次沖壓,就會生產出一件新的產品。
折彎模具設計
為了便于產品的后續(xù)加工,考慮沖裁出來產品長度的一致性。因此在折彎模具設計時,折彎不采用導柱導向,靠下模具進行定位,使用開放式的模具進行加工制造,模具結構圖,如圖6所示。
圖6 折彎模具結構圖
⑴折彎模具凹模的設計。
當外加彎矩卸去以后,彎曲件就會產生彈性恢復,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彎曲回彈,因此設計模具時需要考慮回彈量而對模具相應尺寸加以修正。由于料條材質為T2,查表得90°自由彎曲時的回彈角為1°,因此折彎凹模設計的角度是88.9°±20′,折彎凹模結構圖,如圖7所示。
圖7 折彎凹模結構圖
⑵折彎模工作原理。
將沖裁好的料條放入凹模的槽中。啟動按鈕,踩下腳踏開關,上模隨壓力機滑塊向下運動,帶動折彎凸模下行,沖頭接觸料條之后繼續(xù)下行,從而完成折彎工作,結束后凸?;厣龝r,料條直接脫離,完成折彎工作。
通過該產品的結構、工藝分析與計算,采用級進模加工的制造工藝,實現(xiàn)了L形通用零件的高效率、低成本生產。經生產驗證,該制造工藝較為實用,模具結構設計合理,生產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滿足批量生產的要求,對同類型產品的沖壓模具設計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供廣大同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