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娟
北京航天神坤建筑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老舊生活區(qū)多層住宅增加外掛電梯的探討
施 娟
北京航天神坤建筑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老齡社會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xiàn)實,解決老人后顧之憂,為老舊住宅增加外掛電梯,成為多數(shù)居民百姓關注的民生重點。外掛電梯設計要綜合考慮房屋結構安全、場地環(huán)境、管線設施遷移、消防等諸多方面因素。
老舊住宅;外掛電梯;貼跨建設計;管線分析;物業(yè)管理
隨著中國社會發(fā)展,老年人逐年增加,老齡社會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xiàn)實,據(jù)統(tǒng)計2014年60歲以上人口達2.1億,占總人口15.5%,到2050年將會發(fā)展到40%以上,老齡化社會注定了人們居住活動空間使用者以老年人為主,人口結構慢慢步入老齡化,人們對于無障礙設施的需求日益凸顯,老年人的生活空間應該安全、舒適、易于通達、便于交流,從中他們能享受自然,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居住環(huán)境考慮這一群體的需求,也是和諧社會之需。
北京市老舊小區(qū)大部分多層居住建筑都沒有設置電梯。居民要求增加電梯的意愿強烈。國管局于2013年先后下發(fā)兩份關于老舊小區(qū)整治工作的通知。2014年國管局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共同發(fā)布《中央國家機關老舊小區(qū)綜合整治技術導則》,可見國家對于老舊小區(qū)改造的重視程度。而電梯做為老舊小區(qū)無障礙設施最重要的一環(huán),可以解決行動不便人群的上、下樓問題,增加房屋的使用效率,提升房屋的居住品質,為老舊住宅增加外掛電梯,成為多數(shù)居民百姓關注的民生重點,符合當今社會的發(fā)展。
以航天院地區(qū)生活區(qū)為例,多層住宅占大多數(shù),多建設于80、90年代,多為6層砌體結構房屋,受限于當時的經濟基礎及技術條件,房屋設計時并未考慮無障礙設施。
通過對已實施外掛電梯改造的生活區(qū)進行實地考察,多方了解,現(xiàn)場分析,綜合考慮,外掛電梯改造這兩種方式比較實用,貼建式和跨建式。
(1)貼建式:一般在北側樓梯間入口處與原建筑樓體貼建,這種方法是目前采用最廣泛的外掛電梯形式。但占用人行步道,改變原單元門入口方向,適用于樓前空間較為充裕、樓體外墻較平整的情況。優(yōu)點:對于樓體外觀影響較小,對樓與樓之間的空間環(huán)境影響較小,不會占用太多停車位或者綠化用地,且從電梯到用戶門的流線較短,使用方便。
缺點:原單元門改變方向后對于大件家具的搬運有一定影響。且電梯井道與樓體較近,需避開原建筑基礎,對一樓用戶有一定的影響,對樓前地下管線有影響,需拆移。
貼建式電梯
跨接式電梯
(2)跨接式:跨過北側門前路,在綠化帶或者停車位處修建電梯,通過架空連廊與原建筑樓梯平臺相連,此種形式需占用停車位或者綠化帶。
優(yōu)點:不改變原單元門,對于原單元入口不受影響。
缺點:占用停車位或綠化面積,每個單元樓前停車位需減少2~3個,如遇綠化帶,則需移栽樹木。若跨接連廊跨在消防通道之上,還需考慮消防車通行寬度和高度,對火災撲救產生的不利因素。電梯到戶門需要通過一個長廊,距離較長,對于使用方便性不如貼建方案。住宅樓間距均按日照間距1:1.7設計,樓與樓之間距離較小,跨街式外掛電梯方案由于突出樓體距離較大,會對北側住宅產生視線遮擋。對樓體外觀影響較大。
(3)貼建式與跨接式兩種形式均利用北側樓梯休息平臺公共區(qū)域進入建筑內部,受限于已有建筑形式,每層電梯出口至戶門仍需走一跑樓梯,電梯無法直通戶門。
(4)對于井道和轎廂壁要采用透明材料,且電動機設備不放在頂部,建筑間距需滿足“兩建筑長邊相對的不小于18m、一建筑的長邊與另一建筑的端邊相對的不小于12m、兩建筑的端邊相對的不小于10m”要求。滿足消防和規(guī)劃要求。
由于加裝外掛電梯要在既有建筑上進行,而本市現(xiàn)有的六層高樓房大多建設后使用時間在10年以上,因此,必須對建筑本身現(xiàn)有條件了解透徹,并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加裝,嚴格把關施工質量。主體結構采用鋼結構框架體系,框架柱為H型鋼,基礎采用筏板基礎,筏板埋深視實際而定,落在管道下,盡量不拆移管線。若貼建影響原建筑外墻,可做樁基躲開原基礎。
住宅樓前管線錯宗復雜,有天燃氣管線、強弱電管線、給排水、消防及供暖管線等等,解決好管線是增加外掛電梯的根本,不拆移管線能減少施工工序,縮短施工周期、節(jié)約資金,所以管線拆移方案很關鍵,設計外掛電梯前首先摸清管線現(xiàn)狀,每棟樓每個單元不一樣,根據(jù)個體,定方案,結合小區(qū)住宅樓分布情況和樓前管線情況,最大可能躲避管線,處理好相互之間關系。
待改造建筑建成年代久遠,期間多次改造,存在圖紙與現(xiàn)場不符的問題,特別是樓前地下燃氣管線、強弱電管線、給排水及供暖管線的埋設,各樓座不同,管線做法不同,導致工程不可預見因素較多,工程造價要視開挖后具體情況方可確定,故造價控制有一定難度。
住宅增設外加電梯直接涉及低層住戶等利害關系,人的權益,采光、通風、視線干擾,同時包括房屋安全加固、小區(qū)場地環(huán)境改造、管線設施遷移、消防等諸多方面。當經用地權屬單位同意后,由本樓業(yè)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規(guī)定共同決定。同時,應征得因增設電梯后受到采光、通風和噪聲直接影響的本單元業(yè)主的同意。市住建局對全市72個多層小區(qū)的調研發(fā)現(xiàn),住戶在加裝電梯問題上贊成的占48%,不贊成的占34%,無所謂的占18%。4層以上的住戶,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對加裝電梯普遍持支持態(tài)度;3層及以下的住戶多認為沒有必要加裝,不愿意分攤電梯安裝和運維費用,擔心電梯的運行噪音干擾、擠占小區(qū)空間和安裝帶來的房屋安全隱患等問題。
北京市今年將積極推動老舊住宅樓房無障礙設施改造,結合老舊小區(qū)綜合整治開展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城六區(qū)先行試點,市財政按照加裝電梯購置及安裝費用的40%,且最高不超過24萬元/臺予以補貼。優(yōu)惠政策出臺,居民意見一致、房屋條件許可、資金可以解決、條件具備的既有住宅方可開展外掛電梯增設工作。
據(jù)前期調查,目前規(guī)劃局、消防局等主管部門對于此類改造沒有明確答復,項目建設依據(jù)為前文所提到的《關于開展中央和國家機關老舊小區(qū)綜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法律法規(guī)層面無政策支撐,涉及到新增面積無產權,改變原建筑消防疏散且無法報消防局備案,無法辦理項目開工證。設計由具有相關資質的設計單位出具通過技術審查的圖紙。外線改造燃氣外線修改需報北京燃氣公司進行改造,其他外線修改由住房所屬單位組織施工。設備部分選用合格電梯產品,安裝完畢后報質量監(jiān)督局特種設備備案,并驗收通過,設備可在《采購招標網(wǎng)》進行招標。后期維護,物業(yè)管理、電梯安裝公司正常運營維保工作,以上所述問題等等,有待于大家探討,逐步完善解決。北京可加裝電梯的老舊及新建多層住宅樓約1.2億平方米,約3萬棟,這么大需求量,更需要政策支撐。
外掛電梯建筑是一種特定的建筑形式,它源于老齡社會化的需求,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彌補老舊住宅建筑缺陷的一種手段,該建筑的特殊性決定了建筑師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周邊場地、環(huán)境、安全、消防、管線等等問題,以及后期運營維修。政策層面不完善情況下,更要滿足結構、規(guī)劃、消防等規(guī)范要求。加裝外掛電梯試行階段,有待于更進一步研究探討完善。
[1]關于印發(fā)中央國家機關老舊小區(qū)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管房地》〔2013〕396號.
[2]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S].
[3]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設計通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