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黃茂林《壇經(jīng)》英譯的歷史語境與傳播

        2017-11-21 12:48:23胡志國
        關(guān)鍵詞:壇經(jīng)茂林譯本

        胡志國

        (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

        黃茂林《壇經(jīng)》英譯的歷史語境與傳播

        胡志國

        (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

        在歷史上黃茂林首次把禪宗最重要的典籍《壇經(jīng)》以英語譯出。這既有其自身對佛教的虔誠及勤奮努力的原因,也與當時上海地區(qū)濃厚的佛教氛圍有很大關(guān)系,還與狄平子的敦促贊助有極大關(guān)系。該譯本的影響主要在于面向英語大眾的宗教傳播,此傳播通過不同出版社的多次重印,尤其是戈達德和韓福瑞分別進行的修訂與再版而實現(xiàn)。黃茂林《壇經(jīng)》英譯盡管不完美,但時代因素及修訂后再版的傳播形式依然讓譯作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證實了贊助人狄平子的現(xiàn)實主義翻譯觀念的合理性。

        黃茂林;《壇經(jīng)》英譯;傳播;狄平子

        20世紀30年代以前,將中國佛典譯為英語并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要么是西方人,要么是日本人,幾乎完全沒有中國人的身影。雖然楊文會曾于19世紀末與李提摩太翻譯《大乘起信論》流布西方,但他只給李提摩太解釋原著的含義,并不親自動筆,因而作用有限。從翻譯時間和影響力角度綜合考慮,黃茂林堪稱中國佛典英譯第一人。黃茂林于1933年在海外去世后,上海佛教界就曾高度評價:“黃茂林居士為國中能以佛教宏宣于世界之唯一功臣”,“近年來歐洲人士傾向大乘,對于吾國佛教有良好之認識者,皆居士傳揚攝引之力”[1]。

        釋東初和高秉業(yè)(Ko Ping-yip)曾對黃茂林作有小傳[2,3,4],能讓人大體了解黃茂林其人。但二人的傳記都很簡短,黃茂林又因早逝而未及完全施展才華,加之佛經(jīng)英譯是處于邊緣的翻譯活動,所以他們的文獻少有人知,以致人們對黃茂林多有誤解。例如,美國華裔研究者依法將黃茂林定性為“生意人”[5];鄧殿臣說“沒有聽說他(黃茂林)譯過什么經(jīng)”,語氣很是不以為然①。

        筆者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敘述一下黃茂林生平。黃茂林原籍廣東,1897年出生于香港,1919年畢業(yè)于香港皇仁書院,先在香港警署工作,后調(diào)至南太平洋英屬地薩摩亞群島任職,1926年辭職②,到上海擔任翻譯工作,兩年后再次辭職,住狄平子家專心譯經(jīng)。在香港時業(yè)余研習小乘佛法,到上海后改習大乘,成為太虛大師的皈依弟子。黃茂林的佛經(jīng)翻譯,最著名的是1930年譯出的《壇經(jīng)》。此后,他翻譯了《成唯識論》《阿彌陀經(jīng)》《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等典籍,還曾將豐子愷的《護生畫集》譯為英語出版③。黃茂林蓄志留學錫蘭(斯里蘭卡),學習梵文和巴利文經(jīng)典,以增進對佛學的理解和翻譯,最終得到上海佛教凈業(yè)社的資助,于1931年2月成行④,進入錫蘭著名佛學院明珍學堂,師從納啰達大師,然兩年后積勞成疾⑤,英年早逝于異國,年僅36歲⑥。電報傳到國內(nèi),同仁莫不痛惜。

        黃茂林翻譯的《壇經(jīng)》是這部禪宗經(jīng)典的第一個英語全譯本,在后世影響很大。本文通過文獻梳理和史料發(fā)掘,將黃茂林英譯《壇經(jīng)》置于歷史語境之中,探討譯本的產(chǎn)生過程,并對其傳播進行分析。

        一、黃茂林英譯《壇經(jīng)》的主體基礎(chǔ)

        唯物辯證法認為,變化須有根據(jù)與條件,根據(jù)之謂內(nèi)因,條件之謂外因。佛教認為,一事一物之生,皆由因緣際會而成,因即自身的因素,緣即旁助的因素。這兩種說法頗有相通之處,都說明事物的發(fā)生均有內(nèi)、外兩大類原因。黃茂林成為《壇經(jīng)》英譯第一人,自然也是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黃茂林見賢思齊的向?qū)W精神讓他具備了扎實的語言功底和堅實的佛學修養(yǎng)。他曾自敘學習英語之刻苦,“弟自衣食于英文后,書非英文不觀(佛經(jīng)除外),口非英語不語,非敢忘本,蓋性本魯鈍,又鮮有暇晷以致力于本國文字也”[6]。他在錫蘭留學時,對“識數(shù)種文字,英文、藏文亦識”的尼泊爾僧人“每天五時便起,立即讀經(jīng),晚上十時,書聲仍不輟”敬佩不已[7]。在佛典研讀方面,他曾向太虛法師匯報讀書近況,“弟子目下讀巴利文本《法句經(jīng)》、梵文本《心經(jīng)》,頗有興趣”[8]。

        對佛教的虔誠是黃茂林從事佛典翻譯與外傳的動力。黃茂林自己信仰佛教,并努力向西方世界傳播佛教。除翻譯佛典外,自1925年起,他又翻譯了一些報道西方佛教徒和佛教組織的文章,如《西人之皈依三寶》《英國比丘馬顯德博》《德國佛教居士林》等文章,顯然他很在意佛教在西方是否被接受。為在語言上掃除西方讀者接受佛教的障礙,黃茂林于1931年創(chuàng)辦并主編中國第一種英語佛教雜志Chinese Buddhist(《中國佛教雜志》)。1933年黃茂林去世后,雜志隨即???,可見他在此刊物中的核心作用。

        黃茂林一生勤勉精進,惜時如金。在錫蘭學習的時候,最初因為“早晚課皆用巴利文,非背誦不可”,三四月后才能兼顧“漢文翻譯及編輯雜志”而心生愧疚[7],后來則學習、翻譯、編輯齊頭并進,最終在幾個方面同時取得進步。文獻梳理表明,黃茂林的主要成果都是1929-1933年短短數(shù)年間取得的,這自然是珍惜時間的結(jié)果。

        好學、勤奮、虔誠等良好品質(zhì)匯聚于黃茂林一身,使他成為《壇經(jīng)》的第一個英譯者。

        二、環(huán)境和贊助人對黃茂林《壇經(jīng)》英譯的促成

        除個人因素外,黃茂林取得的成就也與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濃厚的佛學氛圍關(guān)系密切。經(jīng)過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的戰(zhàn)火損毀和晚清政府的壓制,上海地區(qū)的佛教在20世紀初重新勃興起來。佛教團體增加,上海佛教公會、上海佛教居士林、佛教凈業(yè)社、中國佛教會先后成立。太虛倡導人間佛教,震驚全國。圓瑛、太虛、持松多次到東南亞、日本、歐洲、北美等國演講,日本、錫蘭、美國等國家也有僧人、居士來上海交流。人們注疏經(jīng)典,編撰辭典,闡述教義,傳播信仰。《佛學叢刊》《海潮音》《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心燈》《威音》等刊物先后創(chuàng)辦。黃茂林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無疑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他與太虛等著名佛教人士過從甚密,還加入了上海佛教凈業(yè)社。他的《壇經(jīng)》英譯本和英文版《中國佛教雜志》由有正書局出版,《十善業(yè)道經(jīng)》和《護生畫集》英譯本由佛學書局出版,《護生畫集》還受了中國保護動物會的資助,這些出版社及佛教組織都設(shè)在上海。

        直接促成黃茂林翻譯《壇經(jīng)》的是贊助人狄平子。狄平子于1912年創(chuàng)辦有正書局,大量出版經(jīng)書佛像,在上海佛教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狄平子很早就想將《壇經(jīng)》譯為西方語言,但30年來一直未能實現(xiàn)。直到1929年春天,狄平子見到黃茂林,遂邀請他住在自己家里翻譯此經(jīng)。當黃茂林以能力不足而推辭的時候,狄平子從三個方面力極力勸說:1.眼下的翻譯是很好的練習,譯者可以訓練自己,為將來的佛典翻譯作準備。2.雖然有些人翻譯能力更強,但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親自翻譯,這些人可以幫助譯者修改譯本,給譯本潤色。3.翻譯是允許存在一定錯誤的。盡管譯本有錯誤,對某些人來說,仍是有用的,這些人不能讀原著,但因為此前已經(jīng)掌握了原著的內(nèi)容,他們只需一兩個段落,甚至一兩個詞,就可以喚醒記憶,回想起已經(jīng)忘記的寶貴知識。[9](P2)

        可以看出,狄平子的翻譯觀念帶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特征。他擺脫了理想主義的翻譯觀念,不認為翻譯必須和原文等值、讀者只能被動接受譯本提供的內(nèi)容。他認識到,讀者在閱讀譯本過程中具有主觀能動性,認為他們可以借用已經(jīng)具備的知識彌補譯本的不足。他還認識到了翻譯領(lǐng)導者的作用,認為從事翻譯工作的人不僅僅只有譯者本人,還應(yīng)該有發(fā)起者或管理者,譯者和領(lǐng)導者在翻譯中的作用不一樣,但都是有價值的。出于時代和環(huán)境的局限,不能要求翻譯一開始就完美無缺,在理想翻譯和時代需要之間應(yīng)該找到一個平衡;而只要譯者嚴謹努力,翻譯的質(zhì)量可以隨著實踐的增長而提高。如果從現(xiàn)代翻譯理論來闡釋,狄平子的三個理由與功能主義翻譯理論、接受美學翻譯理論和翻譯市場組織觀等當代翻譯基本觀念不謀而合,體現(xiàn)了深刻的洞察力。狄平子的現(xiàn)實主義翻譯觀念和黃茂林嚴謹?shù)姆g態(tài)度與積極進取的學習精神相結(jié)合,造就了第一個高質(zhì)量的《壇經(jīng)》英譯本。

        綜觀黃茂林翻譯《壇經(jīng)》的過程,可以說是譯者主體和意識形態(tài)、贊助人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贊助人代表了集體的意識形態(tài),譯者生活在集體中,并與贊助人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譯者為這個集體服務(wù),同時為這個集體所成就。

        三、黃茂林英譯《壇經(jīng)》的傳播

        1960年,佐佐木夫人(Ruth Fuller Sasaki)在編制禪宗典籍英譯書目時說,“在《壇經(jīng)》的首創(chuàng)性翻譯中,黃茂林對佛教的虔敬之心表露無遺,但就文本翻譯而言,他留下了許多工作尚待完成”;《壇經(jīng)》需要有一個“學術(shù)性的、透徹的英譯本”。[10]十多年后,有兩位學者在評論《壇經(jīng)》翻譯史時接過這個觀點,認為黃茂林的翻譯過于自由,常使用“評論性的、而非等值的語句”,或使用一些生僻的詞語;直到楊波斯基(Yampolsky)的譯本出版之后,人們才擁有了一個“充分利用了現(xiàn)代學術(shù)成果的、審慎而基本準確的敦煌本譯本”[11]。這兩個文獻都以學術(shù)性為標準,認為黃茂林的譯本不佳。然而,正如狄平子所言,“翻譯是允許存在一定錯誤的”,一個不太好的譯本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由特定讀者使用,完全可能發(fā)生良好的作用。事實上,從傳播過程和歷史影響看,黃茂林譯本是非常成功的。

        (一)黃茂林《壇經(jīng)》英譯的總體傳播 根據(jù)林光明對《壇經(jīng)》所有英譯本的統(tǒng)計結(jié)果來看[12](P5-6),黃茂林譯本得到的修訂和再版次數(shù)是所有譯本中最多的。現(xiàn)將黃茂林譯本的修訂和再版情況摘錄如下:

        表1 黃茂林譯《壇經(jīng)》的修訂和再版信息[12](P5-6)

        表1為研究黃茂林《壇經(jīng)》譯本的傳播提供了全面信息。但經(jīng)筆者查證,這個表格有少許缺陷。戈達德《佛教圣經(jīng)》的1938版本是第二版,這是一個增訂本。此書其實最早出版于1932年,收錄了“Self-realization of Noble Wisdom”(《楞 伽 經(jīng)》),“The Diamond Sutra”(《金剛經(jīng)》),“Sutra of Transcendental Wisdom(Maha-prajna-paramita-h(huán)ridaya)”(《心經(jīng)》),“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壇經(jīng)》)等四部經(jīng)典。Luzac and Company出版社的1944年版修訂者是韓福瑞(Christmas Humphreys),此書1953年出版了再次修訂本。Shambahala出版社The Diamond Sutra&The Sutra of Hui Neng一書所收的《壇經(jīng)》與韓福瑞1953年出版的修訂本沒有區(qū)別,此書首次出版時間為1969年。

        1957年Buddhist Book Bistnbutor版、1992年香港佛教流通處版、1994年上海佛學書局版,筆者無緣得見,但各種《壇經(jīng)》英譯研究文獻均無記述,因此很可能是黃茂林版或其他人的修訂版的重印。此外,可以肯定的是,1996年顧瑞榮版是黃茂林譯本的韓福瑞修訂本的重印。

        黃茂林譯本為何會得到反復修訂和再版,可以從當年韓福瑞的版本選擇中找到答案。“倫敦佛教會曾購買(黃茂林譯本)一百多冊運到倫敦,1939年,尚未售出的書轉(zhuǎn)到英格蘭,很快便銷售一空?!泵鎸Ω嘧x者的需求,“出版者有三個可選方案:重印以前譯本,缺陷一仍其舊;另起爐灶,譯文、評注完全重來;打磨現(xiàn)有譯本,不改變基本模樣”[13](P5)。韓福瑞選擇了第三種方案,說明黃茂林譯本雖有不足,但總體是不錯的。

        韓福瑞的陳述也說明了一個事實:黃茂林譯本契合了當時西方讀者了解禪宗的急迫需要。相比于韓福瑞所處的時代,我們現(xiàn)在對這一點可以認識得更清楚。在19世紀,西方總體上將中國和日本佛教視為南亞佛教的退化和變種,不具有特別價值。盡管塞繆爾·比爾(Samuel Beal)、艾約瑟(Joseph Edkins)等試圖改變?nèi)藗兊恼`解,但因介紹不夠系統(tǒng)而未能達到目的。1900年,鈴木大拙英譯《大乘起信論》出版,為西方世界重新了解大乘佛教提供了最基本的經(jīng)典依據(jù)。繼1907年《大乘佛教概論》之后,鈴木大拙于1927年出版了《禪佛教論集》,將大乘佛教、尤其是禪宗系統(tǒng)地介紹到了西方,西方世界由此發(fā)現(xiàn)了中國和日本的佛教,尤其是禪宗的獨立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西方佛教學者及佛教徒迫切需要禪宗典籍的譯本,從原典閱讀中理解這一宗派。因此,黃茂林《壇經(jīng)》譯本的出版恰逢其時。據(jù)佐佐木夫人統(tǒng)計,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除黃茂林譯《壇經(jīng)》和鈴木大拙各種著述中的翻譯外,其他禪宗典籍的英譯屈指可數(shù),僅有李華德(Walter Liebenthal)的《永嘉證道歌》(1941),約翰·波菲爾德(John Blofeld)的《黃檗傳心法要》(1947)和《頓悟入道要門論》(1947)[10]。這些作品不僅翻譯時間晚,而且原典的重要性遠遠不及《壇經(jīng)》。所以,黃茂林譯本長期受到歡迎,并被選作底本進行修訂,實在情理之中。

        (二)黃茂林《壇經(jīng)》英譯的戈達德修訂本 在林光明列出的七種修訂本或重印本中,影響最大的是德懷特·戈達德(Dwight Goddard)的修訂本和克里斯瑪·韓福瑞(Christmas Humphreys)修訂本,這兩個版本的傳播情況尤其值得關(guān)注。

        戈達德版本在1938年以后,至少還有1952年E.P.Dutton出版社、1956年 G.G.Harrpa出版社、1970年 Beacon Press(休斯頓·史密士[Huston Smith]作序)、1994年Beacon Press(新增羅伯特·艾特肯[Robert Aitken]序言)出版的版本。德懷特·戈達德(1861-1939)本是杰出的工程師,但在29歲時進入神學院,畢業(yè)后被派往中國傳教。傳教期間,他“認為基督教傳播在純宗教方面是失敗的”[14],于是在1923年開始學習佛教,1928年接觸到日本禪宗,大受震動[15],認為“在生命意義問題上,和當下的基督教相比,中國及日本宗教可以提供更多的東西”[14],不久便到日本跟從鈴木大拙潛心學習,同時開始編纂《佛教圣經(jīng)》,改編、收錄著名大乘經(jīng)典的英譯本,其中包括《壇經(jīng)》。戈達德制定的改編方案是:“省略所有與經(jīng)書主題沒有直接關(guān)系的內(nèi)容;重新組織,令原文更加有序;連接、壓縮同類教義;闡釋隱晦的詞語和教義”[16](P9)。通過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黃茂林譯本中 60次“i.e”(即)所引導的注釋內(nèi)容,在戈達德譯本中多采用不加注的方式進行處理,僅保留了其中6個放在括號中;黃茂林譯本中的中古英語詞匯如whither、thither被改成了現(xiàn)代英語詞匯;原文“疑問品第三”在譯文中被省去了;原文不少內(nèi)容的順序也被調(diào)換,有些章節(jié)被重新組合,如第五章中的內(nèi)容分別對應(yīng)原本付囑品第十和懺悔品第六中的部分內(nèi)容[17]。戈達德還增加了多處注釋,如第七章“頓漸品”中,戈達德為了說明頓悟和漸悟的區(qū)別及該區(qū)別在禪宗史上的重要意義,專門寫了一條長達200多個單詞的注釋。

        筆者認為,戈達德這樣修訂,一是因為他寫過大量的關(guān)于基督教、佛教的論文及著作,對原文意義的理解很自信,認為自己的改編不影響準確性;二是因為他的漢語不好,他的修改大多是通過與中國比丘Wai-tao合作來實現(xiàn)的,有限的漢語讓他無法根據(jù)原文亦步亦趨地嚴格修訂。

        從總體傳播情況看,戈達德的修訂本獲得了好評?!镀樟炙诡D佛教詞典》“Goddard,Dwight”條說,“《佛教圣經(jīng)》在出版后的幾十年里,一直擁有大量讀者”[18]。該詞典“Kerouac, Jack”條還說,“克魯亞克曾仔細研究過《佛教圣經(jīng)》,還曾背誦過其中的章節(jié)”[18]。但從學術(shù)角度看,戈達德的譯本不大成功。正如佐佐木夫人評論道:“這個譯本(戈達德的修訂版)病在作者漢語知識有限,依靠個人直覺而非學術(shù)。它不能用于嚴謹?shù)亩U宗研究?!盵10]

        (三)黃茂林《壇經(jīng)》英譯的韓福瑞修訂本 韓福瑞版本在1944年首次修訂后,至少還有1947年、1953年、1966年、1973年的重印或再次修訂本。韓福瑞(1901-1983)雖篤信佛教,但以律師為業(yè),他的修訂帶有法律上的考慮,顯得小心翼翼,與戈達德大刀闊斧的修訂形成了鮮明對照。首先,他尊重初譯者的版權(quán),在黃茂林已經(jīng)去世、他無法獲得修改許可的情況下,決定“小心地避免任何改寫,甚至避免以易于理解為目的的淺顯化解釋”。其次,考慮到大量讀者已經(jīng)背誦了黃茂林譯本,他“把改動控制在最小范圍內(nèi)”[13](P5)。通過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韓福瑞修訂本的某些句子較黃茂林譯本稍短,更易于理解,偶爾省略或改變了黃茂林譯本中過多的“i.e”解釋結(jié)構(gòu),但完全保留了黃茂林譯本與漢語原本十品一一對應(yīng)的篇章結(jié)構(gòu),在選詞上和黃茂林譯本也基本一致,在總體上的確修改得很節(jié)制。

        雖然韓福瑞修訂本也受到了佛教徒的歡迎,但同樣遭到了佐佐木夫人從學術(shù)角度的批評。佐佐木夫人在羅列所有截至1960年代初的譯本后說,《壇經(jīng)》依然期盼一個高水平的學術(shù)性譯本,可見韓福瑞譯本也非她眼中的理想譯本。此外,她批評道,韓福瑞把書名中黃茂林本來譯得很好的“Gem of the Law”改為“Chariot of the Law”,明顯弄巧成拙了,而另一方面,黃茂林譯本中該改的錯誤卻沒有改,“編者(韓福瑞)只要看看《大正藏》中《壇經(jīng)》的標題,就會知道,黃茂林把漢語的‘寶’字翻譯成梵語的‘ratha’,要么是工人印刷錯了,要么是黃茂林本人把‘ratna’拼寫錯了”[10]。翻開韓福瑞的1953年版的修訂本,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把標題中的短語改進為“Treasure of the Law”,而梵語詞ratha也已經(jīng)省去了,顯然是接受了佐佐木夫人的批評。

        綜觀黃茂林譯《壇經(jīng)》的傳播史,可以看出,黃茂林譯本和戈達德、韓福瑞的兩個修訂本都屬于非學術(shù)翻譯,影響主要在于宗教傳播方面,而不在佛學研究方面。有正書局的最初譯本印數(shù)不多,因而影響有限,但后世無數(shù)次的修訂與再版延續(xù)了這個譯本的生命,其中戈達德和韓福瑞的修訂版作用尤為顯著。雖然后世的修訂多少改變了底本,但黃茂林作為底本的譯者,其貢獻不可否認。

        結(jié)語

        黃茂林以短暫、好學、勤奮的一生,將多部中國佛教典籍譯為英語,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他的譯作中,《壇經(jīng)》尤為成功。嚴謹?shù)姆g、宗教傳播的定位讓這部譯作獲得了西方佛教徒的青睞,屢次得到改編、再版,為西方世界了解六祖慧能和禪宗提供了基本經(jīng)典。這個譯本雖然有種種不足,但完全實現(xiàn)了贊助人狄平子西傳佛法的目標,證明了其現(xiàn)實主義翻譯觀念的合理性。由狄平子倡導、黃茂林主筆的《壇經(jīng)》英譯正式拉開了中國人英譯漢語佛教典籍的帷幕,漢語佛教典籍英譯史自此才算真正有了中國人的積極參與。

        注釋:

        ①“南傳佛教的經(jīng)典文獻——南傳佛教講座”,http://bbs.foyuan.net/thread-114159-1-1.html.

        ②關(guān)于黃茂林早年的信息均來自高秉業(yè)文的簡要介紹。此處說黃茂林1926年辭職,可能與到佛化教育社任翻譯有關(guān)。該社出版的由太虛大師主編的《心燈》旬刊第16期(1926年9月18日出版)刊有一則《致黃茂林先生函》,“敦請先生為佛化教育社英文翻譯,敢懇俯就,俾佛法得以廣被于異域,豈但同仁之厚幸哉?”這個邀請大概是黃茂林轉(zhuǎn)赴上海開始職業(yè)翻譯生涯,并與上海佛教界發(fā)生密切聯(lián)系的開始。這個推論與釋東初說的“后來滬任翻譯工作”一致[2](P1001)。高文說“初二年,在郵政局工作”,筆者不知翻譯工作和郵政局工作之間的關(guān)系,不過可以肯定,黃茂林的職業(yè)與依法給他定性的“生意人”相去甚遠。

        ③黃茂林英譯的這四本佛書出版信息:《成唯識論》(第一卷)(Vijnaptimatrata Siddhi Sastra)發(fā)表于Chinese Buddhist(《中國佛教雜志》)1932年第2期 (佛學書局有單行本);《阿彌陀經(jīng)》(Buddhabhashitamitayus Sutra),佛學書局,1933年;《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Buddhabhasita Dasabhadra Karmamarga Sutra),佛學書局,1933年;《護生畫集》(Ashimsa in black and white),佛學書局,1933年。這四本譯作在《佛學書局圖書目錄》1935年1月出版的總第8期第34頁都有銷售廣告。高秉業(yè)說黃茂林還譯了《金剛經(jīng)》《妙法蓮華經(jīng)普門品》《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筆者未能以資料證實這個說法。但本文所引的黃茂林訃告及資助其身后孤寡之倡議書,包括《中國留印佛徒黃茂林病故》《廣東黃茂林居士在錫蘭病歿》《為近故黃茂林同志身后蕭條征資恤助其家族通告》,均未提到這些譯作。Shambhala出版社1969年曾出版The Diamond Sutra&The Sutra of Huineng,署名譯者普萊斯(A.F.Price)和黃茂林,意思是普萊斯翻譯《金剛經(jīng)》,黃茂林翻譯《壇經(jīng)》,不是二人合譯這兩部經(jīng)。

        ④黃茂林出國時間,參見黃氏本人信函[7,8]。這個時間,釋東初誤為1933年[2](P1001),鄧殿臣誤為1933年(見網(wǎng)頁“南傳佛教的經(jīng)典文獻——南傳佛教講座”,http://bbs.foyuan.net/thread-114159-1-1.html),高秉業(yè)誤為1934年[3,4],依法誤為1934年[5]。

        ⑤黃茂林積勞成疾,為上海佛教界人士所共知。黃茂林去世后,《威音》刊發(fā)訃告說,“黃君因求學勞心過度,于去年染患肺病,入院醫(yī)治,經(jīng)數(shù)月,乃稍殺。后因補讀舊課,致舊病復發(fā),滬上同仁,曾屢發(fā)電慰問。詎日咋忽得該地與黃君同學某氏拍來急電云,黃居士已于十月二十八日身故。本埠同仁得電,驚愕非?!盵19]。

        ⑥關(guān)于黃茂林的逝世原因,有三種說法。(1)病亡:“中國留印佛徒黃茂林病故”[19];“以用功過度,致罹肺疾,壽終錫蘭”[2](P1001)。(2)溺亡:“詎于本月一日得吉隆坡西友來電,驚悉黃君慘于上月廿八日溺海身死”[1]。(3)因病住院療養(yǎng)期間溺亡:“(黃居士)患病住院作康復治療,不幸發(fā)生意外,溺死于泳池中”[4]。

        [1]王一亭等.維持黃茂林居士遺族募捐啟[J].海潮音,1933(12):122.

        [2]釋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下冊)[M].臺北:中國佛教文化館,1974.

        [3]Ko,Ping-yip.The History of“The Sutra of Hui Neng”in English Versions Translations[A].The Dharmalakshana Buddhist Institute Buddhist Journal(Vol.IV)[C].1996.1-19.

        [4]高秉業(yè).英譯《六祖壇經(jīng)》版本的歷史研究[A].六祖慧能思想研究——“慧能與嶺南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香港:學術(shù)研究雜志社,1997.54-65.

        [5]依 法.西方學術(shù)界對惠能及《六祖壇經(jīng)》的研究綜述[A].《六祖壇經(jīng)》研究集成[C].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104-122.

        [6]黃茂林.黃茂林君致云臺函[J].聶氏家言選刊,1926(03):134-138.

        [7]黃茂林.錫蘭留學記[J].海潮音,1932(02):63-65.

        [8]黃茂林.黃茂林上太虛大師書[J].海潮音,1932(01):115.

        [9]Wong,Mou-Lam.Sutra Spoken by the Sixth Patriarch (Wei Lang)on the High Seat of‘the Gem of Law’ (Dharmaratha)[M].Shanghai:Yu Ching Press,1930.

        [10]Sasaki,Ruth Fuller.A Bibliograhy of Translaltions of Zen(Ch'an)Works[J].Philosophy East and West,1960(10):149-166.

        [11]Beilefeldt,Carl&Lewis Lancaster.T'an Ching(Platform Scripture)[J].Philosophy East and West,1975(02):197-212.

        [12]林光明,蔡坤昌,林怡馨.楊校敦博本《六祖壇經(jīng)》及其英譯[M].臺北:嘉興出版社,2004.

        [13]Humphreys,Christmas.The Sutra of Wei Lang[M].W.C.:Luzac&Company LTD,1953.

        [14]Starry,David.Dwight Goddard-The Yankee Buddhist[J].Zen Notes,1980(07):2-5.

        [15]Aitken,Robert.The Christian-Buddhist Life and Works of Dwight Goddard[J].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1996:3-10.

        [16]Goddard,Dwight.A Buddhist Bible[M].New York:Casimo Inc,2007.

        [17]宋偉華.《壇經(jīng)》黃茂林英譯本與Dwight Goddard英譯本比較[J].中國科技翻譯,2013(01):19-22.

        [18]Buswell,Robert&Donald Lopez.The Princeton Dictionary of Buddhism[M].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4.

        [19]威音新聞.中國留印佛徒黃茂林病故[J].威音,1933(54):7-8.

        〔責任編輯 裴興榮〕

        Historical Context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Platform Sutraby Wong Mou-Lam

        HU Zhi-gu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Sichuan,621010)

        Thanks to his qualities and the social Buddhist atmosphere,Wong Mou-Lam unprecedentedly translatedThe Platform Sutrainto English.It is found out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is translation lies in the religious spread among the English public,which was realized by repeated republications,especially by those of Goddard and Humphreys in revised editions.Although it is not perfect,Wong's translation was rendered influential by the particular times and reception means,verifying the realistic view on translation held by his patron Dih Ping Tsze.

        Wong Mou-Lam;translation ofThe Platform Sutra;spreading;Dih Ping Tsze

        I046;B946.5

        A

        1674-0882(2017)05-0080-06

        2017-03-20

        四川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英語世界的中國佛典翻譯與研究”(SC15WY023);四川外國語言文學研究中心項目“《六祖壇經(jīng)》英譯研究”(SCWY15-02)

        胡志國(1975-),男,四川蓬溪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壇經(jīng)茂林譯本
        明清大藏經(jīng)版《壇經(jīng)》源流略釋
        《敦煌壇經(jīng)讀本》出版
        敦煌研究(2019年3期)2019-08-07 07:29:05
        《佛說四人出現(xiàn)世間經(jīng)》的西夏譯本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16
        我的太行
        黃河之聲(2018年21期)2018-10-21 17:40:24
        慧能哲學思想探微
        李茂林藏石欣賞
        寶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5:55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
        李茂林 藏石欣賞
        寶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8
        李茂林 藏石欣賞
        寶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6
        翻譯中的“信”與“不信”——以《飄》的兩個中文譯本為例
        国产亚洲自拍日本亚洲|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网|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天堂av|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乱码1乱码2美美哒| 日韩精品无码av中文无码版| 麻豆密入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女同高清精品一区二区99| 白嫩丰满少妇av一区二区|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精品高| 国产一级一级内射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毛片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黄片视频|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一|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vr| 五月停停开心中文字幕 | 色视频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亚洲AV日韩AV无码A一区| 日韩av一区二区无卡|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 国产成人丝袜网站在线看|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试看|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北岛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久久|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韩国美女主播国产三级| 白嫩人妻少妇偷人精品|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av|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