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剛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緊鄰高架、超深、大跨、異型深基坑施工技術總結
郭永剛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結合無錫地鐵2號線靖海公園站基坑工程,介紹深基坑軟土地區(qū)復雜地質條件下地鐵緊鄰高架施工的關鍵技術及施工措施。通過調整地連墻施工工序、加設隔離樁、控制開挖工序、加強監(jiān)控量測、跟蹤補強注漿、加強降水管理等關鍵技術措施,將基坑開挖施工對高架橋墩基礎的影響降到最低,并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出一系列預案措施。
地鐵車站;緊鄰高架橋;深基坑
隨著城市地下空間的進一步開發(fā),越來越多的深基坑需在鬧市中心的復雜環(huán)境中施工。這些基坑常處于密集的既有建(構)筑物、高架道路、地下管線、地鐵區(qū)間隧道附近,其技術復雜性遠甚于永久性的基礎結構或上部結構,若處理不慎,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
靖海公園站位于上馬墩路與江海東路交界處,2號線車站沿上馬墩路縱向(東-西)布置,與設于沿江海東路布置的3號線形成“T”型換乘,車站位于城市主干道下,覆土3m。其中2號線車站為地下二層結構,位于上馬墩路,橫穿江海高架;3號線車站為地下三層結構,平行于江海東路,緊鄰江海高架施工,三角區(qū)為地下二層結構,為商業(yè)開發(fā)區(qū),聯絡線為地下二層向地下三層的過渡段。
圖1 靖海公園站基坑平面布置圖
基坑范圍內從上至下地層分別為:①1雜填土、③1粘土、③3粉土夾粉質粘土、④1粉砂、⑥1粘土、⑥2粉質粘土、⑦1粉質粘土、⑦2粉土、⑦3粉質粘土、⑧1粉質粘土、⑧2a粉質粘土夾粉土、⑧3粉質粘土、⑧4a粉質粘土夾粉土、⑧4粉土、⑧5粉質粘土、⑧6a粉質粘土夾粉土、⑨1粘土、⑨2a粉土夾粉質粘土、⑨2粉砂、⑩2粉質粘土。3號線車站結構底板主要座落⑥2層上,連續(xù)墻底主要落在⑧3、⑧4a層上。
江海東路上有雙向分離式江海高架,橋下凈高7.4m~8.1m,與3號線部分車站結構平行,高架樁基承臺距離3號線部分基坑邊最近距離約為4.6m,橋樁底標高約為-52.0m,而地連墻墻趾標高約為-37.2。
高架橋是車站基坑施工期間的重點保護對象。保護要求為橋臺沉降變化速率不超過±2mm,累計沉降量不超過±10mm。而引起周邊建構筑物沉降的根源主要是基坑施工引起的土體變形,主要要素包括臨近高架連續(xù)墻圍護施工期間的槽段穩(wěn)定性控制,深基坑降水方案設計,深基坑開挖工藝與流程、支撐體系穩(wěn)定性控制、基坑縱坡穩(wěn)定性控制等重點環(huán)節(jié)必須充分考慮,因此,環(huán)境保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控制基坑變形。
首先在施工3號線鄰近高架橋橋墩部分地連墻時,優(yōu)化地連墻分幅,由每幅6m調整為每幅4m;同時調整幅寬,地連墻接頭處避開橋墩中心線位置。
施工過程中采用優(yōu)質泥漿、鋼筋籠整體吊裝等措施減少槽壁坍塌,縮短槽段暴露時間,影響樁基沉降及傾斜。整體調整施工順序,跳幅施工,將正對橋墩處的幅段最后施工,避免在地連墻施工過程中塌孔,由此直接帶來的土體變形。
為保證基坑發(fā)生變形時,高架橋樁基承受的剪切應力不超過設計值,防止出現樁基斷裂。在正對高架橋變形縫位置的橋墩處,基坑與橋墩之間設置一排鉆孔灌注樁,上方使用冠梁進行連接,以達到將高架橋墩與基坑之間的土體局部分離,減少變形對高架橋的影響的目的。
基坑開挖安全合理、科學開挖和支撐是關鍵,必須嚴格堅持先撐后挖土的原則,施工過程中,及時施做板梁結構或架設支撐,形成結構支撐體系,減少無板(撐)暴露時間,防止基坑變形累加,必要時加設臨時支撐;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嚴格按照“分層、分區(qū)、分塊、分段”方式進行開挖,注意留土護壁。
在實行第三方監(jiān)測的同時,加強項目自身監(jiān)控量測工作,規(guī)范量測數據的頻率和數據處理程序,指導施工方案和措施;做好建筑物的監(jiān)測,建立完善的數據分析、反饋渠道,設置變形警戒值、報警值,如果變形加大,及時根據建筑物的變形情況調整施工或對建筑物采取加固措施。
采用跟蹤補償注漿技術,確保高架橋安全。采用袖閥管注漿技術根據對高架橋的監(jiān)測情況進行注漿加固,實行過程施工,過程恢復。注漿加固土層時,監(jiān)控量測全過程跟蹤,根據量測結果反饋調整注漿壓力及注漿量。施工前可以根據高架橋現狀調查評估結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治,包括裂縫治理、糾傾、加固等,確保高架橋使用安全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影響。
目前3號線開挖及結構施工已結束,根據監(jiān)測結果顯示,高架橋橋墩最大差異變形值為-3.49mm,低于控制值±10mm。顯示基坑施工幾乎未對高架產生影響,基坑圍護結構的側向位移也在控制范圍之內?;油耆幱诎踩目煽貭顟B(tài),有效地保護了周邊復雜的環(huán)境,本工程的成功實施,可為國內今后類似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借鑒和參考。
監(jiān)測結果表明,在3號線基坑施工過程中,高架橋橋墩沉降為3.49mm,顯示基坑施工幾乎未對高架產生影響,基坑完全處于安全的可控狀態(tài),有效地保護了周邊復雜的環(huán)境,本工程的成功實施,可為國內今后類似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借鑒和參考。
[1]武雅俊.淺談地下工程施工技術要求和方法[J].山西建筑,2010(8).
[2]丁勇春,王建華,李耀良,等.地鐵車站基坑下穿高架施工關鍵技術[J].建筑技術,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