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為實現(xiàn)農民科技致富“加油”
徐敏
不久前,為探索幫助青年農民致富新路子,了解扶貧助弱情況,遼寧省關工委成員深入到法庫縣農村基層關工委實地調研。
在三面船鎮(zhèn)馬家溝村的寒富蘋果基地,省關工委成員看到這里的240畝蘋果碩果累累,長勢喜人。三面船鎮(zhèn)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張振國介紹說:“三面船鎮(zhèn)關工委自去年冬天以來,已舉辦了兩次青年農民科技培訓班,共有80人參加。培訓內容有兩方面,一是由本鎮(zhèn)退休的農藝師于秀成講授寒富蘋果栽培技術。二是聘請沈陽農業(yè)大學杜青林老師,講花卉培育技術。農民經培訓后,收效顯著。”三臺子村青年農民張聰,今年春季一次就栽植了220畝寒富蘋果。棲霞卜村青年農民閆淑潔和于偉,在今年初分別建造了3棟和4棟溫室大棚,每棟面積1000平方米?,F(xiàn)在,棚內已種植了康乃馨、月月菊等十幾種花卉。張振國幫助他們聯(lián)系銷路,兩戶都已與沈陽某鮮花市場簽訂了鮮花預售協(xié)議,收益可觀。
遼寧省關工委成員在法庫縣三面船鎮(zhèn)馬家溝村寒富蘋果基地調研
和平鄉(xiāng)曹四家子村涌鑫源合作社,這里的地瓜產銷加工頗具特色。這個合作社集合了80戶農民,農民只管栽培,合作社負責收購,合作社把自己的地瓜釀成美酒,銷往全國各地,農民的收益成倍增長。但合作社成立初期,苦于沒有先進的地瓜栽培技術,和平鄉(xiāng)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付百川主動收集先進的地瓜栽培技術資料,為40多名青年農民舉辦了3次地瓜栽培培訓,使他們掌握了科學的栽培技術。在鮑家屯村苗木基地,付百川介紹自己的做法,他說:“我既是鄉(xiāng)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又是本鄉(xiāng)老科協(xié)會長。為能更及時有效地推廣實用農業(yè)科學技術幫青致富,努力拓展科技扶貧渠道。2012年,我們建立了‘科技110空間’網(wǎng)絡科技群,誰有農業(yè)科技方面的問題,隨時提問,隨時解答。目前,群成員有360人,大都是本鄉(xiāng)的青年農民,共發(fā)表日記390多篇。該群的瀏覽量已達9000多人次。為進一步方便科技扶貧,今年年初,我們又建立了科普微信群,為農村青年致富搭建了一個更有效的平臺?!?/p>
調研中,在了解了法庫縣關工委幫青致富情況后,省關工委副主任姜紹志深有感觸地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化,我們過去的一些提法和做法也應該有所創(chuàng)新,不然我們就會落伍。我們要從幫青致富、幫困助弱、價值引領、村風塑造等幾個方面做好扶貧工作。農村基層關工委要抓能人,帶能人,這是硬件;創(chuàng)新意識、更新觀念是軟件,關工委與科協(xié)要成一家,要合力搭建一個幫青致富的平臺;我們要把關工委工作納入當?shù)攸h委的議事日程,得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使關工委工作實現(xiàn)多點綻放、遍地開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