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松+王加松+曾茂秋+陸慶文
摘 要:本試驗以盛遠煤礦40803工作面現(xiàn)場地質條件為原型,運用相似模擬試驗的方法,研究采場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與圍巖活動機理,及地表變形情況,為確定合理的地表變形控制技術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淺埋深煤層;相似模擬;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地表變形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039
1 工程概況
盛遠煤礦位于六盤水市鐘山區(qū)大灣鎮(zhèn)和威寧縣東風鎮(zhèn)境內,盛遠煤礦為平硐+斜井開拓,單水平上下山開采,開采方式為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用綜合機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設計生產能力90萬t/a,服務年限79a。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6層,即2#、4#、7#、8#、9#、11#煤層,總厚度為5.55~18.48米,一般為11.27米,主要可采煤層為2#、4#、11#,局部可采煤層為7#、8#、9#,煤層平均傾角在7~12°,其余煤層均不可采,或僅個別點達到可采厚度,可采煤層的頂?shù)装寰心噘|、砂質、粘土質等封閉性巖層,巖性極其松軟,透氣性差。
2 相似模擬模型方案設計
設計的模型為平面應力模型,尺寸為長×寬×高=400cm×30cm
×180cm。根據(jù)工作面的地質構造條件,從煤層底板開始,首先鋪設下部巖層,然后結構面通過撒上云母粉來模擬,之后上部地層模型用同樣的方法制作。試驗前在距離模型一側邊緣50cm處開挖切眼,切眼寬度2.4cm,高度2.6cm,按1:100的比例設計。模型兩邊各留50cm邊界煤柱,如下圖1所示。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別每隔40cm、40cm設置一條觀測線,在模型表面形成縱向和橫向40cm×40cm的方格,地表位移監(jiān)測點沿地表線布置,間距為40cm,通過工作面開采過程監(jiān)測上覆巖層的運移變化規(guī)律、垮落狀況,及地表垂直和水平位移情況。
3 結論
以盛遠煤礦40803工作面實際地質條件為根據(jù),結合相似模擬試驗,通過對其采場覆巖結構及運動規(guī)律與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進行的深入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三帶的高度??迓鋷В好簩禹敯鍘r層,斷裂裂縫密集,順層開裂充分,煤層采出后,頂板自下而上逐層垮落,在煤層不斷延伸開挖,跨落帶高度達到10~14cm;裂隙帶:底部靠近垮落帶的巖層,層間離層開裂明顯,分層性好,垂直或傾斜裂縫發(fā)育,且變?yōu)閿嗔蚜芽p,在垮落帶離層后,裂隙帶變形顯著,垮落帶最大高度達到15~30cm;在裂隙帶緩慢下沉時,彎曲下沉帶開始發(fā)育下沉,范圍為裂隙帶以上直至地表層,高度達到20~35cm。
(2)地表變形。煤層開采過程為監(jiān)測地表垂直和水平位移情況,地表位移監(jiān)測點沿地表線布置,間距為40cm,從模型左邊開切眼方向往右,編號依次2#、4#、7#、8#、9#、11#,煤層開采后地表垂直和水平位移情況如下:
測點變形量如圖2、圖3所示。
根據(jù)圖2、圖3分析可知,以2#測點,在4號煤層向前不斷開挖,7#、8#、9#、11#緩慢下沉,下沉量隨著煤層想前開挖延伸,煤層下沉量不斷加大。以4#測點,在7號煤層向前不斷開挖, 8#、9#、11#緩慢下沉,下沉量隨著煤層想前開挖延伸,煤層下沉量不斷加大。2#、4#、7#、8#、9#、11#所有煤層開采后,工作面中部變形最大,達到32.3cm。兩旁留50cm煤柱,進行留煤柱開挖,隨著煤層不斷開挖,地表緩慢下沉,在開挖2#煤層完時,地表下層量不是很明顯,但隨著4#、7#、8#、9#、11#煤層開挖,煤層下沉量不斷加大,兩邊下沉連緩慢,中間部分下沉比較顯著,在全部煤層開挖完后,中間下沉最大,下沉量達到32.3cm,地表受到嚴重破壞。
參考文獻:
[1]程遠平,俞啟香,袁亮.上覆遠程卸壓巖體移動特性與瓦斯抽采技術[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3,22(04):483-486.
[2]錢鳴高,繆協(xié)興,許家林.巖層控制的關鍵層理論[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
[3]石必明,俞啟香,周世寧.保護層開采遠距離煤巖破裂變形數(shù)值模擬[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4,33(03):259-263.
作者簡介:王祥松(1994-),男,貴州安順人,本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