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秀芝
摘 要:本文作者結合自己多年實際工作經驗,簡析了錫林郭勒地區(qū)馬鈴薯侵染性病害的識別與防控技術,希望對以后工作給予幫助。
關鍵詞:馬鈴薯;侵染性病害;識別;防控
中圖分類號:S436.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020
1 概述
馬鈴薯病害分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病因主要是環(huán)境條件、氣候條件、田間管理及遺傳變異等。如空氣污染、低溫冷害、凍傷,田間高溫傷害、日灼、雷擊、空心、營養(yǎng)失調,缺素癥、元素過量肥害,藥害等。這些病害不傳染不會擴大范圍。侵染性病害病因是受真菌、細菌、病毒、類病毒、線蟲侵染而引起的病變。馬鈴薯侵染性病害的傳播方式有氣流傳播、土壤傳播、種薯調運傳播。種薯帶菌(帶毒)傳播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煌寥缼Ь鷤鞑サ牟『τ校函忦璨?。
2 馬鈴薯病害識別
2.1 晚疫病
晚疫病是一種流行性很強的真菌病害,在馬鈴薯生長季節(jié)天氣冷涼、潮濕的條件下經常發(fā)生,只有在西部干旱地區(qū)才偶爾發(fā)生。在13~26℃,特別是15.6~25℃(60~80℉)的條件下,3h即可完成1代,病原菌在每天9:00—11:00大量釋放孢子,在空氣中存活時間為3h至3d,風雨,氣流、機械工具、動物都可以傳播。距離可達800km/h,塊莖感染常伴隨軟腐病發(fā)生。在田間收獲之前和收獲期間晚疫病可以侵染塊莖,病斑淺紅褐色、堅硬、凸起。
2.2 早疫病
雨水和灌水引起的潮濕與干燥天氣交替出現(xiàn),有利于早疫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營養(yǎng)缺乏、環(huán)境潮濕發(fā)病重。早疫病是由真菌ltermaria sola引起的葉部病害,該真菌孢子通過風或雨水或灌水廣泛傳播,在濕度較大的期間,該病害侵染幼葉組織,可是隨葉片長大或受到限制,病斑不再發(fā)展。病斑呈黑褐色,有同心環(huán),癥狀顯露,病斑受到葉脈限制和包圍著葉片并變成黃色,當早疫病發(fā)生嚴重時,黑褐色葉斑發(fā)展到莖,在葉上產生的孢子在收獲時可以侵染塊莖,如果這種侵染發(fā)生塊莖表面出現(xiàn)黑褐色或黑色病斑癥狀并在貯藏期發(fā)展,在癥狀下面的塊莖組織變干、變黑和木栓化。
2.3 瘡痂病
種薯和土傳細菌(放線菌)病害,引起馬鈴薯瘡痂病的微生物(細菌)Strepto-myces scabies侵染皮孔,皮孔是塊莖皮上的自然孔道,當塊莖形成期土壤水分低的時候皮孔被侵染,當流行時塊莖表面被侵染并出現(xiàn)癥狀,有凹陷,凸起,網狀,深裂等癥狀。
3 馬鈴薯病害防治原則及綜合防治措施
3.1 防治原則
馬鈴薯病害的防治原則是“以防治為主,防重于治,綜合防治”,馬鈴薯病害防治發(fā)展到現(xiàn)在,基本形成“以化學防治為重點的綜合防治”的格局。綜合防治就是多種措施結合(耕作措施、物理措施、化學措施等)做到早期預防,更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fā)生、發(fā)展。
3.2 綜合防治措施
具體內容主要是消滅和控制菌源、改善環(huán)境條件、破壞病菌發(fā)生發(fā)展的條件等。
4 馬鈴薯病害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也就是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要有針對性,對癥下藥;要及時,掌握好用藥時期;要根據(jù)當時田間情況決定用藥劑量;要調整好打藥機,噴藥均勻一致中間不漏噴,地邊要覆蓋嚴。
4.1 真菌病害的防治
晚疫病的防治策略主要根據(jù)天氣情況和所用的種薯情況決定,如果種薯比較好,上年種薯田沒有晚疫病,也就是種薯不帶晚疫病菌的,第1~3次都可用保護劑,代森錳鋅類藥劑如大生、錳殺生、進富等。用量100~200g/667m2。如果種薯有帶病菌的嫌疑,第1次用藥最好用內吸治療兼保護劑,如克露,金雷、瑪賀等藥劑,用量80~150g/667m2,第2次、3次再用保護劑,還可用阿米西達兼防絲核菌病或金納海兼防細菌病害。
早疫病防治一般現(xiàn)蕾后發(fā)生,打藥安排在中期偏前封垅前后,一般用金力士(丙環(huán)唑6~9g/667m2)、好力克(戊唑醇)15~20mL/667m2、博邦(苯醚甲環(huán)唑40g/667m2),愛可,金極冠等,還可以用可殺得等。
4.2 細菌性病害的防治
細菌性病害主要是種傳(環(huán)腐病只靠種傳),其他幾種病害還有土傳。所以使用無病種薯非常關鍵,還要認真做好切刀消毒,減少擴大傳染。
拌種用72%鏈霉素14g拌150kg芽塊(667m2地用種量),或3%中生酶素50g拌667m2地種芽塊。溝噴(垅溝消毒):鏈霉素15~20g/667m2,或金納海80g/667m2+鴿哈80mL/667m2,或加收米(2%春雷霉素)70mL/667m2,或3%中生酶素80g/667m2。苗期噴施金納海80g/667m2;或農思得1000倍液;或加收米70mL/667m2;或泉程(氫氧化銅)40~60mL/667m2;或鏈霉毒15~20g/667m2,或3%中生菌素667m2用100g葉噴,也可用可殺得,必備,科博等銅制劑。
參考文獻
[1]李艷,文桂坤.玉林市冬種馬鈴薯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與綜合防治[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9(6):106-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