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毛卓瑪
(青海省瑪多縣花石峽鎮(zhèn)獸醫(yī)站,青?,敹?813500)
牦牛犢牛大腸桿菌性腹瀉的診治探討
彭毛卓瑪
(青海省瑪多縣花石峽鎮(zhèn)獸醫(yī)站,青?,敹?813500)
新生牦牛犢牛容易產生大腸桿菌性腹瀉疾病,其會影響牦牛犢牛的食欲,促使其精神不振。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牦牛犢牛死亡。所以,提出有效的牦牛犢牛大腸桿菌性腹瀉診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將主要從牦牛犢牛大腸桿菌性腹瀉基本概念、牦牛犢牛大腸桿菌性腹瀉診治的方式這兩個方面進行闡述,為減少牦牛犢牛受到大腸桿菌性腹瀉疾病的影響而提供合理的參考意見。
牦牛犢牛;大腸桿菌性腹瀉;診治探討
在臨床疾病中,牦牛犢牛比較容易產生大腸桿菌性腹瀉疾病,大腸桿菌腹瀉影響牛的存活率,在疾病嚴重情況下,會導致牦牛犢牛死亡。由于新生牦牛犢牛,其抵抗能力相對較弱,牦牛犢牛容易受到各種病菌的侵襲,極易產生疾病,大腸桿菌腹瀉是最為常見的疾病類型。為了減少大腸桿菌對牦牛犢牛的影響,促使新生牦牛犢牛能健康的成長,相關人員需要提出有效的牦牛犢牛大腸桿菌腹瀉診治方式。
當牦牛犢牛大腸桿菌性腹瀉狀況時,牦牛犢牛的機體會出現(xiàn)消瘦情況,其黏膜比較蒼白,眼眶向下沉陷。牦牛犢牛的肛門以及尾部會有一些稀的糞便污染,精神狀態(tài)不佳,沒有良好的食欲,甚至會出現(xiàn)絕食的情況。犢牛牦牛的體溫會比平常狀態(tài)下的溫度高。同時,患病牛還會產生腹瀉的狀況,其排出的糞便呈現(xiàn)淡黃色,比較稀,具有難聞的臭味。當情況嚴重時,牛的糞便呈現(xiàn)水狀,顏色為灰白色,具有凝血塊,甚至會出現(xiàn)脫水的情況,臥地不起,全身性衰弱,甚至會出現(xiàn)死亡等狀況。
對犢牛牦牛腹瀉的情況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患牛的胃部具有大量的凝固的乳塊,黏膜出現(xiàn)充血以及紅腫的情況,并且會有一些膠狀的黏液,在褶皺位置處會有點狀的充血情況。在患牛腸道內部會有一些氣泡,帶有明顯的惡臭味道?;寂P∧c會有黏膜充血的情況,其小腸褶皺處充血,黏膜上皮脫落。在患牛直腸中仍然可以看到這種情況。
在30g的硫酸鈉中加入適量的水進行一次性的灌服。當患牛所排除的糞便中沒有了水樣的粘液,或者腹瀉不止的情況以及腥臭味減少時,這時候就不用再對牦牛犢牛的胃腸道進行清理了。
當患牛出現(xiàn)腹瀉不止的情況時,需要對患牛進行止瀉以及胃腸道黏膜保護工作。只有及早地進行止瀉,才能避免毒物進一步被患牛吸收[1]。采用藥用碳10g或者3~5g的小蘇打,并添加適當?shù)乃M行一次性灌服。
在抑菌消炎階段,采用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對患牛進行肌肉注射,注射的數(shù)量以患牛的體重決定,通常是5mg/kg。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連續(xù)注射7d。
對于一些脫水比較嚴重的患牛,要采用5%的糖鹽水,一共給予250ml。同時給予10%安鈉咖4ml,100mg維生素。將這物質充分混合,一天注射1~2次。
胃腸道清理 止瀉 消炎處理 補液工作30g硫酸鈉 3~5g的小蘇打 硫酸慶大霉素注射 5%糖鹽水、100mg維生素等
除了以上診治犢牛牦牛大腸桿菌性腹瀉的方式以外,還需要采取其他的輔助性措施。針對一些分娩時期在一周內的牦牛,不得對分娩牛擠奶。特別是在前面的3d,減少擠奶量,保證剛出生的牛能吃到充足的奶量,提升出生牛的免疫能力。在一星期以后,可以增加擠奶量。以此避免饑餓狀態(tài)的牦牛會舔其他東西而感染到細菌,最終經過消化道黏膜最終產生大腸桿菌[2]。其次,在本次治療過程中,要對?;加写竽c桿菌腹瀉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其致病的原因,并及時地將導致其致病的原因排除。在治療過程中,采用一些抗菌消炎以及補液等藥物進行大腸桿菌腹瀉治療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糾正患牛的酸堿平衡情況。再次,為牛建立溫暖的住棚,避免因為氣溫降低,最終促使牦牛犢牛受涼。受涼也會導致牛產生腹瀉情況。對于一些剛出生的兩個星期的牦牛與犢牛,要將其關在暖棚中,不能讓其隨意地外出。在冬季,牧場的放牧量會比較大,這會直接影響懷孕牦牛的飼料輸入量,對胎兒健康發(fā)育造成影響?;蛘咛簳鄙僖幌盗械奈⒘吭兀偈龟笈ky以順利生產[3]。因此,可以在牦牛犢牛活動的位置處增加磚塊,促使牦牛與犢牛的微量元素以及礦物質元素都保持在穩(wěn)定水平,防止其出現(xiàn)免疫力下降的情況。最后,為了減少細菌大量地潛伏在牦牛犢牛的住棚內。飼養(yǎng)人員需要定期地為牦牛驅蟲,避免新生牦牛犢牛出生在寄生蟲比較多的位置處,最終產生腹瀉死亡的情況。
綜上所述,相關人員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診治牦牛犢牛大腸桿菌性腹瀉疾病。通過清理胃腸道有毒物質、止瀉和保護胃腸道黏膜、抑制大腸桿菌,進行消炎處理等方式緩解患牛的疾病狀況,促使其逐漸康復。
[1] 楊秀全.蔣艷君.陳建斌.牦牛犢牛大腸桿菌性腹瀉的診治[J].中國牛業(yè)科學,2012,38(1):83-84.
[2] 趙小紅.牦牛犢大腸桿菌病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5,27(6):160.
[3] 郝一妹.張煥容.牦牛源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血清型和毒力基因調查[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5,51(1):51-52.
彭毛卓瑪(1991—),女,青海海北人,青海省瑪多縣花石峽鎮(zhèn)獸醫(yī)站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