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艾婧
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我今天要介紹的,是家鄉(xiāng)的一座老石橋。為紀念北宋周敦頤先生而建,原名“宗濂橋”,是我們蘆溪人民的驕傲。
白天,橋上人來人往,有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有活蹦亂跳的孩子們,有慢慢悠悠的老人……到了晚上,一條條燈鏈掛在兩旁,在暗夜的籠罩下格外明亮。在明如平鏡的湖面上,五個橋洞映在水中,形成了五個圓圓的“月亮”。橋兩旁的兩組燈,好像《中國好聲音》中為家鄉(xiāng)的“裸兒”楊樂點亮的“直通鍵”。真是美不勝收!
老石橋自然成了人們散步、聊天的好去處。特別是夏夜,人們吃過晚飯,向老石橋走來。有的靠著欄桿斜倚著,有的舒服地坐在石欄上,有的站在橋頭眺望遠方,似在欣賞風景,又似在回憶往事……潺潺的河水從橋下流過,螢火蟲在眼前飛來飛去,享受著絲絲的涼風,說不出的愜意。
我每次總愛跟爺爺一起來,他和其他老人們海闊天空地侃大山,國家大事,家長里短,天上地下……還時常因為意見不一,爭得面紅耳赤。不常來的還以為他們在吵架,其實用不了多久,他們又會愉快地轉(zhuǎn)向另一個話題。我們小孩子每天都會聽到很多精彩的故事。有位老人就像說書先生一樣,常給我們講飛檐走壁的神奇人物,讓我們?nèi)滩蛔“炎约阂不孟氤蓚b客,擁有絕頂輕功。講到精彩之處來個“且聽下回分解”,吊足了我們的胃口。直到夜深,孩子們才在各家老人再三的催促下,不情愿地往家走去,還一再要求爺爺明天再帶他們到石橋上聽故事。
人們漸漸散去,只有那如彎月般的石橋靜靜地倒扣在河面上。
老石橋,雖然你沒有華麗的外表,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卻給我們帶來了多少方便,多少歡樂呀!
(指導教師:賀小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