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翡翠的變種(二)
——質地差的紫羅蘭翡翠
編者按:中華民族具有8千年的文明史,自古愛玉、佩玉、玩玉、賞玉,形成了獨特的中國玉文化。近年來,中國玉器市場持續(xù)升溫,翡翠及和田玉身價扶搖直上,越來越受到老百姓的喜愛。然而,許多消費者由于專業(yè)知識的缺乏,喜愛卻又不敢貿然購買,或者買回后不知如何進行保養(yǎng),我們經常收到讀者給雜志社來信詢問,以求解惑。為此,本刊開辟“ 胡博士信箱” 欄目,特聘請胡楚雁博士主持解答消費者的疑問,歡迎廣大讀者電子郵件咨詢。
(胡楚雁博士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
胡博士您好!
看了您在2017年第三期《中國寶玉石》雜志“胡博士信箱”欄目上寫的《翡翠的變種(1)——次生油青》一文后深有感觸,我是一名翡翠愛好者,非常喜歡收藏翡翠,尤其是擺件作品,其中的山水造型和人物形態(tài)總是讓人浮想聯(lián)翩,勾起對往年生活的回憶與思念。而我原來收藏的一些擺件就是和您說的一樣,原來看著是綠色的,但都逐漸轉變?yōu)辄S綠色或黃色,就像生銹一般,非常無奈!想問胡博士,除了次生油青色會發(fā)生變種意外,還有哪些翡翠會產生變化的?希望在收藏翡翠上能得到博士給予的指點。謝謝了!子華:
香港 子華
圖1 粉紫色紫羅蘭擺件—鯉魚跳龍門
圖2 芋頭地的粉紫色紫羅蘭吊墜
您好!
作為翡翠收藏者來說,都希望自己收藏的翡翠只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值錢,不會產生其它的變化,更不會貶值。但是,作為收藏玉石來說,隨著周圍環(huán)境干燥、潮濕或冷熱的變化,有的翡翠也會產生氧化、失水、干裂等一些次生變化,從而影響到價值的體現,次生油青色由于氧化而產生變黃的變化也就是這樣。除此之外,一些質地差的紫羅蘭翡翠長期暴露在空氣中,也會發(fā)生變化,會出現顏色變淺、發(fā)白和泛黃的現象。
紫羅蘭翡翠也稱為“椿色”,根據顏色色調的不同可劃分為三類:
1)粉紫色紫羅蘭:帶粉紅色調的紫色翡翠,也稱為“粉椿”。粉紫色紫羅蘭的質地種類較多,可以從冰地、糯化地、芋頭地、豆地、瓷地、干白地等都會出現(圖1、2),并且大部分的質地是以豆地以下,質地差,結晶顆粒粗,結構松散。所以行話中有“十椿九垮”之說,意思是在賭石中,凡是切到紫羅蘭翡翠,大部分都可能因質地差會要被賭垮(圖3)。粉紫色紫羅蘭翡翠達到糯化地和冰地以上的一般不多,即使出現的一般顏色都偏淡,顏色濃且均勻的冰粉紫色的極為少見(圖4)。
圖3 結晶顆粒較大的紫羅蘭翡翠
圖4 接近冰地粉紫色吊墜
2)藍紫色紫羅蘭:帶藍色調,顏色偏藍、偏深、偏灰,也稱為“茄椿”。藍紫色紫羅蘭的質地從蛋清地、冰地、糯化地、芋頭地、豆地、瓷地到干白地都會出現,但相對于粉紫色紫羅蘭藍來說,藍紫色紫羅蘭質地會要好一些,以糯化地的為多(圖5),且冰地、蛋清地的紫羅蘭都以藍紫色紫羅蘭為多。藍紫色紫羅蘭翡翠中經常會出現斑點狀的黃色、紅色翡色,行內稱為“撒黃金”,這在糯化地的藍紫色翡翠中出現較多(圖6),也成為紫羅蘭翡翠的一個“賣點”。
3)粉紅色翡翠:該類翡翠主要是粉紅色,不帶有紫色調,也稱為“紅椿”。該類型在市場上出現不多,一般在糯化地、芋頭地和豆地翡翠中會有出現(圖7、8)。
紫羅蘭翡翠顏色的色調和深淺,與其自身特征有關外,還與照明的光線有明顯關系,在以黃色調為主的白熾燈下,粉紫色的紫羅蘭顏色會比較鮮艷、明顯一些;而在自然光、白光和日光燈,所有紫羅蘭翡翠都會偏暗、泛藍,體現為藍紫色紫羅蘭的特征。因此,觀察紫羅蘭翡翠的色調,主要還是以自然光線下為準。
紫羅蘭翡翠的紫色調會愉悅人們的心情。粉紫色紫羅蘭給人以青春活潑、富有朝氣的感覺,受到年輕女孩的鐘愛;藍紫色紫羅蘭莊重、平穩(wěn)、大氣、低調、素雅,往往是知識女性所愛。紫色也代表了財氣和財富,所謂紫氣東來,是祥瑞與希望的象征。因此,紫羅蘭翡翠成為了翡翠綠家族中的一重要組成部分,被消費者所廣為收藏。
但是,對一些質地差的紫羅蘭翡翠成品中,尤其是豆地、瓷地、干白地的紫羅蘭,不論是掛件、手鐲,還是擺件,都會出現一個現象,原本加工出來感覺紫色比較深的翡翠,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在比較突出的表面出現發(fā)白、泛黃的現象,紫色也變淡了(圖9)。這是什么原因呢?綜合起來,可能是由以下幾方面引起的:
圖5 藍紫色紫羅蘭翡翠掛件—仙猴獻壽
圖6 具有“撒黃金”的糯化地藍紫色紫羅蘭玉扣,翡色呈斑點狀出現
圖7 帶黃翡的粉紅色翡翠達摩掛牌
圖8 粉紅色翡翠如意
圖9 瓷地紫羅蘭翡翠突出的表面發(fā)白、泛黃現象比較明顯
圖10 質地粗的紫羅蘭翡翠顯微鏡下可見結晶顆粒比較粗,顆粒界線明顯,結構松散,可出現類似B貨處理翡翠的“酸蝕紋”特征
圖12 笑佛眉毛、鼻子等突出部位受人為汗?jié)n和油脂浸染,產生泛黃
1)近表面出現干裂和脫水及失蠟,出現細小剛裂紋,導致表面發(fā)白和紫色變淡。在一些質地比較差的紫羅蘭翡翠中,一般硬玉礦物結晶顆粒比較粗,結構松散,結晶顆粒的間隙和一些微裂隙會比較大(圖10),其間內部都會含有一些水分物質,使得紫羅蘭翡翠剛加工出來都會感覺相對要圓潤透明一些;同時,在翡翠成品拋光以后,往往都會用石蠟進行表面浸泡處理,這既可以掩蓋表面的一些微裂隙和空隙,增加翡翠的透明度和圓潤感,蠟也可以在表層產生密封效果,防止翡翠內部的水分失去。但成品擱放一段時間以后,由于長期暴露在空氣中,附著在翡翠表層的水分或蠟等逐漸揮發(fā)失去,表面出現一些微小干裂紋。在光線照射時,由于細小干裂紋的反光,使表面出現發(fā)白的現象,透明度降低,也蓋了原有的紫色色調,最終導致紫羅蘭翡翠表面發(fā)白、感到褪色的現象(圖11);
2)人為的油脂和汗?jié)n浸染以及氧化導致表面發(fā)黃。當人們長期用手拿摸翡翠時,人體的汗?jié)n和油脂也會滲透到翡翠表層,隨著時間推移,汗?jié)n和油脂會逐漸氧化而發(fā)黃,從而在翡翠表層出現泛黃的現象(圖12)。對于種水好、質地細膩的翡翠,由于結構緊密,封閉性好,油脂和汗?jié)n不會輕易滲透到內部使翡翠變黃,但對于質地差的翡翠中,油脂和汗?jié)n的滲透就比較容易,使的翡翠比較容易泛黃。因此,質地差的紫羅蘭翡翠,由于是紫色的顏色背景,表面的泛黃色調就更容易顯示出來。
圖13 藍紫色手鐲出現的“撒黃金”黃翡
圖14 質地差的紫羅蘭手鐲,表面發(fā)白、泛黃現象明顯
圖15 質地細膩的紫羅蘭翡翠手鐲,表面不會出現發(fā)白、泛黃現象
3)紫色硬玉礦物內部的氧化,導致褪色泛黃。一般認為,翡翠的紫羅蘭色是由于組成的硬玉礦物含有Mn離子導致的;同時,紫色的出現也可能與含Fe成分有了一定關系,在藍紫色紫羅蘭中出現的“撒黃金”現象,從一個方面也說明是內部所含的Fe成分氧化導致的斑點狀翡色(圖13)。在結晶顆粒較粗、結構松散的紫羅蘭翡翠表面,由于比較容易接受氧化,硬玉礦物中含有的微量Fe2+也將逐漸氧化轉變成為Fe3+,使得紫羅蘭顏色逐步變?yōu)辄S色。當然,這只是一個推測,具體原因還需要進一步去考證。
可以說,紫羅蘭翡翠顏色的變化,是多種原因的,但與質地的好壞有明顯關系。質地好的紫羅蘭翡翠,如蛋清地、冰地、糯化地和芋頭地等,由于質地細膩,結構緊密,外來的水分、油脂和汗?jié)n都不會往里滲透,顏色基本上不會變化;但豆地以下的紫羅蘭翡翠,由于結晶顆粒粗,結構松散,容易受外來物質浸染和內部的失水與氧化,顏色就會發(fā)生變化,出現褪色、發(fā)白和泛黃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紫羅蘭翡翠的變種。
因此,在作投資收藏紫羅蘭翡翠時,盡量選擇質地好、種水不錯的進行投資收藏,質地差的盡量還是回避。因為質地差的翡翠結構松散、容易受外來物質浸染而產生顏色的變化(圖14),但質地好的翡翠,顆粒結晶細膩,結構致密,密封性較好,不會受外來物質的滲透影響,性質比較穩(wěn)定,后期的變化較?。▓D15)。這也是印證了 “外行看色,內行看種” 的依據翡翠行話,外行人往往會被顏色的表象所吸引,比較喜好顏色,對質地不太在意;內行的人者非常強調種水質地,要求翡翠質地要細膩,結構緊密,種水好了再看顏色好壞。這才是投資收藏翡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