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茴香豆
劇評
《深夜食堂》低口碑原因探析
文 茴香豆
北京衛(wèi)視近年來在選片上都走得很“穩(wěn)”,像《深夜食堂》這樣低口碑、低收視的作品著實少見。我們先來看豆瓣網友評價:“原版饞到崩潰,國產版尬到反胃?!薄罢f著中國話卻演著日本國情,真心很詭異?!薄皩τ谶@個劇只有四個字:東施效顰。”……
日版《深夜食堂》豆瓣評分 9.2,而國產《深夜食堂》甫一播出,便創(chuàng)下了豆瓣國產劇評分歷史新低紀錄——2.3分。說句實話,北京衛(wèi)視近年來在選片上都走得很“穩(wěn)”,像《深夜食堂》這樣低口碑、低收視的作品著實少見。我們先來看豆瓣網友評價:“原版饞到崩潰,國產版尬到反胃?!薄罢f著中國話卻演著日本國情,真心很詭異。”“對于這個劇只有四個字:東施效顰?!薄?/p>
再來看著名編劇宋方金對這部劇的評價:“黃老師一口氣講了兩個外國故事,一個叫《麻煩家族》,一個叫《深夜流氓》,一個中國人鍥而不舍地講外國故事是什么精神?”而另一位編劇史航則認為:“日版《深夜食堂》老板是在主雇的視野之內進行工作,也可能陪你聊天,但他是在工作,而不是吆喝或者是展示。用中國菜就得守著點鍋,別糊了?!痹诖似鸨朔摹翱谡D筆伐”聲浪中,該劇的導演蔡岳勛也曾出面道歉:“黃磊和我都無法接受廣告,我后悔了,我做錯了。”誠然片方的態(tài)度值得諒解,但這部擁有良好基因的電視劇,為何會在后天發(fā)育中“夭折”呢?
首先,日劇IP改編出現“水土不服”,日版中的老板,喜歡盤踞在廚房里,等到客人都走了,悠悠地點上一支煙,像個孤獨的美食家。等顧客來了,他會聽你傾訴故事,你說的話他也會爛在肚子里,然后默默地呈上食物為你暖心。而中國版里的黃磊大叔,食客說了啥第二天整個街道全都能知道。所以,故事生搬硬套,失去了自己本質的東西。此外,國產《深夜食堂》從大場景設計到故事架構,再到黃磊身穿的料理廚師服裝,主場景類似日本居酒屋等細節(jié),都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其次,走馬燈般喪心病狂的廣告植入,讓觀眾心生“排斥”。有網友直言不諱:“劇組真缺錢?!钡谝患馐撬岵伺菝娉霈F的時間足足有8分鐘,還不停地給特寫,“酸菜蟹面”的出現,瞬間擊潰了觀眾所能抵御的最低防線,所有對于家常菜的熱切期待,對由菜肴生發(fā)出的種種關于人生的遐想,都淪陷在劇組對方便面等廣告贊助商的“頂禮膜拜”中。觀眾體會到的是極強的陌生感以及被愚弄的感覺:在這個“人人都是美食家”的時代里,我們懷著如此熱切的期待希望從劇中找到對于美食的共鳴,找到美食背后的情感共鳴,但這些善意的期待全被贊助商擊敗了。
最后,一部電視劇連故事都講不好,何談人設?何談演技?何談價值觀走向?劇中出現互相搶男朋友的泡面姐妹、為一個即將辦婚禮的女同學而傷心失落、窮追猛打的四個大男人……觀眾對于這些故事的評價基本是“無聊、尷尬、毫無內核可言”。而真實的社會是怎樣的?蟻族、北漂、買學區(qū)房、看病、空巢老人、離婚潮、單身潮……每個人都在體驗著時代洪流帶來的復雜多樣的變化,我們壯志凌云,我們又疲憊不堪,有太多的城市族群需要在熒屏前得到心靈的慰藉。遺憾的是,這些渴望文藝作品關照的觀眾看到的是一部告訴所有人“我在講故事”的電視劇,它帶給觀眾的是清冷的孤獨,如同我們翹首以待的密友棄我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