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明 李軍
摘 要:本文通過現(xiàn)場調查取證、分析計算,對一起典型塔式起重機倒塌事故作了事故原因分析。
關鍵詞:塔式起重機;倒塌;事故分析
中圖分類號:TU712 文獻標識碼:A
1.事故概況
2013年4月24日上午7時40分許,某事一在建建筑工地4#樓發(fā)生一起塔式起重機(簡稱塔吊)倒塌事故,造成塔吊司機1人死亡,塔吊毀壞。
2.現(xiàn)場勘查情況
2.1塔吊基本情況
使用單位:浙江****公司;安裝單位:*******,制造單位:*****;設備名稱:普通塔式起重機;出廠編號:120071, 出廠日期:2012.10 , 內部編號:2#;使用地點:****商貿(mào)城4#樓工地;塔吊已經(jīng)某檢驗機構于2012年12月27日檢驗,已投用。
2.2事故現(xiàn)場勘查取證
(1)塔基基礎勘查情況
①塔機從標準節(jié)基節(jié)處斷裂,斷裂面距地面約55cm,如圖1所示。
②4個斷裂面,有3個是新斷面(2#、3#、4#),一個是陳舊性斷面(1#),如圖2、圖3所示。
③在地腳螺栓處,發(fā)現(xiàn)1#、3#有松動印跡、有積水,如圖4所示。
④在塔機基礎周圍,發(fā)現(xiàn)4根報廢標準節(jié)連接螺栓,斷裂面為陳舊性痕跡;一根跟隨塔機倒塔散落在地面的連接螺栓,螺栓1/4斷面為新痕跡,其余均為陳舊性痕跡;如圖5所示。
⑤塔身倒塔方向,如圖6所示。(陳舊斷面立柱相反方向),斷口水平位移距離2.4m。
⑥標準節(jié)連接處下部有大量污水留下的痕跡,如圖7所示。
(2)屋面檢查
①起重臂距前端部約5.5m處,有塔機倒塔碰撞建筑引起的變形痕跡,如圖8所示。
②小車牽引鋼絲繩斷裂,如圖9所示。
③事故后運行小車距起重臂前端部約14.5m,距根部約40m,如圖10所示。
④事故后小車卷筒上出繩圈數(shù)還有2.5圈達到極限位置,回繩圈數(shù)51圈,如圖11所示。
小車卷筒直徑307mm,每一圈周長等于:πD=3.14×307
=0.964(m)。
小車在下墜的過程中,由于慣性,可能繼續(xù)出繩,出繩圈數(shù)不作為計算依據(jù)。小車回繩如果沒有人為操作是不可能收回的,以小車回繩圈數(shù)計:
51×0.964(m)=49.16(m)
⑤塔帽后臂(力矩臂)嚴重變形,如圖12所示。
a.塔身共安裝標準節(jié)12節(jié),底座節(jié)1節(jié),塔機下支座第三節(jié)嚴重變形,連接處開裂,如圖13所示。
b.塔機安裝高度計算:
15個標準節(jié)時:40(m);12個標準節(jié)時:40-7.5=32.5(m);至小車高度:32.5+1.5(吊鉤至小車)=34(m)。實際吊高:34(起重臂下弦)-2.5(小車至吊鉤)-5.2(吊繩至載荷底)=26.3(m)。
c.屋頂建筑高度:21.9m。
d.屋頂建筑上有鋼筋摩擦,如圖14所示。
⑥塔機中心至屋頂建筑最小距離實測約為51(m)。
⑦塔機中心至事故載荷吊點約39.4+2.5+8.5=50.4(m)。
⑧塔機中心至事故載荷落點約為55(m)。
⑨事故載荷清點,如圖15、圖16所示。
Φ25螺紋鋼:長:8.75m,計:24根,合計:210m。
Φ25螺紋鋼:長:7m, 計:25根,合計:175m。
Φ25螺紋鋼:長:2m, 計:10根,合計:20m。
Φ25螺紋鋼:總長:405m。
Φ20螺紋鋼:長:8.7m, 計:8根, 合計:69.6m。
Φ20螺紋鋼:長:7.7m, 計:8根, 合計:61.6m。
Φ20螺紋鋼:總長:131.2m。
Φ25螺紋鋼單位重量:3.856kg/m ;Φ20螺紋鋼單位重量:2.468kg/m。
Φ25螺紋鋼總重: 3.856kg/m×405=1.5617(t)。
Φ25螺紋鋼總重: 2.468kg/m×131.2=0.3238(t)。
總計:1.8855(t),以吊點計:50.4(m),允許吊重應為:1.26t;以事故時實際吊點計:49.16(m),允許吊重應為:1.31t;而實際吊重為:1.8855t。
3.事故發(fā)生過程
2013年4月24日上午7點43分左右,塔機司機在塔機指揮的指導下,從距離塔吊中心約50.4(m)的地方吊起已加工好的螺紋鋼約1.8855(t)(注: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該點吊重應在1.26t以下)到建筑物屋面指定位置,運行路線如圖。行走至屋頂建筑物上空時(注:此時正好與塔機基礎節(jié)陳舊斷裂面成一直線),陳舊斷裂面支柱此時應承受拉應力,由于已經(jīng)斷裂,承受不了相應應力,造成對角受壓單肢失穩(wěn),向前傾覆,在陳舊斷裂面處整體斷裂,塔機傾翻。受拉支柱斷裂,過力矩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4.事故現(xiàn)場勘查情況分析
4.1設備存在缺陷
塔機基礎節(jié)斷裂,超載保護裝置失效,地腳螺栓松動,地腳螺栓與基礎連接部松動、底座與基礎之間有凹坑、有積水,標準節(jié)連接螺栓松動等。
4.2違規(guī)操作
距離塔吊中心約50.4(m)處,起吊約1.8855(t),而允許吊重應為:1.26(t),超載。
4.3安裝方未按塔機安裝方案安裝
塔機基礎不平需找平時,必須使用墊鐵,而安裝方未使用。以至于塔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塔機底座與基礎之間出現(xiàn)凹坑。
4.4未按要求作運行檢查,維護保養(yǎng)工作不到位
運行檢查、維護保養(yǎng)如按使用說明書要求認真檢查,上述第1條設備缺陷在檢查中均可發(fā)現(xiàn)。
4.5操作人員,維護保養(yǎng)人員缺乏安全意識,操作技能欠缺
上述第1條設備缺陷有很多是明顯易見的,如能及時處理,本次事故均可避免。如標準節(jié)連接螺栓,在事故發(fā)生前已多次因斷裂更換。如在更換時分析一下斷裂原因,對地腳螺栓、標準節(jié)連接螺進行緊固。在如地腳螺栓、標準節(jié)連接螺松動,塔機在運行過程中,均會發(fā)出異響,標準節(jié)基節(jié)斷裂時(指1#立柱),異響聲音更大,此時操作人員停機檢查,進行處理,本次事故也可避免。
參考文獻
[1] GB/T3811-2008,起重機設計規(guī)范[S].
[2]王福綿.起重機械技術檢驗[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3] TSG 03-2015,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導則[S].
[4]張質文.起重機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鐵道工業(yè)出版社,1998.
[5] TSGQ7016-2008,起重機械安裝改造重大修理監(jiān)督檢驗規(guī)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