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水
周敦頤的《拙賦》
●廉 水
世人皆知周敦頤那篇著名的《愛蓮說》,其實他還有一篇在湖南永州時寫的《拙賦》:
“或謂予曰:‘人謂子拙?!柙唬骸?,竊所恥也,且患世多巧也?!捕x之。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勞,拙者逸;巧者賊,拙者德;巧者兇,拙者吉。嗚呼!天下拙,刑政徹。上安下順,風清弊絕?!?/p>
這篇賦只有40字,加上序25字,總共65字。周敦頤不反對聰明能干之巧,而反對虛偽,不誠實,如巧言令色、花言巧語、巧舌如簧之巧。他倡導的拙,是真誠謙虛,實事求是之拙。他從四個方面,將“巧者”與“拙者”進行了對比:在語言上,巧者花言巧語,千方百計迷惑人們上當受騙;而拙者忠厚老實,不多言,信守“沉默是金”。在行為上,巧者煞費苦心,投機取巧,蠅營狗茍;而拙者沒有私心雜念,處世泰然,用不著阿諛奉迎,活得自在坦然。在道德上,巧者損人利己,損公肥私,是地地道道的“賊者”;而拙者正大光明,嚴于律已,是社會所推崇的“德者”。在結(jié)果上,巧者因多行不義必自斃,必然呈現(xiàn)兇險之像;而拙者無欲則剛,問心無愧,自然呈現(xiàn)吉祥之像。周敦頤認為,如果天下皆拙,社會也就擁有了真正的通順與和諧。周敦頤所向往的是“上下安順,風清弊絕”的和諧景象。天下平安順暢,官場風氣清正。官場風氣清正了,各種弊端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抑制,不斷減少乃至絕跡。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端正官場風氣,提倡老老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反對一切華而不實、投機取巧的行為。
周敦頤為官清廉,為人古拙,一身正氣,不畏邪惡。他在任分寧縣主簿時,這個縣有頗棘手的刑案,情況復雜,周敦頤接手后“一訊立辨,邑人警詫”。所以他來南昌任知縣時,老百姓喜曰:“是初仕分寧即能辨疑獄者,吾屬得所訴矣。”于是更相告誡:勿違教命!不惟以得罪為憂,又以污善政為恥。(見度正《濂溪先生年譜》)在南安軍司理參軍的任上,獄有一囚徒,法不當死,但轉(zhuǎn)運使王逵欲治其死罪,周敦頤獨力爭之,盡管王逵開始大為惱怒,但還是聽取了周敦頤意見,結(jié)果該囚徒不死。在提點廣南東路刑獄的任上,周敦頤了解到端州知州杜諮,禁止老百姓取石制硯,而自己獨霸硯石謀取暴利。周敦頤非常厭惡這種奪民之利的行徑,于是奏請朝廷,規(guī)定“凡仕于州者,買硯毋得過二枚”,狠剎貪腐之風。
有人譏諷他有點傻里傻氣。對此,周敦頤在《序》中已經(jīng)有所指:“或謂予曰:‘人謂子拙’?!敝芏仡U作《拙賦》,就是對“人謂子拙”的回答,而且態(tài)度鮮明地表示,自己以巧為恥,以拙為喜為榮。他在一首《任所寄鄉(xiāng)關(guān)故舊》詩中說:“老子生來性苦寒,宦情不改舊儒酸。停杯厭飲香醪味,舉箸常餐淡菜盤。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贏得夢魂安。故人欲問吾何況,為道舂陵只一般?!痹?6歲歸隱九江之前,周敦頤一生仕途,官不上知州,究其因,就是太拙,不擅拍馬逢迎,不懂自我溢美,但他卻也贏得了“操行清修,才術(shù)通敏,凡所蒞臨,皆有治聲”的評價(宰相呂公著向朝廷呈遞的推薦狀)。
后人為紀念周敦頤,在永州通判廳的后面建立“拙堂”,將《拙賦》刻于堂中石碑之上。大學問家胡安國之侄胡寅任永州知府時,讀了這篇《拙賦》,拍案叫絕,感慨系之,他說不僅做人要“拙”,為政也要“拙”。于是,他將“拙堂”改為“康功堂”,并賦詩一首:“政拙催科永陵守,實賴賢僚相可否。邦人復嗣海沂歌,倉廩雖空閭里有。貔貅未飽軍須急,赤子如魚釜中泣。若知王業(yè)在農(nóng)桑,國勢何勞憂岌岌?!秉S庭堅贊嘆他:“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薄岸逃谌∶J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取煢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迸伺d嗣的《濂溪先生墓志銘》說他是一個“篤氣誼,以名節(jié)自礪”的人,“奉養(yǎng)至廉”,臨終時“服御之物,止一敝篋,錢不滿百,人莫不嘆服?!?/p>
時至今日,周敦頤的《拙賦》,對我們反腐倡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shè),防止和糾正行業(yè)不正之風,仍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我們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lǐng)導干部中,多一些埋頭苦干默默無聞的“拙”,少一些花里胡哨華而不實的“巧”,我們的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與社會生活,就會呈現(xiàn)一派“上下安順,風清弊絕”的和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