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敏
“翻轉”的致辭:我希望你們被不公平對待
●文 敏
每年畢業(yè)季,各具特色的畢業(yè)致辭精彩紛呈。今年亦然。但在不經(jīng)意間,我注意到今年有的畢業(yè)致辭的祝詞,“翻轉”成為一個新特點,讓人耳目一新。
約翰·羅伯茨是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第17任首席大法官,也是美國兩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首席大法官,他的兒子今年中學畢業(yè)。他在兒子的畢業(yè)典禮上致辭說:
“通常畢業(yè)致辭者會祝你們好運,還會祝你們心想事成,但我不會這么做。我希望你們被不公平對待,如此你們才知道公平正義的重要。我希望你們遭遇背叛,如此你們才知道忠誠的重要性。我希望你們有時感到孤單,這樣你們才不會把朋友當作理所當然。我希望你們時不時遭遇不幸,如此你們才能意識到機率和運氣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了解成功不完全是你所應得的,而他人的失敗也不是他們所應得的結果。當你們失敗時,我希望你的對手會對你的失敗幸災樂禍,讓你們理解堅定精神的重要性。我希望你們遭忽視,如此你們才會知道聆聽他人的重要性,我還希望你們遭遇足夠的痛苦來學習同情心。不管是否來自我的希望,這些事終究會發(fā)生。至于你們是否能從中獲利,則取決于你們從不幸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般情況下,在畢業(yè)典禮這樣的場合,致辭者都會祝賀學生們已經(jīng)取得的成績,祝福前路坦途、人生幸福成功,約翰·羅伯茨卻恰恰相反:祝你們倒霉失敗。真是大煞風景!但俗話說:人生如意者十之一二,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那些善意的祝福不過是主觀意愿。在真實的人生過程中,真正需要有心理準備去直面的,往往是“被不公平對待”“遭遇背叛”“感到孤單”“遭遇不幸”和“遭忽視”等,遭遇這些倒霉失敗后怎么辦?隨波逐流你將一事無成,甚至成為邪惡的幫兇,只有戰(zhàn)勝它們,堅守正義、忠誠,持之以恒地奮斗和努力,才會提升自己并最終收獲成功。與其讓學生抱著虛幻的希望,不如讓他們對困難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面對必不會少的坎坷與挫折。
葛兆光先生是北大早年畢業(yè)的研究生,現(xiàn)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特聘資深教授。在他受邀作為校友在北大的一個畢業(yè)典禮上致辭時說:
“我知道,北大在中國有特殊地位,確實常常給學生以榮耀和自信,但是我要說,只有北大給你的榮耀和自信,并不能成為第一等的學者。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對中國的學術現(xiàn)狀,我并不樂觀,坦率地說,中國在自然科學上能造福整個人類的成果還不多,在社會科學上能被世界普遍運用的典范、理論和方法仍太少,在人文學術領域中,能引起國際廣泛討論的話題也太缺乏,甚至在‘誰來解釋中國’和‘如何解釋中國’這樣應該由中國人回答的問題上,我們也不敢有十足的自信?!?/p>
一般情況下,在畢業(yè)典禮這樣的場合,對于現(xiàn)實的評價,大家偏向于講成績的多,講缺陷差距的少。葛兆光教授卻恰恰相反,他沒有如數(shù)家珍般地列舉北大輝煌的過去和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而是點出中國學術現(xiàn)狀的不足。對這些不足的憂慮,實質上傳遞著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進北大,既是榮耀也是責任,而享受榮耀就必須擔當?!霸旄U麄€人類的成果”“被世界普遍運用的典范、理論和方法”“引起國際廣泛討論的話題”這些看似高大上的事業(yè),北大人需要負責和擔當。葛兆光教授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憂慮,是對北大畢業(yè)學生的信任,也是將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交付于他們:這些學長們未竟的事業(yè),你們后學者必須擔當起來。
劉震云先生是富有成就的當代作家,在今年的另一個北大畢業(yè)典禮上致辭時,他說:“我希望你們牢記:要做笨人。這個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最缺的是笨人。”
這讓人想起所謂的“精致利己主義者”。北大錢理群教授說過:我最憂慮的,是我們的大學正在培養(yǎng)一大批“精致利己主義者”。他們非常聰明,在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時做得非常嫻熟巧妙,但他們的成功不僅無利于社會,甚至損人利己。而劉震云先生所謂的“笨人”卻與此相反,通過扎扎實實的努力取得成功,自己的成功有利于他人,貢獻于社會。
祝倒霉失敗、對現(xiàn)狀并不樂觀和勸人做笨人,都不是通常的應景話,這種“翻轉”的祝詞,揭示的是人生的真相,傳遞的是責任與擔當,摒棄的是做“精致利己主義者”的誘惑。這樣的畢業(yè)致辭別具深意,會讓傾聽者牢記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