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珠
(河南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5)
《如果·愛》是陳可辛導演于2005年推出的一部歌舞愛情片,這是陳可辛的又一次自我突破。影片將音樂、歌舞很好地融入劇情發(fā)展之中,對于影片敘事的節(jié)奏絲毫沒有阻斷之感,這一點與西方經(jīng)典歌舞片有較為明顯的區(qū)別。同時,影片中的人物塑造可謂十分豐滿,細膩的情感在陳可辛的引導之下,通過影像傳達給了觀眾。文章從女性情感、男性情感、情感的呈現(xiàn)方式三方面,解讀《如果·愛》中的人物情感。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電影的重要部分。在各種類型片中,人物塑造都是重中之重。成功地塑造深入人心的形象,是導演功力的最佳證明。《如果·愛》中的女主人公,是來自于中國農(nóng)村的年輕女孩孫納。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女性,其情感也呈現(xiàn)出錯綜復雜的狀態(tài)。
首先,單純、善良是孫納原始的性格特征。孫納出身于貧困的小山村務(wù)農(nóng)之家,對于偏遠山村的農(nóng)民而言,能夠解決溫飽,是他們最簡單直接的愿望,貧瘠的土地孕育了勤勞樸實的一代代農(nóng)民。他們大都臉朝黃土背朝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樸生活,人與人之間保持著最淳樸的鄰里關(guān)系。而生長于這樣簡單環(huán)境中的孫納,也具備了基本的單純、善良品質(zhì)。這在影片中孫納初來北京時的生活狀態(tài)中就可以看出端倪。由于貧窮,她沒有錢吃飯,在面館偶遇吃面的林見東,趁他付錢時,吃光了他剩下的面,而且居然想都不想地快步跟上了他。這對于一個女孩來說,不可謂不單純,特別是面對的是在面館見了一面的陌生男人。隨著林見東來到他的住地后,洗完澡后,還沒等吃上林見東的泡面,就已經(jīng)在林見東的鄰鋪睡熟了。在陌生人的住處都能沉睡如此,可見孫納對林見東是很信任的,這種信任源于她單純、善良的天性。
其次,虛榮、現(xiàn)實是孫納最直觀的性格標簽。為了出人頭地,她可以不惜出賣自己。孫納所經(jīng)歷的過于貧窮的生活,造成了她對物質(zhì)條件的極端追求,可以說她是“窮怕了”。為了出人頭地,孫納來到北京闖生活。她喜歡唱歌,希望實現(xiàn)自己的明星夢。在大都市,生活環(huán)境與鄉(xiāng)下完全不同,這個環(huán)境里的生活經(jīng)歷促成了孫納虛偽、冷血的性格。開始的時候,她靠自己的努力在三里屯酒吧駐唱,苦苦堅持著。當在劇組認識了外國制片人后,她相信了制片人的花言巧語,卻被其狠狠地背叛了。這個背叛將孫納徹底推入了深淵,她無法面對從前的自己,也無法面對林見東。從此,孫納不再相信人,甚至不再在乎愛情、尊嚴,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和條件往上爬,相信只有成功才是自己所追求的唯一目標,其他的都是可以舍棄的,只有金錢和名譽是實在的。
最后,圓滑世故是孫納磨礪后形成的性格。從底層爾虞我詐的環(huán)境中走到今天的孫納,在摸爬滾打中也學會了為人處世。她在鏡頭前能夠面帶微笑,在記者的簇擁下從容不迫。作為一名演員,卻要因為導演聶文的不善交際而擔負起制片人的角色,與眾多投資人和老板往來應(yīng)酬。在拍片的間歇,聶文還時不時地交代她各種事宜,囑咐她協(xié)調(diào)、處理。諸如,聶文在拍攝中,考慮到片子的性質(zhì)偏于文藝類,害怕觀眾對它的關(guān)注度不夠,于是打算讓投資方加大廣告宣傳力度,但他卻叮囑孫納去和投資人商榷。孫納生氣地抱怨:“每次都要我去,你自己怎么不去?”而聶文臉上平靜得沒有任何表情,可見這不是孫納第一次處理這些事務(wù),也不是第一次這樣對聶文抱怨,以至于聶文都見怪不怪、波瀾不驚了。
《如果·愛》中對于男性人物的塑造,基本上屬于二維對立的結(jié)構(gòu)。作為情敵關(guān)系,林見東與聶文之間既有性格相近之處,同時也有各自不同的個性。
對于孫納的愛是二者的共性。林見東在落魄的時候與孫納相識相知。兩人處于相似的人生低谷,對未來都充滿了殷切的期望和美好的幻想。他們互相扶持,互相鼓勵,在懵懂的青澀年齡,愛情隨之而至。但經(jīng)濟條件匱乏下的愛情總是難以牢固地維系。當孫納發(fā)現(xiàn)了往上爬的機會后,毫不猶豫地拋棄了林見東。而當時的林見東無能為力,只能選擇被動接受。但他對于孫納的愛情,從心里卻從未真正放棄過。對于聶文來說,他在人生最孤獨的時候,遇到了需要借助知名導演往上爬的孫納。他們的愛情開始于彼此的需要。最開始他們只是相互利用,沒想到一起拍了一部又一部,可見,兩人之間如果沒有愛情的維系,不可能在一起合作那么多年,這絕不是一句“相互利用”能解釋的。由此看來,他們之間的愛情是日久生情式的,是在彼此打拼的過程中逐漸萌生并加固的。
對于愛情的處理方式,林見東與聶文又各有不同。對于林見東來說,他的愛情熾熱而真誠。一旦愛了,就會全身心付出,不計后果,不留后路,所以當他被孫納毫不留情地拋棄的時候,他難受、不甘,卻又因自己的一無所有而無能為力。當孫納絕情地離開時,他只能通過地下倉庫的窗子卑微地看著孫納離開的腳步,連大方地送行都不敢。甚至在孫納將地上的積雪踢向窗戶以阻隔他的視線時,他被嚇得下意識地向后躲避了一下后,卻仍舊回到窗前透過玻璃向外張望孫納離去的背影。可見他的愛是卑微且執(zhí)著的。然而,林見東對孫納除了愛情之外,還有被屢次傷害的不甘。
影片在情感的呈現(xiàn)方式上,也獨具特色。首先,作為一部歌舞片,情感的詮釋自然離不開歌舞。例如,孫納在被外國制片欺騙之后,她和林見東在一起了。但當她和林見東的副導演朋友吃飯時,敏感的孫納抓住了機會,她再次舍棄了幾乎就要與其結(jié)婚的林見東,轉(zhuǎn)投了副導演的懷抱。后來,在副導演的引薦下,她又結(jié)識了導演,為自己的演藝事業(yè)爭取到了機會。隨后,孫納輾轉(zhuǎn)周旋在各個知名導演之間,演藝事業(yè)自然蒸蒸日上。這段情感經(jīng)歷的最好詮釋,來自于影片的歌舞表達。
其次,陳可辛通過鏡頭語言,展現(xiàn)了片中角色的情感變化。在孫納離開后,10年間,林見東每晚都處于失眠狀態(tài),要靠安眠藥物的輔助才能勉強入睡。這10年中,他每年都會到這個地下室,對著錄音機訴說等待孫納回歸的心事,并不惜代價地保住了這個原本應(yīng)該被拆遷的舊房子。他的目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愛情,守住那微乎其微的希望。10年后,已然成為一流港星的林見東與孫納在片場相遇,合作出演同一部片子。在記者招待會上,他看著孫納,仍然不能自拔。這時,陳可辛采取了近景的面部特寫,特別是一束追光直接打在了眼部,五官的其他部位被做了暗光的處理,整個眼睛一下變得顯著不已。林見東眼光銳利、執(zhí)著,感覺簡直要迸發(fā)出火焰。通過這一鏡頭語言,林見東的情感被放大了。觀眾可以看到他眼中的熱望與執(zhí)著,并渴望了解其背后的情感故事,導演的意圖也通過這一鏡頭自然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