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昏(外一首)
沿著小路
穿過宅子南面的這片林子。
大約一小時左右
黃昏準(zhǔn)時降臨在冬日的紅門山下。
群鳥開始鳴叫,山嵐隱約。
我在林中小路停下來,我不知道自己
為什么突然停住了腳步。
似乎,內(nèi)心有一群鳥
要回應(yīng)枝頭的琴聲,卻又力不從心。
一定有什么奇跡
正在看不見的地方發(fā)生。
夕光從西邊斜射過來
薄薄的鋪在樹木的枝頭——
那里曾落盡一萬片葉子。
一日無事,秋天顯得空曠而寧靜。
再讀葉芝的《The Indian upon God》
仿佛聽一只年老的水鳥說起永生。
光線在屋子里一邊踱步,一邊作畫。
恍惚以為,我就是畫中的詩人
不停地寫下
畫中的美好之物。
嗯。其實,我并不奢望永生。
就像秋風(fēng)路過小院
就像玫瑰正在綻放。
就像一只喜鵲落在高高的水泥電桿上
它的叫聲與往日一模一樣。
已經(jīng)不惑,我卻依然不懂
百鳥一直在祝福誰。
孔子曾愀然曰:“請問何謂真?”
請讓我暫做漁父如何?
不羨漁,不臨淵
只把目光傾向一粒寒露
看它像一個問號——
陪葉芝繼續(xù)向前走不遠(yuǎn)
就可以看見落日了。
走下去,詩就是光的陋室
輕輕打開門,請
萬物來做客。
韓玉光,男,生于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