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貽林
毛澤東的飲食起居習慣
□ 陳貽林
毛澤東的飲食習慣頗有個性。他不止一次地對身邊的工作人員強調(diào):“我想吃什么,就是我身體里缺什么,吃下去就能吸收好,你們誰也不要限制我?!?/p>
毛澤東的飲食起居同正常人不一樣。他通常下午一兩點鐘起床,先喝一杯隔夜茶,再喝一碗用開水煮的麥片粥,算是“早餐”;晚上9點至12點,當千家萬戶紛紛就寢時,正是他吃“午飯”的時候;清晨6點前后,他又該用“晚飯”了。
毛澤東如此奇特的飲食起居,可把毛澤東的“管家”累慘了,吳連登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不說,每次毛澤東開飯時,他還得先吃上一口,嘗一下咸淡如何,安全與否。毛澤東工作時,他要隨時聽從召喚。毛澤東入睡后,他要騎著自行車去買菜。這還不算,江青和孩子們的事情,也不時地找找他這個“管家”……一天二十四小時幾乎連軸轉(zhuǎn)。
而毛澤東,因為他的大腦終日處于思考的高度緊張狀態(tài),每天要靠服安眠藥入睡。無論酷暑嚴冬,毛澤東睡覺總是蓋毛巾被(冬天蓋兩條),要開半扇窗戶。一旦睡不好覺或睡一會兒就醒,他首先就會問“開窗戶了沒有”;如果工作人員忘記開,他會不高興地說:“屋里氧氣不夠,把我憋醒了?!?/p>
毛澤東吃東西很隨意,沒有什么特殊要求。他喜歡吃糙米雜糧,尤其喜歡吃玉米、紅薯。他在最后的歲月特別喜歡小時候在韶山?jīng)_吃過的烤玉米、泥鰍鉆豆腐等家鄉(xiāng)的東西。他喜歡吃河溝里的小魚小蝦,江河湖海池塘里的魚,紅燒清蒸油煎干燒都成。大概是他老人家覺得這輩子欠小魚小蝦們的情太多的緣故,他這樣對工作人員說:“我死后,你們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里喂魚,回報它們。”
吳連登說:毛主席對家中來客有一個特定標準:來一位客人加一個菜,如來兩位就加兩個菜,來三位加三個菜。主席說,加三個菜就夠了。如果不夠,我再告訴你。我們要吃飽別浪費。主席還讓我們盛飯時不要盛多,說不夠再盛一次。
他每餐最多四菜一湯,葷素搭配量特小,從不浪費。有時候飯粒掉在桌上他都撿起來放到嘴里。吳連登就跟筆者談起一件親歷的事情:
有一次,我看到主席用手從飯桌上撿起飯粒,正要往嘴里送時,我連忙叫了聲“主席”,主席回過頭問,怎么了?你是不是看我在撿飯粒???我說:“是,主席,掉桌子上的飯粒不衛(wèi)生,不要了?!敝飨f:“這不是幾顆飯粒的問題,是對農(nóng)民的感情,農(nóng)民苦啊,農(nóng)民種糧食不容易啊,我們不能浪費,要提倡節(jié)約糧食,就是有了也不能浪費?!敝飨慕虒刮医K身受益。
每當工作人員勸毛澤東吃好一點,他總是說:“我吃這樣的飯就很好了。要是中國老百姓今天都能吃上這樣的飯,我就滿足了?!?/p>
(摘自《名人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