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厚甫
由美國人讀書想到的
◎梁厚甫
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去看一個中國畫家的畫展。這畫家是以畫人物畫知名的,其中有一幅畫,畫的是一個書生正在讀書,旁邊站著一個女人,替他加上爐香。不用問:畫題必然是“紅袖添香夜讀書”了。
這幅畫在我看來,沒有多大的了不起,但了不起的事情卻是這個美國朋友不斷地追問,這一幅畫的意境是什么。
要把畫的意境向朋友說明,那就是件大事了。
為什么是件大事呢?因為中國人與美國人對讀書的態(tài)度有所不同。
不能否認,中國人對讀書的觀念過于隆重;而美國人將讀書視為一件平常至極的事情,其平常有如搔頭和抓耳一般。
我曾見過一個美國青年人,倚在大球場的鐵絲網上,金雞獨立地僅是一腳到地,讀一本書,讀了上兩個鐘頭,沒有變換位置,直到他把手上的書讀完以后才走開。
中國人能這樣讀書的我似乎還未見過。中國有一點錢的人家,都有一間專為讀書而設的書房,較次的,也會在自己的臥室里設一張書桌。這一種豪華的設置,一般美國人是沒有的。美國人家中有書桌的,百中無一;美國人要讀書,都在吃飯的桌子上邊。美國人不見得家家都有飯廳,沒有飯廳的人,吃飯的桌子就在廚房內,因此,廚房就是美國人的書房。
書籍放在什么地方呢?書籍放在車房壁上的架子上邊。把新書買回來,就放到車房去。
美國人沒有書房,然而卻能隨時隨地讀書。美國人讀書不必找寧靜的環(huán)境。在鬧市中,經常有一塊小草地,草地上有一兩張椅子,上面坐著的就是讀書人。
在美國,隨時隨地都可看見人讀書。這不是說美國人勤學,而是中外的讀書態(tài)度有所不同。
歷史上,中國的讀書人是一種特殊的人物?!队讓W詩》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庇捎谧x書人是一種特殊的人物,因此,讀書也變成為一種神秘的事情。神秘之極,便變成為“紅袖添香夜讀書”了。平心論事,紅袖添香,未嘗不好;如果非要紅袖添香才能讀書,那就不免過于隆重其事了。
由于讀書要隆重其事,因而,便有人不肯讀書,并為自己不肯讀書來解脫。記得20多年前看到了一本好書,介紹朋友去看。朋友吝嗇不肯買書,我就把我的借給他,說好一個月以后看完歸還。一個月以后,朋友把書還給我,但說:“完全沒有看過?!蔽掖笠詾槠?。朋友皺眉道:“白天我要上班,晚上回到家中,太太每晚都設麻將局,叫我怎有機會看書?”
如果家里有人打麻將自己就不能看書,這樣的借口實在太牽強了。一個真正肯讀書的人,不要說旁邊有人打麻將可以看書,即使旁邊有人打架也照樣可以看書。毛病在于:中國人把讀書看得太隆重。其實,讀書之平凡有如搔癢,不見得有人在旁就不可以搔癢的。
先要把讀書看得平凡才可以讀書。如何使自己在心理上把讀書看得平凡,那就首先要忘記讀書人是一種特殊人物。其次,對讀書的結果不要期望過高。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騙人的。
正確的讀書態(tài)度是:有空便要讀書,不讀書,浪費光陰,未免可惜。至于讀書是否有收獲呢?仍應該相信古人的話:“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美國人的讀書態(tài)度之所以可取,就是因為美國人把讀書視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