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珊
連綿的秋日細雨讓位于北京順義郊區(qū)漢石橋濕地公園的空氣變得更加清新與香甜。尋著這里一條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在一片綠樹、綠草的映襯中,我們找到了藏匿于其中的老電話博物館,也找到了這家博物館的創(chuàng)始者、從事老電話收藏近30年的車志紅。
車志紅的藏品包括電話發(fā)明百年以來世界50多個國家、上百個品牌8000多款電話和珍貴圖文史料,因此,他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收藏世界電話的博物館,可謂是世界之最。
他說,機緣巧合之下,讓他與通訊收藏結緣;而老電話博物館,作為很好的文化平臺又讓他可以把世界通訊發(fā)展的點點滴滴展現給更多的人。能夠這樣把一件小事慢慢做大就是他更大的心愿。
電話滯銷引發(fā)收藏興趣
“我開始從事電話收藏,那完全是無意之舉?!避囍炯t笑著坦言,1989年,他從事國外電話品牌銷售工作。那時的中國還很封閉,很多世界知名的電話品牌比如愛立信都得不到老百姓的認可,所以經常會出現品牌電話銷售不好的情況。
“為了能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我們的電話品牌,能夠把電話銷售出去,我就開始去研究電話的歷史?!避囍炯t告訴《中國民商》記者,那時期,中國電話還不普及,但西方國家已經把電話作為工藝品,成為生活裝飾美化的一部分,火車電話、鋼琴電話、可樂電話、汽車電話,應有盡有。
電話積壓了下來,車志紅看到這些電話做工精細、外觀精美,放在倉庫中覺得可惜,就拿回家收藏,久而久之,家中收藏的電話越來越多,同時車志紅對電話的研究也越來越感興趣。
車志紅拿出了一臺他那時收藏的美國貓王電話。這部電話有50-60厘米,底座就是一部平常的電話,但上面卻是一個身穿布制衣褲的搖滾巨星貓王玩偶。“最主要的是,一有電話打入,這臺電話上的‘貓王就會手拿麥克激情地唱歌跳舞,這太有意思了!”這部當時進價還要500多元的電話,車志紅毫不猶豫地收藏了下來。他表示,他經歷了電話發(fā)展30年,到現在,能唱歌跳舞的電話也就是這一部。
就這樣,電話機及相關產品作為能表達、傳遞、寄托、懷念的載體,車志紅情不自禁地都留了下來,日積月累,一直走到今天。從當初由于工作原因,必須了解更多電話公司歷史、信譽、發(fā)展、技術更新等知識,車志紅也在不斷地學習研究中,成為了老電話收藏領域的專家。如今,他驕傲地對記者說:“現在給我一部電話機,通過觀看外觀和內部結構,基本上我就能判斷出是哪個時期哪個國家生產的,誤差超不過10年。”
系統(tǒng)收藏只因世界變化快
上世紀80年代初,車志紅大學通信專業(yè)畢業(yè),放棄了去機關、研究所的工作,毅然來到北京東單郵局,從一名普普通通的郵政投遞員干起?!澳莻€年代,一個大學本科生去當投遞員可能也就是我一個人了吧?!避囍炯t笑言,那時郵政系統(tǒng)面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自己投身進去就是因為專業(yè)對口,想要憑自己的力量大干一場。
不想一路從投遞員、投遞班長、東單郵局支局長,再到后來從事國際品牌電話銷售代理,車志紅對中國的通訊歷史有了系統(tǒng)地學習,也對中國郵政的各項業(yè)務熟知在胸,更有幸近距離鑒證了中國通訊發(fā)展的巨變?!白詮碾娫掃M入中國,短短的幾十年通訊的發(fā)展真是太快了?!避囍炯t告訴記者,上世紀80-90年代,人們的通訊還主要經過郵局。一到過年過節(jié),到郵局寄包裹和排隊打電話、發(fā)電報的人簡直是人山人海。
“當初,你要是從北京市內打電話到順義郊區(qū)就算是長途電話了。你要到市區(qū)的郵局先由工作人員把號碼撥到電報局,由電報局再把電話轉到順義郵局,再由順義郵局找到你要聯系的人所屬的大隊,大隊再派人去叫聯系人。聯系人到了大隊后再把電話一層層地反接回市區(qū)你在的郵局,最后郵局工作人員再通知你接電話?!避囍炯t表示,這樣一個長途電話的過程最少也需要一兩個小時,而且還不一定信號好,如果斷了,還要重新連接。至今提及當年郵局電話接線員繁忙的工作場景,他的眼前還會覺得歷歷在目。
但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隨著電話在百姓中的普及,中國通訊的發(fā)展就開始進入飛速發(fā)展。郵局里打電話、發(fā)電報的人群不見了;大量郵遞的紙制信件被電子郵件所取代;過去工作中必備的傳真機也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現在的多媒體通訊更是可以時時連接世界各地……
“由于我大學所學的專業(yè)和之后從事的郵政、電話銷售工作都與通訊有關,對通訊與電話我比一般人有更多的認識和情結。所以,面對通訊的巨大變化,我不再是對電話無意識的收藏,我要從中國最早的通訊驛站開始,對中國及世界的通訊發(fā)展進行系統(tǒng)的收藏,把這些具有歷史鑒證作用的東西都記錄下來?!避囍炯t如是說。
只有中國才能收集到世界各國電話
為了系統(tǒng)地收藏通訊電話收藏品,車志紅可謂是全國各地的跑,也去過世界許多國家。經過近6年的籌備,2006年,他的老電話博物館正式在北京成立。如今,車志紅的博物館已收藏的世界各地電話有8000-10000部,與電話相關的藏品更有50多個類別,將近10萬件。
電話的發(fā)明家是英國人亞歷山大·貝爾,電話進入中國也是一項舶來品,但車志紅卻說,他收藏的世界各國電話大都是在國內的各地舊貨市場和古玩市場中完成的。
“能在中國征集到世界各國的電話,這與近代中國歷史及早期通信的特點密切相關。電話最初是用到鐵路和軍事上,后擴展到商業(yè),然后才是民用?!避囍炯t解釋道,“我們的近代史發(fā)展中有過一段列強盤踞、瓜分利益的時期。中國大地上,在不同帝國主義國家占領和控制的地區(qū)能征集到不同國家的電話,比如東北能征集到俄國和日本電話,四川能征集到美國電話,上海租界區(qū)多,能征集到各國電話。通信的歷史跟軍事、商業(yè)緊密相關?!?/p>
車志紅告訴《中國民商》記者,帝國主義在進行掠奪時,都是把最好的通訊技術帶進來,這對戰(zhàn)爭、經濟掠奪的意義非常重要。比如德國占領青島,就做了三件事兒,膠濟鐵路、啤酒、還有電話公司。除此之外,很多華僑也把國外的電話帶回國。“所以這一特殊的歷史背景,就決定了只有在中國才能收集到世界各國的老電話,這是其他國家不具備的客觀條件,其他國家可能只是會有人出于個人愛好,帶少量他國電話使用或收藏?!?
求新求變的博物館盈利方式
博物館的盈利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資料顯示,由于博物館服務社會的公益性質,世界上80%的博物館都處于不盈利的狀態(tài),民辦博物館盈利的更是很少。然而,車志紅的老電話博物館作為一家地地道道的民營博物館卻是年年盈利。
許多民營博物館都是依靠企業(yè)作為靠山。老電話博物館也依托一家企業(yè),但不同于大多數民營博物館要靠企業(yè)輸血,老電話博物館則與企業(yè)互相支持、共同發(fā)展。“支持我們博物館的公司是做通訊的。一次,公司在為拿下法國阿爾卡特電話代理權的時候,接待了一個法國阿爾卡特電話到中國的考察團,公司就帶考察團來到我們博物館。我們當時專門做了一個法國電話的歷史展示,考察團的人都感到非常震驚,所以,很快就決定把阿爾卡特電話的中國代理權給了支持我們的公司。”車志紅表示,因為我們的博物館,公司拿到了生意,獲得了更多的盈利空間,他們也就會更加支持我們的發(fā)展。
當問及博物館資金來源渠道時,車志紅坦言,其實很靈活,也很多樣。除了老電話,館里還收藏了一批益智玩具及招貼畫,文創(chuàng)就把文化元素與實用品相結合或把文化的元素設計成藝術收藏品,高中低端都有。他認為,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品在實用性或者收藏價值上應該至少占其一,有館里的文化元素,價格還要親民。
“最重要的是,市場和消費者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把博物館文創(chuàng)融進公眾日常需求中?!避囍炯t以門票舉例,“收藏中專門有門票類別,全國收藏門票的群體約七八萬人,一年可以出1萬套各種題材的紀念門票,超出市場需求就不合適了。不僅門票的收藏價值可以考慮發(fā)揮,變?yōu)槲膭?chuàng),其他還有很多。文創(chuàng)產品除了在博物館中銷售,還有網店,也會隨著展覽走出去銷售?!?/p>
此外,車志紅的博物館還會接受企業(yè)投資做廣告,但方式也很巧妙。博物館的觀眾休息區(qū)有不少益智玩具,都是免費提供,紙上除了玩法說明,還有廣告?!澳壳拔覀兊膹V告都是外國的電話企業(yè)投資做的,與玩具一起出現,也是基于其品牌宣傳和用戶定位?!避囍炯t解釋說,“父母帶著孩子來漢石橋濕地公園玩,也會陪孩子到博物館中看看老電話,玩玩益智玩具,玩著玩著就記住了這些商務電話品牌,臨走時再買幾套玩具帶回家中,還會推薦給親戚朋友。廣告也就會得到更廣泛的傳播?!?/p>
博物館發(fā)展也要企業(yè)化
“現在國家倡導文創(chuàng),博物館就是很好的文化資源,完全應該有更好的盈利空間和路徑?!避囍炯t認為,現在的博物館已經和過去完全是出土文物的博物館,在概念上有了很大的不同,現在的博物館還應該是一個時代的參與和鑒證者,它要與當代時代發(fā)展相契機。
未來只要能鑒證中國發(fā)展變化的東西都可能變成博物館,比如奧運博物館、動車博物館。車志紅表示,今后博物館的發(fā)展不只是看你能藏什么,關鍵是看你能干什么。博物館作為一個資源平臺,你要有更為靈活的思維,善于在生活中去深度挖掘。
“博物館盈利不盈利,不完全取決于背后有企業(yè)的資金支持。比如一個公司如果賺錢,一定至少有一名懂經營的老板或搞營銷的副總。博物館也是一樣,現在許多博物館不賺錢,最大的問題就是博物館高層中缺少營銷人員?!避囍炯t認為,博物館要發(fā)展企業(yè)化就是關鍵,它要隨著時代腳步不斷地變化。
車志紅的老電話博物館就是這樣在變化中前行。他的展覽緊跟時代,差不多每3個月布展主題就會調整,保證博物館內容常新;他也加強與當地社區(qū)充分融合,與順義民政局及濕地公園等合作辦展,在關注各級政府需求、對接各項資源的同時,也服務了民眾。這不,11月20日左右,他又將在北京舉辦“科技改變生活”的大型展覽,展出從中國使用的第一代模擬手機到現在最先進的多媒體手機。
“展覽中,我們將為大家找到鐘表、音樂、照相等這些現在手機的基本功能最早的原貌,并帶領大家一起去開啟未來通訊的新篇章……”車志紅透露。
(責任編輯李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