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鼎兆
中年得子,是命運的眷顧。但是命運又開了個殘酷的玩笑,給了他們一個珍貴的生命,轉(zhuǎn)瞬卻又要將他帶走。
經(jīng)歷彷徨痛苦之后,人屆中年的夫婦帶著年幼的孩子,開始了與命運的抗爭。3年過去了,幼小的生命仍然頑強地活著,他每天面對著死亡的威脅,仍能發(fā)出讓疲憊的父母感到欣慰的愉快笑聲。
“我每天寫一篇寶貝抗癌日記,近3年寫了1009篇,88萬字,只要日記更新,就證明我兒子還活著,所以我要一直寫下去!”
快樂成長日記竟成寶貝抗癌日記
48歲的宋杰書,戴著眼鏡,斯斯文文,衣著整潔,小峰的病情現(xiàn)在已得到控制,宋杰書與妻子成素花帶著兒子小峰回到淮安市淮安區(qū)溫馨家園安置小區(qū)的家中進行保守治療。
記者7月22日早晨7時許到他家時,小峰還在空調(diào)房間里睡覺。宋杰書告訴記者,2013年5月19日出生的小峰與同齡孩子相比,瘦了點,體力也差,好在,21日醫(yī)院的最新檢查結(jié)果顯示,小峰現(xiàn)在的病情已完全得到控制。在宋杰書房間,記者看到,桌子上擺放著數(shù)本“寶貝抗癌日記”筆記本,旁邊筆記本電腦文檔字數(shù)統(tǒng)計顯示,他的“寶貝抗癌日記”已寫了883395字。
“寫日記,當初是用于記錄寶貝快樂成長,誰料,事與愿違?!彼谓軙嬖V記者,他是一名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以前一直在上海某企業(yè)上班,妻子獨自一人在淮安帶孩子。其實他為兒子寫的第一篇日記是在2014年10月14日,當天,妻子給他發(fā)了一張兒子背著小書包在客廳里玩耍的照片,一直喜歡文學(xué)的他就覺得應(yīng)該為兒子記錄下成長的點點滴滴,當時妻子說“兒子腿上有小紅點,走路經(jīng)常跌倒”,他也沒太放在心上,就讓妻子帶孩子到醫(yī)院看看。
記者看到,宋杰書的第一篇日記里,字里行間充盈著滿滿父愛。但是宋杰書怎么也沒有想到,妻子帶著小峰到醫(yī)院檢查后,年幼的小峰就開始走上漫長的抗癌之路,而他的寶貝抗癌日記也開始寫下去。
他時常寫著寫著眼淚就掉下來
2014年10月16日,小峰被確診為急性淋巴血細胞白血病?!皩氊悾@知這一切,遠在上海的爸爸心如刀絞,淚水再也止不住了。我遠在他鄉(xiāng),家中的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安慰!此時此刻,我的心中再也無法平靜了”,獲知兒子病情后,宋杰書在日記里寫下這段話。
何時服藥、何時打針、各個時段的體溫是多少,每天吃了什么,吃了多少……記者看到,宋杰書所寫的“寶貝抗癌日記”里,有的比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的記錄還詳細,里面既有小峰的治療經(jīng)歷,也有他與妻子的心路歷程,但很少看到他們悲觀的情緒以及內(nèi)心的痛苦宣泄。
宋杰書告訴記者,寫抗癌日記的初衷是希望兒子有一天能看到這些日記,知道他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坎坷以及愛心人士的幫助?,F(xiàn)在,更多的是情感寄托,因為他不知道兒子哪一天就突然離開他們,他現(xiàn)在能寫“寶貝抗癌日記”,就說明兒子還活著,還在他們身邊。
他說,寫了1009篇日記,最難的是兒子腿部感染階段:開刀做手術(shù),因為病情,不能打麻藥;術(shù)后換藥,兒子撕心裂肺的哭聲讓他們心如刀割;兒子做“腰穿”,整個身體弓起來,像只大蝦子一樣,他們的內(nèi)心除了難受,還是難受。
夜晚,待兒子熟睡之后,原本不會抽煙的他會跑到陽臺上,望著遠處發(fā)呆,然后抽根煙,平靜一下心情,把先前記在本子上的內(nèi)容整理到筆記本電腦里。為了不打擾其他病人休息,他特意買了個頭燈戴在頭上,筆記本電腦又買了個軟鍵盤,一字一字地敲。經(jīng)常,他寫著寫著,眼淚就止不住掉了下來。
只要兒子還活著就把日記寫下去
在日記里,記者注意到,每當有人捐款,宋杰書都會在當天日記里記錄,而且還告訴兒子,有這么多好心人幫忙、支持,一定會戰(zhàn)勝病魔。在所有日記當中,除了開始幾篇外,其余的每篇日記末尾,他都要寫上“寶貝,加油!”,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爸爸:宋杰書。他告訴記者,他是在為兒子加油,同時也在為自己和妻子加油,永不放棄跟命運的抗爭。
從小峰確診白血病到現(xiàn)在,宋杰書告訴記者,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己為小峰捐款17萬多元。自從兒子確診后,他便辭去上海的工作,妻子本身也無工作,再加上還有一個當時正讀高中的大兒子,家中又無老人,精神上、物質(zhì)上的壓力幾乎把他們夫婦壓垮。令人欣慰的是,大兒子比較聽話,去年考上了重慶大學(xué)。他說最難忘的是有一年春節(jié),他與妻子商量,為了不打擾親友過年,他們那個春節(jié)把手機都關(guān)了。
宋杰書告訴記者,小峰最好的治療辦法就是骨髓移植,家里直系親人都做過配型,但效果不是太好。他說,他們也知道有一天兒子終會離開,但是只要兒子活著在他們身邊一天,他就要寫一天。萬一真到了那一天,他會把這些日記送給其他患者家人,希望能給他們一些精神上的鼓勵。他說有一次碰到一個新患者家屬,在陽臺上一動不動,面對親人送的水、食品也是無動于衷,他就上前勸導(dǎo):“要找個事情做,事情己發(fā)生,沒有個寄托,人會被逼瘋的”,后來這個患者家屬經(jīng)常與他探討一些病情,每天關(guān)注他的寶貝抗癌日記。
高齡產(chǎn)子的媽媽:喜歡看兒子做事的樣子
就在記者結(jié)束采訪時,在房間睡覺的小峰醒了,解手,洗臉,喝水……當母親問是否要幫忙時,剛滿4周歲的小峰都堅持自己做??粗暧椎膬鹤?,一直少言寡語的母親成素花眼圈紅紅地,她告訴記者,此生最對不起小峰的就是強制給他斷奶。
46歲的成素花告訴記者,由于她高齡產(chǎn)子,所以對小峰比較疼愛,當小峰被確診為白血病時,還沒有斷奶。但是在治療過程中,因為服用的藥物不能接觸奶制品,所以,在其乳房上涂抹牙膏,給兒子強制斷奶。既然如此疼愛,那為何又讓小峰自己洗臉,喝水?
面對記者的疑惑,成素花說,就是想看兒子自己做事的樣子,這幕幕場景會一輩子刻在她的腦海里,永遠不會忘記!(資料來源:《揚子晚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