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飛
清官難斷家務事,若真要斷起來,就得請你先“挨板子”,你愿意嗎……
只給一壺酒
清朝的時候,鄒平縣有一個叫牛江的書生,因為兄弟分家不公,到處打官司。他把哥哥告到縣里,結果被知縣訓斥了一番,一頓板子打出來。他又到濟南府去告狀,結果知府還是判他敗訴,又賞了他二十板子。
牛江一瘸一拐地往家走,經(jīng)過章丘縣時,他肚子餓了,看到一家飯鋪,就想先吃點飯再趕路。
牛江要了一碗面,等面的時候,他聽到有人喊了一聲:“伙計,再來一壺酒。”伙計對那人說:“客官,你不能再喝了,不如來碗面吧?!?/p>
那客人卻非要酒不可,拍著桌子大喊:“你們這是什么店?我花錢買酒,難道不行?”
伙計為難地解釋:“客官,不是我們不給酒,是知縣大人規(guī)定,一人只能給一壺酒?!?/p>
牛江在一旁聽了,暗暗奇怪:這里的知縣怎么管得這么寬,連人家喝多少酒都管?就聽伙計繼續(xù)對那人說:“客官,你是外地來的不知道,這個規(guī)矩在我們這里實行快一年了?!?/p>
伙計解釋說,以前章丘縣的人都好喝酒,酒后打架斗毆的事屢見不鮮。新縣令楊學淵到任后,決定整頓民風,就出了告示:只要是有醉酒的,拖到縣衙重打二十大板;有斗毆罵街的,重打四十大板;還規(guī)定店家只能賣給客人一壺酒,不然客人喝醉了鬧出事來,店家也得負連帶責任。
牛江一聽說楊學淵的名字,眼前一亮。他早就聽說楊學淵是個好官,不但清如水明如鏡,而且斷案機智。他不由想到,自己的案子叫楊學淵來審多好。這么想著,他突然就拿定了主意:豁出去試試了!
裝醉賴官司
這時,伙計好容易把那個客人勸住,牛江就說:“伙計,給我來壺酒!”
酒來了,牛江沒喝,卻把酒往頭上、衣服上灑去,灑完后他結了賬,專挑通往縣衙的大路走。他走路一拐一拐的,再加上滿身酒氣,路過的差役看見,果然把他當作醉漢拿下了。
來到縣衙,知縣楊學淵一聞牛江身上的酒氣,不由得怒道:“好你個刁民,年紀輕輕的不務正業(yè),來人,重打二十大板!”
牛江忙喊:“大人啊,冤枉呀,我沒喝酒呀!”
楊學淵把眼一瞪,說:“都喝成這樣了,還想狡辯,給我狠狠地打!”
牛江被幾個差役按倒在地,結結實實地挨了二十板子。牛江趴在地上喊:“大人,我無緣無故挨了二十板子,總得給個說法吧!”
楊學淵說:“你無視本官法令,難道不該打嗎?”
牛江腦子很清醒,沒有帶一點醉意,問什么他都能對答如流。楊學淵問他為什么滿身酒氣,他說吃飯時,伙計不小心把一壇子酒灑在他身上了;楊學淵又問他為什么走路搖搖晃晃,他說自己剛在濟南府挨了二十板子,不搖搖晃晃才怪呢。
楊學淵為官多年,這還是平生第一次誤斷,就有些坐不住了,說:“是本官誤判了,給你二十兩銀子回家養(yǎng)傷,怎么樣?”
牛江脖子一梗,說:“我不要銀子,但您也不能白打了我!”
楊學淵問:“你想要本官怎么樣?”
牛江就等這句話了,立刻高喊一聲:“小民冤枉,請大人為小民做主!”
楊學淵不知牛江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讓他從實說來,牛江便訴說起來。
原來,牛江鐵了心要告他哥哥牛海。他比哥哥牛海小十多歲,哥哥早早地掌了家,等父親一死,便提出分家。兄弟倆分得田畝和房子的數(shù)目都是一樣的,每人分到二十畝地,牛江還比他哥哥多出二分地,房子則是每人各十間。牛江覺得很公平,就簽字畫押同意了。
可是等分完家后,牛江才覺出不對勁來,分給他的是塊鹽堿地,要比別的地少收四五成,而哥哥分到的都是肥沃的上等地。兩人分得的房子也不同,他分得的那十間房子是土坯老房,早就不成樣子了。牛江這才知道哥哥騙了自己,再去找哥哥,哥哥卻罵他不知好歹。他又找族里的老人說理,哪知那些人都替哥哥說話。沒法子,牛江就開始打官司,可打了幾次都是敗訴,到現(xiàn)在他真是走投無路了。
楊學淵聽罷,接過狀紙一看,上面寫得很明白,告狀人牛江是鄒平縣人,就說:“牛江,你的事不在我管轄范圍內,我就是想管也管不了呀!”
牛江說:“大人,我實在是有冤沒處訴,求大人想個辦法。天下官管天下事,您是父母官,怎能眼看著有冤情卻袖手旁觀呢?”
楊學淵這才知道自己是鉆進人家套里了。他在大堂上踱了兩步,說:“這件事,要我?guī)兔σ残校愕贸渣c苦頭?!?/p>
刁民告知縣
牛江一聽這話,知道楊學淵已接了案子,就說:“只要能還我公道,吃多少苦也不怕?!?/p>
楊學淵說:“那你就告我吧!把我打了你的事寫成狀子,到濟南府告我?!迸=幻靼?,楊學淵說:“這官司你要叫我管,就必須得告我?!迸=缓糜仓^皮答應了。
牛江一瘸一拐地到了濟南府,知府見來的是前幾天被自己打了二十板子的人,就問:“大膽刁民,案子已經(jīng)結了,你為什么還來?”
牛江說:“回稟大人,我上次告哥哥,這次告的卻是章丘知縣楊學淵?!?/p>
知府糊涂了,牛江是鄒平縣人,怎么告起章丘知縣來了?等看完狀紙,他一拍驚堂木,說:“牛江,你是民,他是官,民告官,你可知道其中的利害?”
這其中的利害,楊學淵早已告訴牛江了,民告官,不管誰對誰錯,都要先把上告的百姓打二十大板。知府又問牛江告還是不告,牛江咬著牙說:“告!”
牛江當真被拖下去打了二十大板。知府見牛江這么硬,只好私下傳見章丘知縣楊學淵。楊學淵來后,知府問他,有沒有誤打了鄰縣百姓。楊學淵供認不諱,然后悄悄對知府說:“這個刁民,他想讓我接他的案子,我不接,他就抓住這事不放,實在可惡。他三番五次上告,看來一定有冤情,如果讓他告到京城,那咱們都吃不了兜著走了?!?
知府就問:“楊知縣,你說這個案子該怎么處理?”
楊學淵說:“只要您下兩道令,先把牛江的案子發(fā)回本縣重審,隨后把我調到鄒平縣任縣令,我便能辦好此事,還不推翻您的原判?!?/p>
知府說:“把案子發(fā)回重審,倒也簡單,可把你調到別的縣,這需要朝廷任命,我這個知府也做不了主?!?/p>
楊學淵又說:“您只把各縣的知縣暫時調動三天,讓他們體驗別縣的風土人情,這就不需要朝廷的任命了。只要三天,我就能把事辦好?!?/p>
兩個人經(jīng)過這么一番商量,知府又升堂了:牛江告楊學淵的案子暫不審理,把他以前的案子發(fā)回重審,讓他回去等候結果。
牛江一聽,也顧不上身上的疼了,就往家趕。
兄弟換家產(chǎn)
楊學淵被調到了鄒平縣,他坐堂后接的第一個案子就是牛江的。等相關人等到齊后,楊學淵斷喝一聲:“來人,將原告牛江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牛江如冷水澆頭,怎么又要打板子?楊學淵說:“弟告兄,大逆不道,難道不該打嗎?”
牛江被按在地上,可等板子一打到屁股上,只聽到“啪啪”響,卻沒怎么感覺疼,牛江暗自高興。等把牛江架回來,楊學淵這才開審。牛江把哥哥分家不公的事說了一遍,牛海聽了直喊冤,族人也都站在哥哥一邊,說哥哥不會欺負弟弟的。
楊學淵聽罷,就和顏悅色地對牛海說:“你這個弟弟不懂事,可你畢竟是當哥哥的,他板子也挨了,有些事你應該讓著弟弟是不?”
牛海馬上說:“只要他能好,我恨不得把心扒給他呀!”
楊學淵說:“既然你弟弟看著你的那份家產(chǎn)好,我就把你的那份判給他,讓你們兄弟倆換一下,省得他成天哼哼唧唧,你說行不?”
牛海這才醒過味來,慌忙說:“大人,這使不得呀!”
楊學淵卻說:“怎么使不得?既然當哥哥的分家公平,那么換一下又有何妨?”
楊學淵拿過筆來,在判決書上寫道:“牛氏兄弟分家,公平無私,牛江不知好歹,本縣判其敗訴,但念其年幼無知,讓其兄牛海與他交換家產(chǎn)。如牛江再無理告狀,定重打不饒……”
案子就這么了結了。幾天后,牛江拿著判決書去找哥哥牛海,原來在判決書的后面還寫了:“這次兄弟交換家產(chǎn)的時限只是三年,三年后兄弟再重新分家?!毙值軅z看后,好像都明白了楊知縣的意思。
三年里,兄弟倆把那處破房子重新翻蓋起來,又整了那塊鹽堿地。三年后,他們找來族里的老人,重新分家。這回分得很公正,兄弟倆誰也沒有怨言。
(發(fā)稿編輯:呂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