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 要:作文批語,不僅是對學生作文成績的總結,也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紐帶和中介。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堅持“為學生鼓掌,因為他們的成長,牽著他們的手,因為他們在走”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欣賞鼓勵;用“愛”做漿;平等談心;從“心”做起,開拓求真,為學生點亮盞盞明燈。
關鍵詞:欣賞;談心;求真
初中生正值人生的青春期,他們的心理有“封閉性”的特點,有一片不允許闖入的“心靈禁地”,如果感到有能理解、信任他們的人,才會敞開心扉。能否走進學生心田,是教育教學成功的關鍵。作為新教學班的語文老師,我認為應該從寫好作文批語開始與學生進行真誠的交流。作文批語是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勞動從形式到內容上的一個總結性評價,是師生雙向交流的平臺。作文批語作為作文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作為語文指導的一個步驟,無論是居于寥寥數(shù)語的眉批,還是居于三言兩語的總批,對語文老師和學生都有不可輕視的意義。它不僅是學生作文成績的總結,也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紐帶和中介。好的批語,不僅是寫作知識和技巧的指導,更重要的是指引學生如何做人。充滿人情味的批語,可以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激發(fā)學生的習作動力,點燃他們的思維火花,成為師生友誼的結晶。兩個多月以來,我在這所新的學校,與我新一屆學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愛我、懂我,愿意對我說真心話,我認為這一切開始于作文批語。下面,就如何寫作文批語談幾點膚淺認識。
一、以“人”為本,欣賞鼓勵
美國教育家門肯說過:“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長大了成為普通人的居多,因此,老師不必刻意追求學生‘怎么怎么發(fā)展,而必須遵循人才成長規(guī)律,是小草就讓它裝飾大地,是參天大樹就讓它成為棟梁之材”。所以,以人為本,才是教學的立足點,一篇習作的長短處在作文要素的各個方面表現(xiàn)是不均衡的,有的遣詞造句精當貼切;有的結構安排渾然一體;有的開頭懸念陡生,扣人心弦;有的結尾妙趣橫生,余味無窮……這類作文都有所長,作為老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習作的突出之處,點擊其中的亮點。如:“你的開頭精彩極了,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祝賀你?!薄扒擅畹倪^渡,不僅架起了習作通向成功的橋梁,也增加了文章的色彩,不錯!” “喜歡讀書,會使你文采飛揚;敢于冒險,會使你得到歷練,希望不斷進步”等等,這樣的批語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熱情,使優(yōu)點得以發(fā)揚滋長。但“十個手指,皆有長短”,也有個別后進生的習作,語句極為不通順,表述含糊不清,更談不上有什么寫作技巧。作為老師,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除了精評細批之外,寫批語時要蹲下身來,降低要求,從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習慣上欣賞鼓勵。如:“能拿起筆寫心里的話,我認為你很勇敢,我最愛你,我相信你會更棒!”當學生從老師的批語里品嘗到從未有過的愛時,寫作文就會變成一種希望。不怕了,離寫好作文還會遠嗎?
二、用“愛”作槳,平等談心
強烈的情感需要是當代學生的突出特點,他們不愿意讓板著臉的說教者為他們指手畫腳,俗話說得好“愛屋及烏”。教師要善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信任、尊重和理解學生,盡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自由的環(huán)境,讓他們鐘情于所授學科。對于作文批語,學生能否樂于接受并能得到啟示,是檢驗教師批語寫得是否合格的尺度,由于學生的年齡、性格、心理、經(jīng)歷不同,他們對繽紛多彩的世界的認識也是個性化的,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想象,寫出的文章自然迥異。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實際,變化各種語氣,寫出適合學生性格的批語,讓學生心悅誠服,受益匪淺,當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時,他們希望得到心靈上的呼應,教師寫批語,必須用上真情,注意語言的感情色彩,使學生深受感染,使批語成為連接感情的紐帶和橋梁,建立一種超越師生關系的友情,這種友情在學生中互相傳閱時,又將感染其他學生。于是,教師付出的同時也在收獲,在習作批改中與學生共享教與學的樂趣。學生在學習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師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并能得到欣賞鼓勵,教師要用一種充滿贊賞的眼光閱讀每一篇習作,用極富鼓勵性的語言喚起學生心靈的共鳴,由衷地為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喝彩,哪怕一個句子用得形象,一個詞語用得生動,都要為其叫好,讓他們不再感到手中筆的沉重,讓他們時時有獲得成功的喜悅,感覺始終有人在關注自己。如,在寫《這就是我》這篇作文時,有位學生說自己臉上有胎記,很丑,但還是希望在新學校里能有新朋友,我批:“在老師心里,你是最美的,因為你最真誠,最有夢想,我渴望成為你的朋友,你可愿意?”另有一位后進的學生則用非常低調的口吻訴說了自己的苦惱,他認為父母和老師都對他很失望,他的存在簡直就是一種多余,我批:“你是我們甜蜜的負擔,你的鋼筆字就是我欣賞不夠的藝術品,請你留心觀察那更多的笑容。”這樣的批語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內心需求,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情感得到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也幫助學生樹立了自信,能戰(zhàn)勝自己的人,還會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嗎?
三、從“心”做起,開拓求真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師生之間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將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和諧產(chǎn)生美,和諧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作為一個教育者,要摒棄師道尊嚴,放下權威的架子,營造和諧的氛圍,“把學生當作天使,教師便生活在天堂;把學生當作魔鬼,教師便生活在地獄”,不要吝嗇自己的情感,如同春不吝嗇她的雨,不吝嗇她的風一樣,揮灑我們的真情,從而滋潤學生的心田,揚起學生理想的風帆。比如,在寫半命題作文《把 留在心里》時,有位學生回憶了美好的過去,訴說了長大的煩惱和苦悶的心情,我批:“你不想長大,我也不想變老,可時間是不會停下匆匆的腳步的,讓我們一起和時間賽跑,讓今天又成為明天的好?!倍硪晃粚W生則字跡潦草,我批:“一頁字就如一張臉,不漂亮也得五官端正,你說是嗎?”學生的情感觸動了我的心,我真誠的批語,也讓他們心花怒放,感受到香的粉,甜的蜜,不斷激起他們的趣,挑起他們的真。
陶行知老先生說:“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弊屛覀冇脨圩鳂?,以心換心,了解學生的今天,關注學生的成長,我們的信口一言,對學生可能就是字字重千斤,請努力寫好每一次批語,猶如為學生點亮一盞明燈。
參考文獻:
[1]李一敏.用愛構建希望,用心點燃未來[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7):210.
[2]郝會來.用心傳遞關愛 用愛點燃希望[N].天津政法報,2010-08-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