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
1995年9月,我以執(zhí)行主編的身份,接手《三聯生活周刊》。在接手了《三聯生活周刊》后,我就很少再關注文學了。而蘇童則一直徜徉在文學的海洋里。
1997年,他發(fā)表了他第五個長篇《菩薩蠻》;2002年,又發(fā)表了他第六個長篇《蛇為什么會飛》,都發(fā)在《收獲》上。“菩薩蠻”是一個詞牌,李白的“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韋莊的“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都是“菩薩蠻”。小說中的“我”是一個騎著“天驢”飛行在香椿樹街上空的冤魂?!拔摇痹诳罩锌粗约旱拿妹脦е膸讉€孩子艱辛的生活。但遺憾的,蘇童忽略了一點,“我”在天上應該是看不到凡間事無巨細的瑣碎的,而小說中的“我”卻恰恰被封鎖在了這些卑微、悲慘的瑣碎當中。卑微、悲慘的源頭是他的兒子“獨虎”是個私生子,“我”的妻子也正是因為生了這個私生子,無法面對才自殺的。這大約是我讀到的蘇童寫得最笨的小說。
《蛇為什么會飛》則又回到了饒有趣味的敘述。小說寫了一個自稱是“北京人”的瓦房店人,原來長得“有點像張曼玉”,整容后卻面目全非了。她在洗澡時遇到了蛇,裸著跑出來,成為被觀看對象。蛇來自一個貨運集裝箱,這是小說里的一個環(huán)境。小說提供的空間其實非常有限:女孩住的車站旅社,有兩個女服務員,一個后來跳槽到蛇餐廳成了蝮蛇小姐。另一個在拉開窗簾洗澡時,恰好被她崇拜的主持午夜情感廣播節(jié)目的主持人看到……小說中的主人公,其實是混黑道的克淵,他接手的第一個業(yè)務,是收車站旅社一個服務員前夫3萬元的債。這位美男總計欠了37萬元的債,被債主逼債,只求速死。但事情卻反了過來,克淵為了追債,低聲下氣、陪吃陪喝。欠債的人自殺了,他叉要幫忙給辦喪葬……女孩本是良家婦女,被騙來這里找不到工作,只能去洗頭房??藴Y對她動了惻隱之心,而她卻決心要給克淵“做一次雞”。結果克淵卻“什么也做不了”。這小說很好讀,但似乎缺少了點耐人尋味的東西。
2012年,我到南京,邀請一幫老朋友在一起吃了頓飯。再見到蘇童,還是幾年前的樣子,歲月幾乎沒在他的臉上留下什么痕跡。不久,我便讀到了蘇童叉一個長篇《黃雀記》,這應該是他寫的第十個長篇了吧。我以為,這是他寫得最好的一部長篇。小說分上中下三部:《保潤的春天》、《柳生的秋天》和《白小姐的夏天》。白小姐就是《保潤的春天》里的小仙女。蘇童筆下的人物,都沒有冷酷的惡。按照保潤的線索敘述邏輯,《柳生的秋天》和《白小姐的夏天》,都應該是保潤的報復,直接影響了柳生和白小姐的命運。保潤借柳生的手,逼迫自小姐重新回到當年的水塔頂上,并捆綁了她。目的無非是想和白小姐再跳一次“小拉”?!靶±笔悄暇┰浟餍羞^的一種男女合跳的舞蹈。當保潤強迫白小姐跳完“小拉”,叉接著跳了“貼面”。然后,他說:“從今天開始,我們的賬清了。”這完全出乎自小姐,也包括讀者的意料。保潤在十年后,因為要找回他的自尊而綁架了小仙女,并為此付出了十年鐵窗的代價,所以現在他要得到補償。
從小仙女到白小姐,其實是另一種“黃雀在后”——小仙女沿著她的道路,變成了奢華的、氣度不凡的白小姐。在《柳生的秋天》里,她以公關小姐的身份回到了精神病院,與承擔著負罪感、幫保潤照料了祖父的柳生相遇。白小姐要柳生還債的方式,是讓他去馬戲團向馴馬師瞿鷹索債。這段看起來十分悲壯的逼死了瞿鷹的插曲,其實是為《白小姐的夏天》做的鋪墊。瞿鷹在讓柳生牽走白馬前,說:“我為她妻離子散,我為她無家可歸,我們之間誰欠誰的還說不清楚?!边@個美男子顯然只是白小姐原始積累中的一分子,但欠債總是要還的。怎么還?在《白小姐的夏天》里,白小姐穿梭在男人的世界里,游刃有余,閱人無數,竟突然在一位平庸的港商龐先生身上失了足,還懷了孕,蘇童的描寫是“一條魚游來游去,最終逃不脫一張撒開的網”。而這一失足,就導致了她游刃有余的富貴日子一下子終結了,原來她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細細的游絲上的,一碰就都斷了。沒有了富貴的外衣,她就變成了脫毛的雞,必須面對屈辱與傷害。走投無路中,她在柳生的安排下,住到了保潤的閣樓上,變成保潤的房客……
這個長篇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語言相較蘇童以往的作品更加幽默簡樸,引人入勝。所以,在我看來,這個長篇應該他長篇創(chuàng)作的巔峰了。
蘇童是在長、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上都很有建樹的一位作家,而他本人卻好像更看重于他的短篇。其實,蘇童1989年給我寫《儀式的完成》時,就已經在追求一種類似于福克納的《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那樣的調子了。2001年他寫了《傘》,開頭便是“一把花雨傘害了錦紅”。這個短篇寫了四個人物,兩實兩虛;小女孩錦紅炫耀她有一把美麗的花雨傘,傘被風吹到了青春期的春耕手里,口角、爭奪,竟導致了強奸。未成年的春耕于是被送進了少教所,錦紅的雨傘則被母親踩斷了。20年后,母親將錦紅嫁給了一個建筑工人,錦紅因拒絕房事,成為家庭暴力的對象。離婚后,錦紅走進了修自行車的春耕的車棚,她說:“我們的事,得有個結果?!贝焊娝哌M車棚,有點害怕,有點茫然,有點驚喜,同時也有點悲傷。短篇小說最講究這種細微處的把握。蘇童寫錦紅積累的傷心、痛苦、無助、失望,層次很多。這小說的毛病是順勢敘述,沒有回流,錦紅后來嫁給了一個快50歲,還有病的男人。
蘇童同樣是寫被美改變命運的是《橋上的瘋媽媽》,瘋媽媽站在橋頭,炫耀她的旗袍與被旗袍裹著的身材,人物是兩實三虛。兩實是曾經的美人瘋媽媽和現在的美人崔醫(yī)生,旗袍是美與辛酸的載體。三虛:一個是紹興奶奶,是為交代瘋媽媽的瘋病而設的,她說:“你就是思想壞了才倒霉的,思想一壞,生活作風也壞了?!币粋€是裁縫店的裁縫,崔醫(yī)生被瘋媽媽的旗袍吸引,買了紅絲絨也要做一件,做旗袍就要找裁縫。裁縫要量身材,崔醫(yī)生與瘋媽媽要在燈光可映出的布簾后換衣服,李裁縫就“吃豆腐”、占便宜,終于導致了瘋媽媽的精神病發(fā)作,這就是這篇小說中的回流;一個是崔醫(yī)生的丈夫,他是衛(wèi)生局的千部,是他叫來了救護車,將“蜷縮成一團,整個身體都劇烈顫抖著”的瘋媽媽送進了精神病院……
這一年,蘇童還寫的另一個短篇《私宴》,寫的是一位在北京已經風光了的博士包青回鄉(xiāng)過年,被脅迫參加了一個老同學的私宴,結果重新喪失了尊嚴的故事,也很不錯。
我其實更喜歡蘇童后來寫的《拾嬰記》和《香草營》?!妒皨胗洝穼懥艘粋€裹著金葵花棉襖的熟睡棄嬰,被放在了羅禮文家的羊圈里,招來了楓楊樹鄉(xiāng)婦女們的圍觀,大家都勸羅禮文的老婆盧杏仙留下這孩子。盧杏仙則說:“她要是頭羊,我就留下她了,因為羊吃草,不花錢,不占口糧?!比缓螅畫氩娌粩嗟乇贿z棄:盧杏仙本來是讓小兒子慶來把她送到政府去,結果慶來把她丟在了幼兒園的窗下;幼兒園不收,李六奶奶只能讓外甥再把她送到政府去,政府午間休息,外甥只能把她放在花壇邊,人們認為這是概楊樹人的棄嬰。最后,女嬰叉回到羅禮文家的羊圈里。等盧杏仙早晨起來,重新見到籮筐,籮筐里葵花棉襖還在,羊圈里叉多了一頭小羊,羊在流淚。這是一個以詩意將冷暖糾結在一起的極優(yōu)秀構思,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蘇童這些短篇的語言已經好到了經常令人擊節(jié)的程度,構思中的柳暗花明,也常令人會心而嘆——他寫了30年,居然還在青春期。只要還年輕,就仍然有無限的可能性。(完)
據《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