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宇
我走在街上,行人和車輛來去匆匆。晚霞在哪兒呢?天上有寶石般透亮的藍(lán)。前面一定還有什么,使勁遮住了橘紅色的晚霞!我只看到兩旁邊有很多路燈,也發(fā)出類似霞光的顏色。
燈與晚霞或許是天賜的一對情人。霞源于天際,轉(zhuǎn)瞬即現(xiàn),又轉(zhuǎn)瞬即逝。她很年輕,也很壯麗。她每天出現(xiàn),只要沒有太多的云。但她也是可憐的。她高掛在天涯邊,誰會一直欣賞她,與她做伴呢?人們大多忙忙碌碌,即便有人欣賞她美麗的容顏,也就那么一小會兒。
沒人珍惜她,她也就嘆息著,落寞了。
她不能回到云里去了,因為有樓房擋在那里。
有詩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還有“直插云霄”等成語形容高樓或其他建筑。小時候的我也這樣,站在陽臺上幾乎能看到隱隱的地平線。在晚霞來之前就能看到樓房里零星的燈光,真的很像晚霞里的黃色。
我經(jīng)常站在那里,從天色漸暗到夜幕降臨,看燈光與晚霞如此和諧、親密地發(fā)著屬于各自的光,直到霞光黯淡,地平線上只剩下孤單的燈光。我很喜歡他們,卻在想:當(dāng)永恒面對短暫,會是怎樣的?
于是我在這詩情畫意里長大。
可誰能料想呢?我忘了樓!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高樓聳立。沒有矮墩墩的,也沒有瘦高個兒的,往往粗壯得如擎天柱一般!也不知有多長時間了,反正就是從那時開始,我就看到大樓從那邊的地平線上涌、涌、涌,就像一層層短短的灰色波濤疊加起來,使我看不到最西邊的燈光了,晚霞也落得更早了。很快,灰色的樓房就涌到我家前面了。
那時我上學(xué)了,沒有很多時間看他們。我只能在陽臺上站一小會兒,不然老媽會喊:“快下來!別磨洋工!”
大人的本性也許真是無聊的。他們不看燈光和晚霞嗎?真有趣。
還好,我家前面有一排很高的水杉,我可以看見燈光在樹下閃爍,晚霞落在樹頂上,還有兩三只歸巢的黑色的鳥兒。
可就算這樣的景致,也只維持了一個夏天。水杉被鋸掉了!然后那邊又蓋起了小樓。
鄰居說,那里的人說水杉葉子落在窗臺上,腐爛了,很臟,就把樹鋸掉了!我當(dāng)然覺得很可笑:嫌臟,清理了不就好了?為什么要殃及池魚!
晚霞沒有往年那么紅了,燈光也好像沒了精神。真的,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快忘了他們了!這才是我擔(dān)心的,也是我非常郁悶的,我才不要成為那樣冷血的大人!
佳作點評
文章從絢爛的晚霞入手,使用多種修辭方法,將晚霞的柔美、多變與轉(zhuǎn)瞬即逝的形態(tài)描寫得惟妙惟肖。自然的壯美和人類的平凡形成了鮮明對比。文中,小作者思緒飛揚,開始思考更深層次的哲學(xué)問題。詩情畫意之后,筆鋒一轉(zhuǎn),開始討論城市快速發(fā)展給環(huán)境帶來的負(fù)面影響。其實,大人的本性也許并不是無聊,當(dāng)然也不會冷血。在現(xiàn)實中,是否砍掉一棵樹并非那么簡單,這背后也許有復(fù)雜的考量和利益訴求,須多方了解,再做定論。
閱讀這篇文章,使我想到周杰倫的歌曲《梯田》。如何真正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值得人類關(guān)注并不斷努力,也希望小作者永遠(yuǎn)保持這份對自然的熱愛和純真。
(志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