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孫光聞
魚腥草栽培技術(shù)
廣東/孫光聞
又名蕺菜、狗貼耳、側(cè)耳根,為三白草科蕺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產(chǎn)中國,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廣布。根狀莖匍匐細長,白色,節(jié)上除輪生不定根外還著生芽,芽萌發(fā)出土后形成地上莖、葉。單葉互生,葉片肥厚,心形或?qū)捖研危榷藵u尖,基部心形,全緣,葉面平展,綠色,葉背常呈紫紅色。莖端著生圓柱形的穗狀花序,與葉對生,基部有4片白色花瓣狀苞片。
①秋季采集的魚腥草根莖
②魚腥草根莖種于花盆中
③植后14天的魚腥草
④植后20天的魚腥草
性喜溫暖及濕潤環(huán)境,生長前期適溫16~20℃,地下莖生長適溫20~25℃;對光照要求不嚴,喜弱光,不擇土壤,沙土和沙壤土更佳,喜濕耐澇,在干燥環(huán)境下也可生長。
繁殖:一般通過根狀莖無性繁殖。栽植時,將粗壯的種莖剪成10厘米的小段,每段留2~3節(jié),平放于栽植溝內(nèi),覆土3~5厘米,澆足水,適當遮陰,保濕,以利緩苗。苗距20~25厘米。
⑤植后一個月的魚腥草
⑥植后42天的魚腥草
⑦植后二個月的魚腥草
⑧魚腥草采收
水肥:喜濕、耐澇,生長期間不可缺水,保持土壤濕潤。生長迅速時期,每隔10~15天追速效肥1次。一般春夏是期快速生長期,本文件附圖為秋季種植,長勢較為緩慢。
采收:一年四季可采收嫩莖、嫩葉。
營養(yǎng)及食用: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消炎止咳、利尿消腫之功效。食用部分為肉質(zhì)的根狀莖和嫩莖葉,可涼拌、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