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娟 王儉 鄧秀麗 曾林萍
臨床護理路徑在護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應用
時娟 王儉 鄧秀麗 曾林萍
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CNP)在胃食管反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診斷標準的患者80例,使用計算機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試驗組(40例)與對照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咄萄世щy、慢性咳嗽、口腔燒灼感等并發(fā)癥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和平均住院總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護理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僅能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提升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還可降低手術患者的住院日及住院費用。
胃食管反流; 臨床路徑; 護理
隨機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治療且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癥狀診斷標準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計算機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試驗組(40例)與對照組(40例)。納入標準:無胃部有惡性病變,有胃食管反流的臨床表現,如明顯的燒心感、反酸、反食;胃鏡提示有食管炎癥的表現。所有患者自愿接受手術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齡(43.70±2.50)歲。46例患者表現為食管黏膜淺表水腫和充血;34例患者表現為黏膜深層水腫和充血。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辦理入院手續(xù)后,由經過嚴格培訓的責任護士接待患者入病房,然后責任護士自我介紹并詢問患者用藥史,并向患者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告知患者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yī)師、責任護士。試驗組由責任醫(yī)師和護士填寫臨床護理路徑表單,具體見表1。
表1 反流性食管炎臨床路徑表單
試驗組:由過嚴格培訓的責任護士在提供日常護理的同時按照制定好的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健康宣教、安排檢查。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必要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療。責任護士每天按照護理路徑表單進行實施并在路徑表單上打鉤簽字,由護士長根據臨床護理路徑自查表隨時檢查落實情況并評價,提出護理問題并制定改進方案。對照組:給予微創(chuàng)外科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疾病知識宣教、圍手術期護理、生活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用藥指導等。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入院滿意度調查。滿分為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80~90分為比較滿意,80分以下為不滿意。記錄并計算患者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以及術后并發(fā)癥例數。
將數據錄入SPSS 18.0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行t檢驗或秩和檢驗、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研究,無中途退出及途中發(fā)生不良護理事件。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出現吞咽困難、慢性咳嗽、口腔燒灼感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例數為2例,對照組40名患者出現吞咽困難、慢性咳嗽、口腔燒灼感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例數為8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手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試驗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和平均住院總費用明顯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手術患者住院費用及住院日比較
CP是20世紀70年代用于工業(yè)生產工程管理的一種方法,即關鍵路徑技術(criticalpathsmethod,CPM)。它是美國杜邦公司在1957年為新建一所工廠而提出的用網絡判定計劃的一種管理技術,所謂的關鍵路徑是指構成一項復雜活動的關鍵性步驟,它對完成整個活動起到決定性作用,關鍵路徑法就是確定關鍵性步驟的分析方法,對資源、費用和時間分配起重要作用。近20年來,關鍵路徑法被逐漸引入醫(yī)學領域并得到廣泛應用。臨床路徑中將醫(yī)院比作工廠,將病人入院后的治療過程比作生產流水線,醫(yī)護人員則作為供應商,病人治愈疾病的要求輸入生產線,經過診斷、檢查、手術等過程。整個治療過程可以劃分為許多中間結果,經過這些過程與中間結果,得到最終產品與結果(疾病治愈或好轉)。1996年,臨床路徑是以“關鍵路徑”最早引入我國,隨著臨床路徑研究的不斷深入,其研究和實施病例范圍也逐漸擴大,已不再局限于外科手術病人,而是從急性病向慢性病,從急診工作到常規(guī)護理工作,從成人到新生兒,以及內、外、婦、兒各科,并從臨床醫(yī)療服務到社區(qū)家庭醫(yī)療服務擴展。CPN是為服務對象提供最佳護理質量的一種管理模式,具有“降低平均住院日,控制醫(yī)療費用,規(guī)范診療行為,提高醫(yī)療服務而質量”的作用。CPN不僅使患者體會到醫(yī)院以人為本的關懷精神,CPN的實施可以減少護士進行文書記錄的時間,提高其工作效率,還增加了護士與患者交流的機會,改善了護患關系,使患者及家屬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颊邚娜朐旱匠鲈旱玫搅擞嗅槍π浴⑾到y(tǒng)性的護理,護理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患者滿意度也不斷提高,同時由于護理活動的程序化和標準化,護理項目也不會被遺漏。本研究顯示,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咄萄世щy、慢性咳嗽、口腔燒灼感等并發(fā)癥對比,對照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明顯高于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和平均住院總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路徑是經多學科專家針對某病種制定出的最佳的標準路徑,可以規(guī)范醫(yī)護人員的醫(yī)療行為[7]。通過CPN對比常規(guī)護理,CPN方案思路較清晰,針對性、條理性較強,突出特點是以癥狀護理為依據,可操作性較強,護士容易掌握,能使護理工作由被動變?yōu)橹鲃?,使病人及時得到最佳的治療和護理,可明顯提升護理滿意度,提高治療效果,實現了護理活動的程序化和標準化,并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及應用。
1 李韓華,劉美華.半夏瀉心湯聯合腹針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3,(03):149-150.
2 李鵬,張澍田.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學研究和危險因素分析.北京中醫(yī)藥 2008;27:169-170.
3 王瀛峰,張繼全,吳飛,等.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醫(yī)發(fā)病機制及臨床治療的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34):3821-3827.
4 馮浩.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49):9871-9873.
5 李明子.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01):59-61.
6 陳小慧,周作霞.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及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22):123-125.
7 羅鵬,曾飛.臨床路徑在醫(yī)院管理中的應用與展望[J].醫(yī)學基層論壇,2011,15(31):1062-1063.
胃食管反流?。╣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臨床中最常見的外科疾病之一,在臨床上多表現為燒心、胸痛以及反酸等癥狀[1]。GERD通常分為三類,即非糜爛性反流病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糜爛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itis,BE),其中NERD在臨床上最多見[2]。造成GERD有兩方面因素,一是食管對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的防御機制下降;二是胃酸、胃蛋白酶、膽鹽和胰酶等對食管黏膜攻擊作用導致[3]。國內已有研究表明,GERD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發(fā)病年齡多集中在40~60歲,由于身體各項指標下降及術后護理措施實施不到位常導致各種并發(fā)癥,極大程度的降低了治療效果,故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極為重要。
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CP),是醫(yī)療健康機構的一組多學科專業(yè)人員(包括醫(yī)師、臨床醫(yī)學專家、護士以及醫(yī)院管理者等)共同制定的、針對某一特定的疾病或手術的、標準化的照顧計劃[4-5]。宗旨是為患者提供最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以加快患者的康復及提高醫(yī)院資源的管理和利用,最終達到規(guī)范醫(yī)療行為、提高醫(yī)療質量、縮短住院周期、降低住院費用、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制定的規(guī)范化護理模式[6]。路徑中包括患者每一項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活動、健康教育等內容,以此來明確患者每天的檢查項目、治療手段、護理方法,同時規(guī)范患者的出院計劃,最終實現讓患者獲得最佳的護理服務的目的?;诖?,本研究組嘗試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對胃食管反流患者提供日常護理服務過程中引入CNP,以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最終提高護理服務質量?,F報道如下。
10.3877/cma.j.issn.1674-6899.2017.01.00
830000 烏魯木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微創(chuàng)、疝與腹壁外科
王儉,Email:502840601@qq.com
2017-01-18)
(本文編輯:王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