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無心
吃醋這件事兒
◎云無心
在中國各地,有各種各樣各具特色的醋,比如老陳醋、香醋、米醋、白醋以及近些年引進的蘋果醋、鳳梨醋、葡萄醋等等。這些形形色色的醋,差別在哪里呢?
醋的核心成分是醋酸。不管是哪一種醋,評價它的關鍵指標都有醋酸含量,通常也被當作醋的“度數(shù)”。國家標準要求醋的度數(shù)不得低于3.5,度數(shù)越高則醋酸含量越高,也就越酸。很多廠家把醋的度數(shù)作為賣點,最高的可達9度。
在化學上,醋酸是由醋酸菌發(fā)酵而得的。酒精,是糖經(jīng)過酵母菌發(fā)酵產生的。而糖,又可以由淀粉被霉菌發(fā)酵產生。通常所說的“曲”,就是霉菌和酵母等發(fā)酵微生物的混合。
從淀粉到糖,從糖到酒精,從酒精到醋酸,是連串的生化反應。如果采用不同的原料,也就只需要這串反應中相關的那部分而已。
“原糧釀制”的醋是最復雜的,需要全部,也就是三步反應。中國各地的傳統(tǒng)名醋基本上都是糧食釀制的。
山西老陳醋和國外來的黑醋,主要原料是高粱;鎮(zhèn)江香醋和紅曲老醋,主要原料都是糯米;玫瑰米醋,主要原料是大米;四川保寧醋,主要原料是麩皮和小麥。這些醋有著濃重的地域特色,原料的選用是由當?shù)氐奈锂a決定的,而具體的發(fā)酵工藝又基于這些原料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匠人的摸索,從而形成今天的地方特產。
醋的核心成分是醋酸,但人們對它的評價標準不僅僅是酸,更重要的是其他的風味成分。具體來說,除了醋酸,醋中通常還有乳酸、葡萄糖酸、琥珀酸、氨基酸、糖等風味物質。不同的原料和工藝,產生的風味物質種類和含量不同,也就產生了不同風味的醋。
如果原料不是糧食而是糖,比如各種果汁,那么發(fā)酵過程就要簡單一些。這類的醋,被稱為“果醋”,如來自國外、被炒作出各種“保健功效”的蘋果醋,是以蘋果汁為原料的。
如果說,糧食釀制的醋像“老戲骨”一樣帶著厚重的積淀,那么各種果醋就像“小鮮肉”一樣青春靚麗,吸引了大量的粉絲。
相比之下,白醋簡單而粗暴。有的白醋是發(fā)酵產生酒精之后,加了一步蒸餾獲得純的酒精,再進一步發(fā)酵成醋;有的是直接拿食用酒精做原料,發(fā)酵得到白醋;還有一些,連發(fā)酵都省了,直接用食品級的冰醋酸來稀釋勾兌。相對于釀制醋和果醋,白醋沒有顏色,風味也很單一,適合在一些涼菜和沙拉中使用。
一些廠家會把醋的度數(shù)作為一個營銷賣點,而直接用糧食發(fā)酵又不一定能夠達到所需要的度數(shù),所以有的廠家會在原料中加入一些糖。如此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增加發(fā)酵產生的酒精,從而進一步增加醋酸的含量;另一方面,保留一些糖,有助于調整醋的風味。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許多廠家大肆炒作“喝醋養(yǎng)生”,甚至推出了包裝精美的“保健醋”。但我們需要知道:廣告所說的“含有XX種人體所需要的微量營養(yǎng)成分”,完全是正確的廢話。
不管哪種食品,只要沒有經(jīng)過分離純化,都含有很多種“人體所需要的微量營養(yǎng)成分”。但是,人們需要的不是“多少種”,而是每種“有多大的量”。考慮到每天喝的那幾口醋也就十幾毫升,可以說,所謂“極具營養(yǎng)價值”完全是信口開河。
市場上鼓吹的醋的保健功效中,還有軟化血管、降血脂、防治糖尿病、降膽固醇、降血壓、抗癌、減肥等。實際上,這些功效的研究在科研領域叫做“初步研究”,只能指引下一步研究的方向,而不能作為“有效”的證據(jù)。
醋就是醋,作為調料,認識它們,了解它們,讓它們?yōu)槲覀兊拿朗硯聿煌娘L情,就是對它們最大的致敬。至于“保健功能”,那是對它們不切實際的期望。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2017年24期 圖/孫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