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長避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揚長避短,有助于我們調(diào)正前進的“帆”,使人生之舟順風順水,抵達成功的彼岸。正是憑著這種人生睿智,丹尼爾·塔米特成功地避開了“自閉癥”之短,發(fā)揮自己的“數(shù)字語言”之長,通過寫作來表達心聲,從而一步步走出了困境。
超越自我
只要我們勇于超越自我,就能打破未知的極限。從學會閱讀到嘗試創(chuàng)作,從躋身作家行列到入選世界“天才”,丹尼爾·塔米特與各種困難做斗爭,一次次超越自我,書寫了自我人生的奇跡。
(特約教師 嚴君)
作文君:英國作家丹尼爾·塔米特從小患有自閉癥,卻精通10種語言,能輕松將圓周率背誦到小數(shù)點后面第22514位,還能不假思索地說出某年某日是星期幾。他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能把他腦中信息處理的過程表達出來的自閉癥學者,曾入選世界上“在世的一百位天才”,名列第十五位。
在我的腦海中,每個數(shù)字都有一個形狀,而每一個形狀都有其對應的意義。數(shù)字對于我來說,就像是一種象形文字。例如,“89”在我腦海里對應的是深藍色。它讓我聯(lián)想到另一個數(shù)字:“979”。“979”就是11個“89”場景的疊加。作為家中的長子,我就出生在1979年1月一個天寒地凍、風雪交加的日子。這種巧合并沒有被我忽視。相反,我會在腦海中把它們關(guān)聯(lián)起來。我眼中的一切,似乎顯然都具有某種個人的意義。
突然之間,我的“特殊語言”與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形成了對應。是否是從那一刻起,我第一次有了與人交流的沖動呢?但是他們無法理解“89”和“979”這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關(guān)系,就好比是鉆石和金剛石的關(guān)系。學校里的孩子們朝我大吼大叫,嘲笑我,侮辱我,沒有一個人理解我。而他們越是這樣,我就越不敢嘗試和他們交流了。再說,我都不知道對話該怎樣進行。
于是,我放棄了交朋友的想法。我又退回到自己的世界,回歸到我數(shù)字語言的確定性當中。它給予我同樣的理解,帶給我同樣的興奮,通過它,我照樣學會了閱讀。這對于我來說是一種幸運,因為閱讀于我,一開始并不容易。
2005年,我創(chuàng)作了一本關(guān)于我成長經(jīng)歷的書《生于藍色之日》。那一年,我26歲,通過這本書,我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渡谒{色之日》出版之后,在國際范圍內(nèi)取得了成功,而我則開始了與全世界讀者的對話。我將這種“數(shù)字語言”寫在書里,將我想要表達的東西傳遞給那些遙遠的讀者們。不管它被翻譯成什么語言,這些數(shù)字所代表的意義和關(guān)聯(lián),都能在他們的腦海中鮮活起來。我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表達方式,解決語言交流方面的困擾。這對于我來說,似乎成了一種使命,而在讀者們看來,亦是如此。
有些事情我也自然而然地找到了答案。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所有文學作品其實都是一種翻譯的藝術(shù):是一種濃縮,一種篩選,一種將作者的思想世界重新組合成文字的行為。這種推論,讓那些和我一樣的新手作家們恢復了信心,只管放手去做。只要文字忠實于作者的思想世界,那么就可以避免拙劣的翻譯腔。我不只寫了《生于藍色之日》這一本書。之后我寫的每一本書內(nèi)容都不一樣。每一次創(chuàng)作不同的內(nèi)容,都打破了我原以為不可能做到的極限,讓我意識到,我其實是可以做到的。
(摘自界面新聞網(w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