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須過“陪伴”這一關
2016年年底,國家有關部門公布我國不滿16周歲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902萬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監(jiān)護的有805萬人,占89.3%;由親戚朋友監(jiān)護的30萬人,占3.3%;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jiān)護能力的31萬人,占3.4%;還有36萬農村留守兒童無人監(jiān)護,占4%。
全國政協(xié)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王名長期關注留守兒童問題。他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現(xiàn)象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事實上,有的年輕父母并不是非要外出打工不可,有些人是單純?yōu)榱颂颖苻r村生活,就把孩子留給老人。
“有一部分留守兒童并不是貧困所致,是他們父母自私造成的?!蓖趺谡{研中發(fā)現(xiàn),有些年輕父母的家庭責任觀念非常淡薄,很多人不愿意待在農村。
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教授孫曉梅建議,在小學、中學和大學設立家庭學科,提高人們的家庭意識和家庭管理能力。
其實,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父母開始意識到陪伴的重要性。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農科院研究員姚建民常年在田間地頭,他觀察到農村的留守兒童正在變少,不少孩子都隨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起生活。
張大龍是四川公益組織“愛有戲”的資深社工,他表示,留守兒童很難從父母那里獲得有效的引導。因此,社會組織在介入的時候,可以從更多維度考慮這一問題,比如可以開展鄉(xiāng)村閱讀教育之類的活動。
“有時候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不是錢的事情,這些孩子更需要陪伴。”張大龍說。
“目前,我國保障兒童相關權益的制度安排散見于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中,兒童社會政策碎片化,這使得貧困地區(qū)需要建立職能部門與社會組織聯(lián)席會議來解決問題,但這終究只是一種基層行為,不能常態(tài)化、固定化?!蓖趺粲?,如果能頒布兒童福利法,就可以規(guī)范和健全現(xiàn)有法律法規(guī),更有利于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
(中青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