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承
每當龍陽說起自己的在奇偶額,人們往往都會有兩種反應:一部分人篤定地說這個職業(yè)一定很賺錢,而另一部分人則會問他這和養(yǎng)豬有什么區(qū)別。龍陽倒也不生氣,只是跟他們說,你們先去了解一下馬術。
馬不喜歡的角色
龍陽覺得很搞笑,雖然正在被身后黑色的高大馬匹追趕,顯得狼狽不堪,可他卻怎么都生不起氣來。幾天之前,那匹名叫“黑珍珠”的純血馬患上了感冒,作為馬場里唯一的“馬獸醫(yī)”,龍陽對黑珍珠及時進行了救治。整整三天的療程,黑珍珠都在和將藥劑輸入自己體內的注射器打交道。作為一匹馬,恐怕它很難了解,這種痛苦最終不過是為了消滅它的病患。
療程結束后,黑珍珠開始康復訓練,但剛剛踏上馬場,它便不顧教練員的阻止,執(zhí)著地向對自己“施暴”的龍陽追趕、咬擊,來實施報復。馬術之所以成為諸多運動之中唯一一個可以讓人和動物配合的項目,正是因為擅長奔跑的馬膽怯而敏感??扇缃袂优车暮谡渲閷τ邶堦柕膽嵟?,卻是如此地不可遏制。
類似的情況,在馬獸醫(yī)的職業(yè)生涯中并不罕見,龍陽自然也不例外。實習期間,龍陽曾碰到過一匹患上了粘液囊炎的馬,馬主聲稱馬病拖了半年,但龍陽觀察,馬膝關節(jié)上的液體已經結成了硬塊,絕不止半年。盡管明知不可為,龍陽還是進行了嘗試,對病馬進行治療。就是在做“穿刺”的過程中,病馬吃痛,突然一腳飛到了龍陽的右手上。
獸醫(yī)也是醫(yī),雖然平時救助的是馬,龍陽也多少有些醫(yī)療常識,簡單判斷未傷及骨骼之后,龍陽便沒有去醫(yī)院。可是將近一個月,龍陽的右手都幾乎沒辦法動彈。
其實從黑珍珠的反應就可以看得出,動物有著自己的情感好惡,馬雖不及家犬聰明,不會在初次見到一個人時便表現出自己是否喜歡,可在對于人們的行為,也多有回饋。用龍陽的話說,騎手是馬喜歡的角色,因為每當騎手出現的時候,馬就會知道自己可以開始在馬場馳騁;而馬獸醫(yī)則是馬討厭的人,因為每當他們出現,總會或多或少帶給馬痛苦。
曾幾何時,龍陽也曾扮演著馬兒們喜歡的那個角色。
愛馬術,更愛馬
龍陽有一個姐姐,比自己年長10歲,在龍陽還在讀書的年月里,便早已有了經濟能力。有一天,這位姐姐心血來潮,開車帶著自己還在讀初三的弟弟來到了馬場,誰知,竟就此培養(yǎng)出了一個馬癡。
在當時的金馬胡馬會,龍陽在教練的指導下把自己的手送到了那匹1.67米高的伊犁馬的馬鼻前,讓它熟悉自己的氣味。之后,龍陽遵循著系統(tǒng)的指導,手拿韁繩,讓馬圍著自己“打圈”,進行調教,整個流程結束后才終于可以上馬。從這以后,龍陽便時不時地和姐姐跑到馬場騎馬。
龍陽曾經不斷地練習過“起坐”,直到可以不用手部支撐站在馬背,再到最后可以騎著馬在馬場奔跑,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2個月。慢慢地,姐姐發(fā)現自己的弟弟對于馬術甚至比自己更加癡迷。
龍陽說,一匹好的賽馬,最高時速可以達到70到80公里每小時。去年的“中德杯”上,他所在的搜救小組開著搜救車,緊跟在這樣的馬群后。他們是少數幾個可以靠近比賽場地的人。意外就在這個時候發(fā)生了,一位選手突然落馬,搜救車在2公里的場地上找了2圈才把人找到。
對于馬術來說,落馬并不罕見。那年實習,龍陽也曾參加當時的一個教練組比賽,可最后的成績卻難以令他滿意。和那位選手一樣,龍陽在中途落下了馬背,提前結束了比賽。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龍陽一直都以為自己愛的是“馬術”,心之所向,也是成為騎手或者教練。但隨著接觸馬術的時間越長,他對于自己的認識,也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
馬獸醫(yī)龍剛
幾乎對于任何動物來說,血統(tǒng)對運動能力的影響都起決定作用,賽馬自然也不例外,也正是因此,一匹優(yōu)秀的賽馬,價格甚至會以千萬計。但對于平均壽命不過20余年的賽馬來說,其運動壽命卻短得可憐——在6到9歲之間,僅有2、3年的時間。價格高昂,運動巔峰期短,賽馬的健康自然成為了一大問題。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龍陽的家鄉(xiāng)四川,卻幾乎連一位專業(yè)的賽馬獸醫(yī)都沒有。
高考結束后,龍陽到一個馬場兼職,一邊繼續(xù)學習,一邊教授客人馬術??粗t(yī)療和維護跟不上,龍陽感到很擔心:“賽馬和勞力馬在醫(yī)療上的要求差別非常大,如果馬有一點點病患,勞力馬會被繼續(xù)使用,因為對于它的功能沒有影響,但對于賽馬來說,絲毫的傷病都會影響它的成績和運動生涯,一些小傷,畜牧獸醫(yī)是很難看出來的。”
1900年,馬術首次作為一項運動進入奧運會,雖然當時只設立了障礙賽一個項目,卻依然以其優(yōu)雅、高貴的姿態(tài)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然而,在國際舞臺上,鮮有中國選手的身影,能夠獲得名次的人,更是寥寥無幾。龍陽說,接觸了幾年馬術之后他開始明白,這樣的情況并非全部是因為選手自身的水平,更多的是因為馬匹質量的原因。在內蒙古農業(yè)大學馬獸醫(yī)專業(yè)就讀的時候,他曾問過自己的內蒙古同學有沒有騎過1.7米的純血馬,同學回答自己不敢騎,因為從小到大他都沒有見過這么高大的馬。
對于“馬背上的民族”都尚且如此,更何況尋常人呢?可是,即便有了名貴的馬匹,醫(yī)療條件跟不上,也只會毀掉馬的運動生涯。于是,雖然已經考取一所家鄉(xiāng)的大學,龍陽還是不顧家人的反對,進入了內蒙古農業(yè)大學馬獸醫(yī)專業(yè)學習。三年之后,一匹退役賽馬出現了馬匹死亡率極高的馬腹痛,馬獸醫(yī)龍陽以160碼的速度從100公里外趕來,救下了它的性命。
對話玩家
本刊記者:專業(yè)比賽中是否使用馬刺?
龍陽:不提倡使用,但一些馬匹,如產自德國和荷蘭的“溫血馬”本身太過木訥,還是需要馬刺。但專業(yè)選手都會愛護馬匹,使用時不會傷害到它們。
本刊記者:馬術的費用昂貴,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這項運動的普及?
龍陽:其實可以提供供馬術服務的馬場并不都像人們想象當中那么昂貴,一些馬場的費用常人可以負擔。
本刊記者:在2013年第十二屆遼寧全運會上,參賽的13支隊伍幾乎都有外教,你如何看待?
龍陽:國內的馬術水平還較低,馬術專業(yè)人才更是非常匱乏,不僅是教練,裁判、馬獸醫(yī)都是如此。如果單以馬獸醫(yī)為例,和國際的差距至少有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