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慧
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
●季敏慧
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癥患者132例展開本次研究,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與心理護理組,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并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皆有所改善,且心理護理組焦慮評分明顯要比常規(guī)護理組低(P<0.05),另外心理護理組護理滿意度要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差異檢驗都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zhì)量有著非常好的影響,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焦慮心理,提高護理滿意度、和諧護患關系,有助于幫助其提高治療、護理的依從性。
心理護理;ICU重癥;護理質(zhì)量
ICU重癥的患者病情嚴重且變化較快,這也會使其由于對治療沒有信心而產(chǎn)生焦慮、抑郁、緊張等不良心理,而若想提高治療效果,對患者這些不良情緒予以消除非常重要[1]。為此,我院將心理護理干預方法應用到對ICU重癥患者的護理中,以期提高護理質(zhì)量,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保證治療效果。
選擇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癥患者132例展開本次研究,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與心理護理組,每組患者66例,常規(guī)護理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41例、25例,年齡在25~78歲,平均年齡為51.2±4.6歲;心理護理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8例、28例,年齡在26~79歲,平均年齡為52.3±4.5歲;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間學生的樣本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學處理,并未見明顯差異,有可比性。
1.2.1 常規(guī)護理組
予以該組患者常規(guī)的ICU重癥護理,包括基礎護理、飲食護理、疼痛護理、氣管插管以及機械通氣護理等。
1.2.2 心理護理組
在上述基礎上,加強對該組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組成心理護理小組,護士長為小組組長,對患者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針對性的制定心理護理計劃并實施護理工作∶(1)與患者做親切的交流,多以肢體上的動作來接觸患者,起到安撫作用,借此加強患者對護理工作者的信任感,和諧護患關系;(2)對患者所產(chǎn)生的焦慮、緊張、抑郁、害怕等不良心理,護理工作者應多向其介紹治療成功的實際案例,從而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3)引導家屬參與到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中來,在既定的訪視時間內(nèi),多給與患者安慰與陪伴,使患者樹立積極的治療心態(tài);(4)盡量挪除房間內(nèi)會對患者造成刺激的物品,營造溫馨的居住環(huán)境,使患者能夠在放松的心態(tài)下慢慢消除不良心理;(5)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多輔助其進行床上、床邊活動,以運動的方式放松心情,繼而舒緩緊張心理。
(1)護理前后使用漢密爾頓焦慮評價量表對患者焦慮情況進行評分[2],分數(shù)越高,代表焦慮情況越嚴重;(2)護理滿意度,向患者及其家屬發(fā)放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越滿意護理工作。
對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關于患者漢密爾頓焦慮評分、護理滿意度相關數(shù)據(jù),使用t檢驗,若結果為P<0.05,則代表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所有數(shù)據(jù)皆經(jīng)由SPSS19.0軟件統(tǒng)計。
護理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皆有所改善,且心理護理組焦慮評分明顯要比常規(guī)護理組低(P<0.05),另外心理護理組護理滿意度要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差異檢驗都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 )
表1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 )
分組 總例數(shù) 焦慮評分(分) 護理滿意度(%)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guī)護理組 66 23.1±2.5 17.9±1.8 74.5±6.1心理護理組 66 23.5±2.8 9.0±0.5 90.4±7.2 t 0.477 21.306 7.535 P>0.05 <0.05 <0.05
ICU重癥患者通常是需要做心肺復蘇的患者、手術后需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的患者以及重癥休克患者等等。而這些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嚴重程度之后,通常會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3]∶(1)覺得自己病情嚴重,無法治愈,悲觀、失望,拒絕治療與護理;(2)難以接受患病事實,逃避治療;(3)不信任醫(yī)生與醫(yī)院;(4)不了解自己的病癥,首先在心理上予以病情的夸大,造成嚴重心理負擔。
而上述這些種種不良的心理情緒,都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心理的不穩(wěn)定性使其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都有很大程度的降低[4]。所以說,對ICU重癥護理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干預意義重大。
上述研究中,心理護理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強了心理護理干預,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皆有所改善,且心理護理組焦慮評分明顯要比常規(guī)護理組低(P<0.05),另外心理護理組護理滿意度要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差異檢驗都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可見,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zhì)量有著非常好的影響,幫助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焦慮心理,提高護理滿意度、和諧護患關系,有助于幫助其提高治療、護理的依從性。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中心醫(yī)院)
[1]宋彬娜.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5):74-75.
[2]孫四美,夏麗.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J].國際呼吸雜志,2016,35(7):961-964.
[3]孫四美,夏麗.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7):961-964.
[4]陸慧.淺談ICU重癥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z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