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江 朱道仙 盧勁曄 劉 靜 盧 煒
不同治療方法對試驗性犬洋蔥中毒血液指標的影響
陸 江 朱道仙 盧勁曄 劉 靜 盧 煒
為了探討犬洋蔥中毒最佳治療方法,本試驗通過給16頭健康犬喂食洋蔥建立洋蔥中毒疾病模型,并隨機均分成4組:輸血治療組、西藥治療組、中藥治療組和陽性對照組。結果發(fā)現(xiàn),輸血治療組的血紅蛋白(Hb)、紅細胞數(shù)(RBC)及紅細胞壓積(HCT)升高明顯,高于其他兩個試驗組(P<0.05),與陽性對照比較差異顯著(P<0.01)。表明輸血治療的療效最佳,有助于為臨床上今后治療該病提供充足的數(shù)據(jù)支持。
洋蔥為一類百合科蔥屬植物,其有著悠久的栽培史,最初源于西亞,我國直到20世紀早期才廣泛引進,洋蔥的藥物部位主要是鱗莖,能夠發(fā)揮諸多功效,如化癖活血、抑菌消炎、抗癌防癌、降脂止瀉、降血糖、利尿、避免發(fā)生心血管病變等,因為洋蔥的營養(yǎng)十分豐富,特別是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當犬貓食用了有洋蔥汁的食物或者熟洋蔥后,極易出現(xiàn)血紅蛋白尿、貧血等臨床表現(xiàn)。作用機制主要是因為洋蔥內存在的硫化丙烯或者N-丙基二硫化物能夠將血紅蛋白氧化,產生一定水平的海恩茨氏小體,進而誘發(fā)網(wǎng)狀內皮體系細胞逐漸吞噬紅細胞導致貧血現(xiàn)象。研究表明,犬服用洋蔥后的中毒劑量范圍為每公斤體重15g~20g。本文通過建立犬洋蔥中毒病模型,比較中藥、西藥和輸血幾種不同治療方式的優(yōu)劣,從而選取更適合臨床治療的方法。
健康成年中華田園犬,體重約6~8kg,共16頭。
洋蔥、葡萄糖注射液(5%)、氨芐西林鈉、維生素C注射液、ATP注射液、速尿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維生素B12注射液、右旋糖酐鐵注射液、亞硒酸鈉VE粉劑、10%氯化鉀溶液、5%碳酸氫鈉溶液等;PE-6300Vet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中國.深圳),75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中國.上海),LDZ4-1.2離心機(中國.北京),SDHCB01-210電磁爐(中國.廣州)以及其它實驗室常規(guī)器材,均由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寵物診療實驗室提供。
1.犬洋蔥中毒模型建立
對12頭犬在健康時進行血常規(guī)化驗,并依照相關的研究數(shù)據(jù)和預試驗結果,按30g/kg體重飼喂犬,連續(xù)3天。出現(xiàn)典型溶血癥狀后,表明建模成功。
2.治療方法
隨機將16頭動物平分為4組:輸血治療組、西藥治療組、中藥治療組和陽性對照組。輸血治療組取成功配型的供血犬前肢臂頭靜脈經3.8%枸櫞酸鈉抗凝劑血30ml,經試驗犬前臂頭靜脈以1ml/min的速度緩慢輸血,間隔3天輸一次,共輸血2次。
西藥治療組主要以補液并避免發(fā)生感染、加速排出有毒成分、促進紅細胞合成和抗氧化劑療法為原則。采用50ml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2.0ml ATP注射液、2.5ml氯化鉀液體(10%)、2.0ml維生素C注射液、5.0ml碳酸氫鈉溶液(5%),劑量為每天1次,連續(xù)給予3天。肌注適量速尿注射液,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22~0.44ml,每天2次,連續(xù)給予4天;皮下注射維生素B12注射液0.2ml/kg體重,2次/天,連用4天;亞硒酸鈉VE粉劑2g/kg體重,口服,1次/天,連用4天。
中藥治療組用黃連6g、黃芩6g、黃柏6g、梔子6g、大黃6g、丹皮8g、生地8g、連翹6g、甘草6g,煎水濃縮后灌服,1劑/日,連續(xù)用4天。
陽性對照組不采取任何治療措施。
1. 臨床癥狀觀察
每天對其體溫、脈搏及呼吸數(shù)進行監(jiān)測,并觀察研究動物的臨床癥狀,包括尿液、牙齦、眼瞼粘膜的顏色變化、食欲情況、精神狀態(tài)、是否脫水等。
2.血常規(guī)檢查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第1、3、5、9日采取實驗動物血液,用全自動血球儀檢測血紅蛋白量、紅細胞數(shù)及紅細胞壓積等指標。
所得數(shù)據(jù)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給予洋蔥前,所有犬均擁有正常的膳食、活潑好動、大便成形、小便清亮,能夠觀察到粘膜呈紅潤。給予洋蔥后第1天無法觀察到明顯變化;第2天起有7頭犬伴有程度不一的血尿,5頭犬小便無任何異常。全部犬均能觀察到粘膜呈蒼白,且食欲顯著下降,精神萎靡,大便稀薄;第3天所有犬伴有血尿,停止飼喂洋蔥。
給予洋蔥前檢測犬的體溫、呼吸及脈搏均正常。第1天犬體溫有所上升,心跳及呼吸加速;第2天,體溫上升十分明顯,心跳及呼吸持續(xù)加速。治療后除陽性對照組外其他治療組體溫呼吸及脈搏均均恢復正常。
1.建模前后血常規(guī)指標變化
從表1可以看出,飼喂洋蔥后,Hb、RBC、HCT及Glu等指標下降極為明顯,與飼喂洋蔥前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MCHC比飼喂前降低較多(P<0.05),符合犬洋蔥中毒的特點。表明本次試驗性犬洋蔥中毒造模成功。
表1 飼喂洋蔥前后血常規(guī)指標變化
2.各組血液中血紅蛋白(Hb)含量變化
各組Hb測定結果見表2。與治療前比較,輸血治療組的Hb在治療后第1天就急劇升高(P<0.05),到治療后第9天就達到正常值(P<0.01);西藥治療組和中藥治療組的Hb到治療后的第3天才顯著升高(P<0.05),治療后第9天已基本恢復正常(P<0.01)。各組間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輸血治療組的Hb在治療中各個階段上升最為明顯,高于其他三組(P<0.05);西藥治療組次之,但好于中藥治療組和陽性對照組(P<0.05);中藥組雖有治療效果,但恢復較慢,從治療后第3天開始略高于陽性對照組(P<0.05)。表明輸血治療犬洋蔥中毒可以更快提高血液中Hb含量。
3.各組血液中紅細胞(RBC)數(shù)量變化
治療期間,輸血治療組的RBC數(shù)量升高速度最快,高于其他各組(P<0.05),并且與治療后第9天恢復正常;西藥治療組高于中藥治療組(P<0.05),且兩組均明顯好于陽性對照組(P<0.05),結果見圖1。表明,輸血治療犬洋蔥中毒可快速補充RBC數(shù)量,緩解相應癥狀。
表2 各組血液中Hb含量變化(g/L)
4.各組血液中紅細胞壓積(HCT)變化
三組治療方法都可以使HCT值升高,與治療前比較(P<0.05),見表3。但輸血治療組在治療后第1天恢復就十分明顯(P<0.05),西藥治療組在治療后第3天才表現(xiàn)效果(P<0.05),中藥治療組作用緩慢,但都強于陽性對照組(P<0.05)。
圖1 各組在治療期間血液RBC數(shù)量變化
表3 各組HCT治療前后的檢測結果
本試驗通過給健康犬喂食洋蔥,成功地建立了犬洋蔥中毒的疾病模型,并通過自擬中藥處方,西藥和輸血分別進行治療后,觀測了犬洋蔥中毒過程中的生理指標及臨床癥狀的變化。不同組別間的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輸血療法在治療犬洋蔥中毒中有著最突出的療效,西藥、中藥治療次之。有些中毒較輕的病犬經規(guī)范、長期的治療可完全恢復健康。
(作者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225300)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C230)階段性成果。
(編輯:李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