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娟+何鳳萍
摘 要:在臭椿生長期間,臭椿溝眶象和溝眶象屬于阻礙其正常生長的主要害蟲,溝眶象會致使被害樹木生長衰弱,嚴重可能致其枯死,由于溝眶象較為隱蔽,所以防治工作相對困難,本文簡要提出溝眶象的危害特征,并進一步提出防治對策,以期為溝眶象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論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臭椿溝眶象;危害;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S4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75
引言
臭椿屬于苦木科臭椿屬,樹形高大通直,樹葉較大,生長濃郁,該落葉喬木具備諸多優(yōu)點,例如管理簡便、具備良好的抗逆性、能夠快速適應環(huán)境,且生長速度較快、繁殖能力強等,逐步成為園林綠化優(yōu)先樹種及其優(yōu)良造林樹種。臭椿溝眶象和溝眶象為臭椿主要危害蛀蟲,都屬于鞘翅目象甲科。這2種害蟲的生活習性及其形態(tài)特性較為相近,對于臭椿的正常生長及其美化效果造成不良影響,被害樹種一般會出現(xiàn)枯枝情況,嚴重可能致樹死亡。近年來,溝眶象的危害現(xiàn)象更加嚴重,對于臭椿的生長造成了極大不良影響,研究臭椿溝眶象和溝眶象的危害及其防治對策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
1 臭椿溝眶象和溝眶象特征概括
1.1 危害特征
臭椿溝眶象和溝眶象的危害樹種不多,僅食臭椿及其變種樹木,例如紅葉椿、千頭椿等,2種害蟲通?;旌铣霈F(xiàn),溝眶象相較臭椿溝眶象來說數(shù)量較少。臭椿溝眶象和溝眶象通常通過幼蟲蛀蝕衰弱樹種、幼樹等為主,蛀蝕部位排出害蟲糞便、木屑及其透明膠體。幼蟲主要蛀蝕臭椿的木質部、韌皮部等,對于樹木正常的水分及其養(yǎng)分運輸造成極大不良影響,會致使臭椿生長衰弱甚至失水干枯致死。
1.2 形態(tài)特征
臭椿溝眶象成蟲呈黑色,皮膚略帶光澤,體長約11mm左右,頭部刻點小,鞘翅刻點大,胸部背板,前胸、鞘翅及其端部有白色鱗片,鞘翅稍突。臭椿溝眶象幼蟲呈乳白色,呈彎曲形狀,側位具備褶皺,體長約13mm左右;其蛹、卵呈黃白色。
1.3 生存特征
臭椿溝眶象和溝眶象1a1代,2種蟲其均已成蟲或幼蟲過冬,需要指出的是,臭椿溝眶象幼蟲通常在臭椿樹干內(nèi)越冬,成蟲通常在樹周2cm深的土層中越冬;溝眶象的成蟲及其幼蟲均在樹干周邊25cm左右的土層中越冬。約至4月中旬,越冬幼蟲與成蟲開始活動,至5月中旬逐步進入成蟲第1次盛發(fā)期,5月底開始第1次幼蟲孵化,至8月逐步進入第2次成蟲盛發(fā)期,8月底開始第2次幼蟲孵化。
1.4 生活習性
溝眶象成蟲可在受驚時蜷縮假死,在一段時間后可恢復正常,成蟲在產(chǎn)卵后通過食用臭椿葉片、樹梢等吸收養(yǎng)分,極易造成臭椿枝丫的萎縮及其葉片脫落,危害期通常為30d。在雌蟲產(chǎn)卵后,進入韌皮部后進行產(chǎn)卵,卵期通常為9d左右。幼蟲咬破韌皮部,形成小孔,通過小孔排除糞便,小孔處通常有膠質物,幼蟲稍大后進入木質部,并自上而下蛀蝕,形成諸多不規(guī)則的蟲道。
1.5 傳播特征
臭椿溝眶象和溝眶象的活動范圍不大,均不善于飛行,通過爬行擴散,通常來說,遠距離運輸樹種是其主要的傳播方式。
2 臭椿溝眶象和溝眶象的防治對策
2.1 強化檢疫
依據(jù)國家制定的檢疫規(guī)定強化檢疫管理,針對運輸臭椿苗木的車輛進行全面勘察,在植樹造林或者繁殖苗木前檢查是否存在溝眶象。
2.2 栽培管理
提高對于栽培管理的重視,通過合理的肥水控制增強樹木強壯度,從根本上提升臭椿抗蟲能力,盡早清除害蟲嚴重的樹木,防治害蟲蔓延。
2.3 物理防治
2.3.1 捕捉成蟲
通過上述分析已了解臭椿溝眶象在土層2cm位置越冬,管理人員可以在冬季挖土殺蟲;由于溝眶象成蟲躲在樹干活動,加之成蟲不善飛行、可在盛蟲期收集殺滅。
2.3.2 幼蟲滅殺
在幼蟲活動期且未進入臭椿木質部之前,一旦發(fā)現(xiàn)樹下存在木屑、幼蟲糞便等,可以通過鐵絲、螺絲刀等殺滅幼蟲。
2.4 藥劑防治
2.4.1 樹根施藥
樹根施藥可以在樹根埋下涕滅威顆粒劑(15%);根部澆灌辛硫磷乳油(1000倍/50%)、樂果乳油(1000倍/40%)以此殺滅土層越冬的溝眶象成蟲或幼蟲。
2.4.2 樹皮涂藥
上述分析得到幼蟲喜咬食樹皮,所以可通過樹皮涂藥進行防治,具體方式為以等量煤油與溴氰菊酯乳油(2.5%)兩者混合后涂抹。
2.4.3 樹孔注藥
一旦發(fā)現(xiàn)新鮮蟲孔或者樹下出現(xiàn)新糞,可以通過樹孔注藥進行防治,在注射毒死蜱乳油(10倍/40%)或者氧化樂果乳油(40%)后將洞口堵嚴。
2.4.4 毒簽熏蒸
針對木質部幼蟲,可以通過毒簽熏蒸方式除蟲,即在蟲孔內(nèi)插入毒簽等防治。
2.4.5 樹干噴藥
就成蟲來說,可以在樹干噴施氯胺膦乳油(20倍/30%)或者氯氰菊酯微膠囊懸浮劑(250倍/85)防治。
2.4.6 纏繞毒環(huán)
5月、8月盛蟲期,可以在樹干部纏繞毒環(huán),且涂抹粘蟲膠等,阻礙其產(chǎn)卵。
2.5 生物防治
2.5.1 啄木鳥
可以為啄木鳥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通過招引啄木鳥,以達到生物控制的效果[1]。
2.5.2 昆蟲病原線蟲
臭椿溝眶象遇昆蟲病原線蟲致死率較高,可以通過線蟲懸浮液(如蕪菁夜蛾線蟲)、蟲道侵染殺滅。
3 結語
臭椿在溝眶象影響下生長越來越困難,防治溝眶象已經(jīng)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有關工作人員應當提高重視,積極分析溝眶象的危害特征,并提出具備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以期促進臭椿的正常生長,全面發(fā)揮其處于園林景觀中的美化作用。
參考文獻
[1]蘇紅,陳璞.寧夏地區(qū)臭椿溝眶象的危害情況及防治方法[J].現(xiàn)代園藝,2013(10):1341-13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