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是世界各國的乳腺癌防治月。因“粉紅絲帶”是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動的公認標識,乳腺癌防治月又被稱為“粉紅十月”。目前,全球平均每年約有140萬人患乳腺癌,我國每年約有 20萬新發(fā)患者。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乳腺癌離你究竟有多遠?如何正確預防和自查?下文將給出解讀和指導。記住,健康與美麗同在才是人生最大的贏家。
這七類人易患乳腺癌
1. 有乳癌家族史。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的危險性增加1.5~3倍;如有兩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風險將增加7倍。發(fā)病年齡越輕,親屬中患乳腺癌的危險越大。
2. 缺乏運動。運動能減少體重和脂肪,使體內(nèi)雌激素的含量降低。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女性在青春期及剛成年后多運動,在更年期患乳腺癌的幾率比那些久坐不愛運動的女性要低23%。其中,每周平均運動4小時,運動方式以快走、跑步為主的女性患乳癌風險最低。
3. 過于肥胖。攝入過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會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擴散的風險高兩倍。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幾率則會增加30%。
4. 乳腺增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會惡變,但乳腺增生中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腫塊較大、腫塊與月經(jīng)關系不明顯者,則有可能發(fā)生惡變,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5. 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女性體內(nèi)脂肪的代謝易發(fā)生紊亂,過量的脂肪會造成雌激素和催乳素合成增多,刺激乳腺組織,進而導致乳腺癌。
6. 過量服用高激素保健品。過量使用高蛋白、高激素含量的保健品,如各種口服液,或有些女性使用的豐胸類產(chǎn)品,其中所含有的雌激素會帶來內(nèi)分泌紊亂,并有促使乳腺組織癌變的危險。雪蛤等一些養(yǎng)顏護膚、雌激素豐富的補品也會引起代謝紊亂。
7. 有慢性不良精神刺激。不良的精神刺激,會對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壓力,并通過影響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和免疫功能,使免疫監(jiān)督能力減低,對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建議女性朋友通過調(diào)節(jié)不良情緒減少乳腺癌的發(fā)生幾率,平時要善于疏解不良情緒,在情緒低潮時期多運動、傾訴、旅游,通過音樂、健身等方式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改善情緒。
簡單四步,每月做個乳腺自查
女性每兩個月可在洗澡時做一次自查,具體步驟如下:
看:面對鏡子,雙手下垂,仔細觀察乳房兩邊是否大小對稱,有無不正常突起,皮膚及乳頭是否有凹陷或濕疹。
觸:左手上舉至頭部后側,用右手檢查左乳,以手指指腹輕壓乳房,感覺是否有硬塊,由乳頭開始做環(huán)狀順時針方向檢查,逐漸向外(約三四圈),至全部乳房檢查完為止。用同樣方法檢查右邊乳房。
躺:平躺下來,左肩下放一個枕頭,將右手彎曲至頭下,重復“觸”的方法,檢查兩側乳房。
查:除了乳房,還要檢查腋下有無淋巴腫大。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壓擠乳頭,注意有無異常分泌物。
定期體檢,是發(fā)現(xiàn)早期乳腺癌的關鍵
光養(yǎng)成自檢的好習慣還不夠,仍有可能因個人手法不正確而貽誤病情。只有自檢與定期去乳腺??崎T診體檢相結合,才是最有效的乳腺癌篩查方法。
建議20~40歲的女性至少每3年到醫(yī)院做一次乳腺檢查,40歲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每年檢查一次。在乳腺門診檢查時,醫(yī)生會在了解病史后,首先進行手檢,檢查雙側乳腺。此外,常常還會結合影像學檢查,包括彩超、乳腺X線攝影和乳腺鉬靶照相,必要時也可進行乳腺磁共振檢查。
編輯/倪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