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鶯
蟬兒,天生就是大自然的歌手。為了有一天能站在高枝上歌唱,你一直埋藏著高歌的夢想,用一生多半的光陰在暗無天日的地下默默無聞、忍辱負重地成長,吸取營養(yǎng)、刻苦修煉、積蓄力量,只為了成就那短暫的輝煌!你一生要經(jīng)歷五次蛻變,只有最后一次如鳳凰涅般地華麗轉(zhuǎn)身,才鉆出土壤爬到樹上,蛻去干枯的殼,如蝶破繭而出,張開美麗輕盈的翅膀,學(xué)會飛翔,融進綠意,迎著麗日歌唱!你如灰姑娘變成白天鵝,著一襲薄如輕紗的逶迤長裙,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載歌載舞,開始在枝頭登臺亮相,一路孜孜不倦地歌唱,從百花齊放的春天,到綠葉凋零的秋天,“聽你把春水叫寒,看你把綠葉催黃”。
“綠樹鳴蟬又早秋”,你總是報秋的使者。在一葉知秋中,你在叫著“知了,知了”,好像在說你已知道炎夏即將過去,秋天就要來臨。而你的薄衣過不了寒冬,只能抓住這生命最后的光景酣暢淋漓地放歌,鋪天蓋地,綿延不絕!“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即使秋風(fēng),也鎖不住你的金嗓;即使秋雨,也澆不滅你的歌唱;即使日落西山,你也要用暮鼓高唱晨鐘的歡歌;即使風(fēng)卷殘年,你也要唱出青春激越的飛揚;即使生命將息,你也不憂不懼,要用盡力氣唱出蘊積一生的激情與夢想,為這一季的告別演出奉獻最精彩的壓軸大戲,唱出生命最后的絕唱!你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凄美!所以你總是警示著人們:時光匆匆須惜時,“秋去冬來美景不再,莫教好春逝匆匆”,“唯有蟬聲催白頭”!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這時的秋蟬已不如酷暑中那么聒噪,給人帶來禪意、寧靜和清涼。秋蟬,又叫寒蟬、暮蟬、蟬泣等,你在深秋如泣如訴的悲歌,總讓人產(chǎn)生傷感愁緒?!皵嘞s抱柳咽殘月”,倒更像是在抑揚頓挫地吟詠著宋詞婉約凄清的調(diào)子,像是在輕唱著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笔前?,聽蟬心中愁,離人心上秋,“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你總是引發(fā)文人墨客悲秋傷離的惆悵感傷,白居易也曾悲嘆:“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秋蟬亦是高潔的象征。清人朱受新的“抱葉隱深林,乘時慧慧吟。如何忘遠舉,飲露已清心”,就是說由于蟬隱居山林,棲于高枝,餐風(fēng)露宿,以露洗心,不食人間煙火,如智慧的禪師,則其所喻之人品,自屬于清高一型。
又是一年秋蟬鳴,你帶給我感悟,帶給我感慨,帶給我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