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明辛+于曉軍+劉永剛
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隨著畜牧業(yè)和加工業(yè)的發(fā)展,對玉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應推廣應用新品種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提高玉米的生產能力、實現自給為主,滿足畜牧業(yè)和加工業(yè)的發(fā)展對玉米產業(yè)發(fā)展的迫切要求。
玉米吸收養(yǎng)分的數量和比例,因品種特性、土壤條件、產量水平以及栽培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在確定具體施肥量時,要進行綜合分析考慮。玉米是需肥較多的作物,根據有關研究,玉米產量有70~80%來自于作物施肥。玉米吸收土壤中的礦質元素多達20多種,主要是氮、磷、鉀、硫、鈣、鎂等6種,其中氮素是玉米最主要的營養(yǎng)元素。氮素營養(yǎng)好,玉米根旺苗壯,葉色深,莖粗葉茂,穗大粒多產量高。氮素營養(yǎng)不足,則玉米植株生長緩慢,葉片狹長,莖稈細弱,葉色黃綠,穗小粒少空稈多,產量明顯降低。同時玉米對磷、鉀的需要也十分重要,應注意增施磷、鉀肥。
1 玉米的需肥特點
1.1 不同生長時期玉米對養(yǎng)分的需求特點
每個生長時期玉米需要養(yǎng)分比例不同。玉米從出苗到拔節(jié)期間,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鉀3%;從拔節(jié)到開花期間,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鉀94%;從開花到成熟期間,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有效鉀3%。一般春玉米苗期(拔節(jié)前)吸氮僅占總量的2.2%,中期(拔節(jié)至抽穗開花)占51.2%,后期(抽穗后)占46.6%;而夏玉米苗期吸氮占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春玉米吸磷,苗期占總吸收量的1.1%,中期占63.9%,后期占35.0%;夏玉米苗期吸收磷占10.5%,中期占80%,后期占9.5%;玉米對鉀的吸收,春夏玉米均在拔節(jié)后迅速增加,且在開花期達到峰值,吸收速率大,容易導致供鉀不足,出現缺鉀癥狀。
1.2 玉米整個生育期內對養(yǎng)分的需求量
根據玉米的需肥特性,其施肥量以公頃施純氮(N)300~330千克、磷(P2O5)60~75千克、鉀(K2O)135~150千克為適宜。在玉米的施肥技術上,應掌握以基肥為主,種肥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早施基肥和磷、鉀肥,分期施用追肥的原則。
玉米是需肥水較多的高產作物,一般隨著產量提高,所需營養(yǎng)元素也在增加。玉米全生育期吸收的主要養(yǎng)分中,以氮為多,鉀次之,磷較少。玉米對微量元素盡管需要量少,但不可忽視,特別是隨著施肥水平的提高,施用微肥的增產效果更加顯箸。一般每生產100kg籽粒需從土壤吸收純氮2.5kg、五氧化二磷1.2kg、氧化鉀2kg,氮磷鉀比例為1:0.48:0.8,吸收量常受播種季節(jié)、土壤肥力、肥料種類和品種特性的影響。據多點試驗,玉米植株對氮、磷、鉀的吸收量常隨產量的提高而增多。
2 施肥技術
2.1 重施底肥
底肥又叫基肥,包括播種前和播種時施用的各種肥料。底肥的施用量及其占總施肥量的比例因肥料種類、土壤、播種期等而不同。底肥應強調以有機、遲效性肥料為主,適當搭配速效化肥,根據高產田塊調查,底肥中遲效性肥料占底肥總量的80%,速效性肥料占20%左右的效果較好,一般磷鉀肥宜全作底肥。春玉米的基肥最好是在頭一年結合秋耕施用,在春季播種前松土時可以再施用一部分。施用基肥時,應使其與土壤均勻混合,用量較少時也可以作為種肥集中溝施。夏玉米基肥可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結合耕翻施入。有機肥料作基肥除能提高玉米產量外,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土壤生產力水平,使玉米持續(xù)高產,充分發(fā)揮化肥的增產效益。利用秸稈直接還田作玉米基肥同樣具有良好的效果,前作小麥收獲后麥秸直接施入或收麥時留高茬作夏玉米基肥是解決有機肥不足的好辦法,利用麥秸作玉米基肥,一般667m2用量在200~300kg為宜。在土壤肥力較低的土壤,施秸稈時應配合少量氮素化肥,以調節(jié)碳氮比,加速秸稈腐解。有機肥料作基肥,一般翻埋深度應在10cm以下,這樣才有利于保肥和作物吸收。氮肥作底肥要深施,以減少氮素揮發(fā)損失,利于作物吸收利用。磷鉀肥做基肥時宜與有機肥混合施用,或集中施于10~30cm的根系密集層。磷肥當季利用率低,有明顯后效,應每年或隔年分配施用,一次性大量施用不好。
2.2 輕施苗肥
玉米苗期株體小,需肥不多,但養(yǎng)分不足則會幼苗纖弱、葉色淡、根系生長受阻,進而影響中后期的生長。所以,在定苗后應及時輕施提苗肥,促進苗壯。苗肥以施用腐熟的人畜糞尿和速效氮肥為好,但切忌施用過量,以防止幼苗徒長。一般苗肥應占施肥總量的5%~10%。
2.3 巧施壯稈肥
拔節(jié)時施用的肥料叫壯稈肥,作用是壯稈,也有一定促進雌雄穗分化的作用。特別是采用中早熟及早熟品種的夏玉米和秋玉米,施用壯稈肥增產效果顯著。壯稈肥應注意施用適量,以防節(jié)間過度伸長、莖稈生長脆嫩、后期發(fā)生倒伏。壯稈肥的施用數量約占施肥總量的10%~15%。
2.4 猛攻穗肥
穗肥又稱攻苞肥,其主要作用是促進雌雄穗的分化,實現粒多、穗大、高產。穗肥用量應占施肥總量的50%左右,以速效氮肥為主,施用的適期在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一般在小喇叭到大喇叭口期間。生產上還應根據植株生長狀況、土壤肥力水平以及前期施肥情況考慮施用的時期和數量,一般土壤瘠薄、底肥少、植株生長較差的應適當早施、多施,反之可適當遲施、少施。近年來有些地方對穗肥的施用都很重視,但應注意解決的是:穗肥施用偏遲(有的已出天花才施)或偏早(拔節(jié)后不久施)都未能充分發(fā)揮穗肥的增產作用,多數農戶穗肥只施化肥且用量又不足而造成后期脫肥、翻黃早衰、禿尖增長、粒重下降等。
(作者單位:151400 黑龍江省安達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安達市種子管理站、安達市老虎崗鎮(zhèn)農牧綜合服務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