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 鵬
尊重已有認知 建構知識聯系
——“條形統計圖”教學實踐與反思
文︳曾 鵬
“條形統計圖”是人教版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類與整理、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單式和復式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這一內容時,很多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認識、繪制條形統計圖,會準確地進行填表并對數據進行初步的分析上,而忽視了對學生統計觀念的培養(yǎng)。更有教師認為,條形統計圖的教學可以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與不教問題都不大??磥恚處煂l形統計圖的教學還存在一定的誤區(qū),為了統計而教統計,把數據的填寫、統計圖的繪制、簡單的問題解答當做條形統計圖教學的全部。實際上,教學條形統計圖一課,教師們應當思考:有了統計表之后為什么還需要教學條形統計圖,也就是學習它的必要性是什么?它的優(yōu)勢與特點是什么?有什么不足嗎?如何理解、分析獲得的數據,并根據數據進行科學的預測,培養(yǎng)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這些問題的突破,不是一味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就能解決的。
基于以上的思考,筆者進行了如下的教學嘗試。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下圖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氣情況。你從中發(fā)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生:知道這個月有31天,31天中出現了晴、陰、多云、陣雨、雷陣雨等天氣。
師:回答得很好。如果老師想讓大家把這個月每種天氣的天數表示出來,你有什么辦法?(學生小組討論)
生1:我們小組是一個一個數的,晴天有9天,陰天有6天,多云有9天,陣雨有5天,雷陣雨有2天。
生2:我們小組是用畫“正”字的方式進行統計的,跟前面小組的發(fā)現一樣。
生3:我們小組是畫三角形進行統計的。
生4:我們是用畫圓圈的方式統計的。
生5:我們是用畫正方形的方式統計的。
……
師:看來大家想到了很多辦法,有數數、畫“正”字統計的,也有畫圖形統計的,都很好地聯系了我們學過的知識,而且都是正確的。下面老師把大家統計的結果用兩種方式呈現。(如圖所示)比較這兩種方式,你們能發(fā)現它們相同的地方嗎?有沒有不同的地方?
生6:它們都能表示各種天氣的天數。
生7:它們都能表示各種天氣的具體天數,但是第二種方式能一眼就看出哪種天氣多,哪種天氣少。
師:你的意思是說,第二種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不需要數出到底多少天,只要一看就知道誰多誰少了?
生7:是的,圓片多的就表示天數多。
師:老師有疑問了,圖中的圓片就能代表數字,是不是不需要數字了呢?
生8:肯定需要數字。有了數字就不需要一個一個數圖形,要是圖形多了,數起來就很麻煩。
師:要是想知道晴天比陰天多幾天,用哪種方式會比較好?
生9:兩種方式都能得出晴天比陰天多多少天,第一種方式可以直接算出,第二種方式還需要數圖形的個數。
師:看來,第一種方式有它明顯的優(yōu)勢,計算數據方便;第二種方式也有它的優(yōu)勢:不需要看數據就可以直觀比較。要是能把兩種方式的優(yōu)勢綜合在一起就更好了,既能比較各種數量的多少,又能直觀地表示出各個數量。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學生小組討論)
生10:可以在圖形的左邊標上數字,如右圖,既可以直觀地比較各種數量,又可以看出具體的數量是多少。(其他學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師:看來大家都同意把統計表和圖形表示的兩種方式綜合起來的方法。其實,數學家們也是這樣思考的???,在我們作品的基礎上再進行加工,就變成了這樣(如下圖所示)。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條形統計圖?,F在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說一說,從條形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之后進行匯報)
生11:我能通過橫著的線清楚地看出各種天氣,包括晴、陰、多云、陣雨、雷陣雨;通過豎著的線看到具體的天數。
生12:除了從統計圖中知道各種天氣和天數,還可以直接看出各種天氣哪個多哪個少。
……
師:確實,大家理解得很好。統計圖中橫著的線叫“橫軸”,在這里表示天氣;豎著的線叫“縱軸”,表示天數。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就如大家所說,既能表示具體的數量,也能直觀地看出數量的多少?,F在請大家思考,我們學過統計表,為什么今天還需要學習條形統計圖?
生13:統計表不能像條形統計圖一樣直觀地看出不同天氣之間的多少,需要計算,比較麻煩。
生14:條形統計圖不僅能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直觀地對數據進行比較,這是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好的地方。
……
師:大家理解得很好。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有各自的優(yōu)點,我們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可以根據需要合理選擇。最后,老師有一道題想給大家在課后思考。如果我們把剛剛發(fā)現的條形統計圖旋轉一下(如下圖所示),還能不能制作成橫式的條形統計圖?如果能,又該如何設置它的橫坐標和縱坐標?
反思:本堂課的教學,教師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問題為驅動,調用學生已有的經驗拾級而上,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課始,引導學生用圖形、畫“正”字等方式描述題意,分析不同表達方式的特點:有知道具體數據的,有直觀看出多少的。如何創(chuàng)設兼顧數據準確與直觀判斷特點的呈現方式?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條形統計圖的雛形就產生了。盡管條形統計圖不是全部由學生發(fā)現的,卻是在學生探究的基礎上優(yōu)化產生的??磥恚侠碓O置問題的空間,選取知識的關鍵點讓學生展開思考,經歷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課尾,由于教材安排的練習中出現了橫式條形統計圖,教師提出的拓展問題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探究,為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做好鋪墊。學生課后的作業(yè)反饋表明,學生是能理解也能解決的。當然,條形統計圖的教學核心在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yǎng)。由于時間的限制,本課在具體的應用上題目不多,要幫助學生切實體會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應予以加強。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大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