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奎
(克拉瑪依日報社,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淺談地市報大型異地采訪
——以《克拉瑪依日報》“尋訪他鄉(xiāng)克拉瑪依人”為例
□劉 奎
(克拉瑪依日報社,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對于地市報來說,大型異地采訪時間長、行程遠,所耗費的人力、財力成本高,因此,地市報開展的不少,但因人力、物力、財務等的限制也不是所有的報社都開展。然而,當報社掌握了一定的重大新聞線索和主題,或因各種原因確需開展大型異地采訪時,就需要報社組織強大的團隊奔赴目的地有計劃、有目的且靈活變通地開展工作。
2015年,是克拉瑪依油田勘探開發(fā)60周年,為此,克拉瑪依日報社組織開展了“尋訪他鄉(xiāng)克拉瑪依人”大型異地采訪活動,尋找在外地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生活的克拉瑪依人,聽他們講述當年在克拉瑪依的故事,聽他們描述今時在他鄉(xiāng)生活的現狀和憧憬。本文將以此次大型異地采訪為例,淺談本社大型異地采訪的做法和體會。
確定主題是大型異地采訪成功的前提和基礎。一般來說,主題的確定要綜合考慮新聞性、傳播性、典型性等因素,其中又要以新聞價值的高低為主來考慮。
在正式確定主題前,有時還需進行一定的調研或調查。以克拉瑪依日報社“尋訪他鄉(xiāng)克拉瑪依人”大型異地采訪來說,在確定本次采訪主題時,就已通過各種所能利用的渠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摸底:一是要確定是否能夠采訪到足夠多的素材,備選受訪人數量是否足夠支撐本次采訪所擬定的發(fā)稿規(guī)模;二是確定本次采訪是否具備足夠的新聞價值,也就是說,是否能夠得到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包括讀者、相關部門以及新聞同行的認可;三是確定受訪者是否對本次采訪有足夠的支持和熱情。
通過微信群發(fā)、給部分擬受訪者打電話等方式,我們了解到,受訪者尤其是在他鄉(xiāng)工作的“老石油人”對這次采訪十分重視,他們普遍對克拉瑪依這座石油城市依然有深厚的感情,因此愿意敞開心扉來訴說。這給了我們以極大鼓舞。
通過各跑口記者了解,政府各相關部門也對這次異地采訪充滿期待,也都覺得這是一次極具人文關懷、宣傳價值極高的活動,因此也都支持報社遠赴全國各地進行采訪。
來自方方面面的反饋,是對報社策劃這一重大異地采訪活動信心的巨大提升,也是對這一策劃可行性的有力佐證。正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環(huán)境下,報社決定實施這項重大異地采訪活動。
確定了采訪主題后,還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大型異地采訪由于具備戰(zhàn)線較長、稿件體量較大、質量要求高、采訪的對象不確定性更高等特點,因此在采訪前要做足前期準備工作。
一般來說,需要準備的有:聯系受訪人、前期資料搜集、采訪團隊選擇、相關業(yè)務培訓、前期資料熟悉、日程安排、發(fā)稿安排等。
第一,在進行采訪前,我們要確保受訪人在記者到達時能夠接受采訪。在“尋訪他鄉(xiāng)克拉瑪依人”活動實施前,報社即已安排總編室相關人員與受訪者反復聯系和確認,以確保受訪者在確定的時間段沒有外出或聯系不上等情況發(fā)生。由于本次采訪以尋訪從克拉瑪依油田走出去的“老石油”為主,多數是已退休甚至八九十高齡的老同志,在溝通時存在不少困難,因此這項準備工作具備一定的難度,也耗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第二,在聯系受訪人的同時,也讓受訪者簡單講述一下自身經歷,以便記者采訪時有的放矢。如果能夠聯系上相關部門如退管站、老干所等,甚至還能從中拿到具備一定新聞價值的歷史資料,這樣能夠使采訪事半功倍。
第三,要組建合適的團隊。團隊是采訪實施是否成功的最重要保證。在進行團隊人員選擇時,要綜合考慮團隊成員的業(yè)務素質、執(zhí)行能力、應變能力、心理素質等,由于大型異地采訪往往需要較長時間,且強度高,因此甚至還要考慮身體素質等因素??傊x出最合適的成員組成強大的采訪團隊,確保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第四,在選出團隊成員之后,要集中對團隊成員進行采訪前的培訓。培訓內容既包括新聞業(yè)務,也要涉及溝通技巧、安全知識、各地習俗等,以便使團隊成員在實地采訪時應對自如,確保采寫的報道質量。
第五,在搜集到前期資料之后,還要讓團隊成員熟悉資料,盡量做到在采訪前對受訪人有比較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形成采訪提綱,提升采訪的順利度。
第六,在以上準備工作都做充足之后,就需要確定具體的采訪時間了。以“尋訪他鄉(xiāng)克拉瑪依人”大型異地采訪為例:由于克拉瑪依油田誕生于1955年10月29日1號井出油之日,因此克拉瑪依市將10月29日定為“克拉瑪依生日”。這項活動在2015年初就已策劃,在經過近兩個月的準備之后,決定在當年5月底開拔,前往全國各地尤其是各油田進行實地探訪,以確保在“克拉瑪依生日”到來之際有一批報道已見諸報端。
最后,要安排好報道發(fā)布工作。采訪的最后成果是以一篇篇報道來體現的,成果是否豐碩,是要看報道是否扎實、精彩。因此,稿件的發(fā)稿安排尤為重要。考慮到采訪時間跨度較長,報社決定采用系列報道的形式,每周有一到兩篇稿件見諸報端。
采訪實施是大型異地采訪是否成功的關鍵一步。前期準備工作固然重要,但具體實施時,由于各種因素的不確定性,還要在采訪實施過程中做靈活調整。具體包括:采訪時間的調整、采訪順序的調整、報道體量的調整等。
在本次“尋訪他鄉(xiāng)克拉瑪依人”大型異地采訪中,筆者參加了北線(活動分南線、北線兩部分)采訪活動,時間為2015年的八、九兩個月,地域跨越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天津、河南、陜西等省市區(qū),行程兩萬多公里。出發(fā)前,我們設計了行程線路,大概擬定了日程。然而,由于諸多的不確定性,盡管采訪團隊盡量按預定行程實施采訪,如果行程一變再變,相應工作也不得不進行調整。比如,反復與受訪者重新確定采訪時間,重新安排食宿等。與此同時,由于受訪者多是老人,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有的還有濃重的方言口音,因此需要在子女的陪同下接受采訪,還得在采訪時反復詢問和確認。
在采訪途中,采訪組還得隨時克服高溫、雨天、堵車等各種環(huán)境的考驗,不斷在各種變化中調整狀態(tài)、磨煉意志、鍛煉技能,并不斷總結經驗,以便使下一段采訪更加順利、更加充分和成功。
當然,實施過程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稿件的寫作。由于時間和行程安排緊湊,且稿件量大,不允許所有采訪都結束后再進行寫作,因此,在大型異地采訪活動中,往往需要記者見縫插針擠時間完成報道的寫作成稿工作。在本次“尋訪他鄉(xiāng)克拉瑪依人”大型異地采訪時,我們白天進行采訪,晚上回來便在賓館進行寫作,有時甚至寫到凌晨4點。
地市報尤其是像《克拉瑪依日報》這樣規(guī)模不大的地市報,開展一次橫跨大半個中國的大型異地采訪活動實屬不易,因此,總結活動經驗教訓,為下一次大型異地采訪作積累經驗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次采訪,雖然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且發(fā)稿規(guī)模、社會反響都較好,但作為參與人之一,筆者也深感有很多遺憾之處。比如受訪者本身講述的故事不夠精彩,受訪者身邊有更好的候選人,但由于時間、行程安排等原因不能完成采訪;對某個人、某個事件的采訪可以更深入;稿件寫作的角度可以更好,素材的選取可以更精準……
一次大型的異地采訪,可以讓一名新聞工作者得到各方面的綜合鍛煉,也可以讓其短時間內得到快速成長。成功的大型異地采訪,往往是一家地市報社年度最重要的采訪活動,做好大型異地采訪,無疑會為報社當年的報道工作增添最亮麗的一筆。
(編輯: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