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麥克基本
最近發(fā)生在北美洲的事情,充分表明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危害已經發(fā)生。
在美國中南部的休斯頓市,人們正在竭盡全力,投入到災后重建的工作中。有專家稱,這場由颶風“哈維”帶來的超強降雨等災害,可能是降雨量最大的水災,也是美國歷史上付出的最高的經濟代價。與此同時,西部的舊金山市打破了該市歷史上最高氣溫的紀錄,這個數(shù)據是從150多年來的統(tǒng)計結果中得出來的——這原本都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不僅如此,炎熱天氣還引發(fā)了森林火災:大火從俄勒岡州跨過寬闊的哥倫比亞河,蔓延到了西北部的華盛頓州。當?shù)鼐用裾f,滾滾濃煙遮住了太陽,落下厚厚的灰塵,讓他們想起了1980年圣海倫斯火山爆發(fā)的場景。
西海岸內陸地區(qū)的高溫天氣還引發(fā)了干旱,受災地區(qū)包括處于小麥帶的蒙大拿州和北達科他州。在此之前,當?shù)剞r民完全不用為收成操心,但破天荒的高溫天氣把大片谷物曬得干枯、萎縮,讓人憂心忡忡。與此同時,颶風“艾瑪”穿越加勒比群島,從大西洋來襲,這是百年來第一場正面襲擊古巴的5級颶風,它正以極低的氣壓轉移戰(zhàn)場,襲擊佛羅里達州的西海岸。要知道,“艾瑪”的力量更大,與“哈維”相比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正當颶風“艾瑪”愈演愈烈之際,另一場名叫“何塞”的颶風也正在形成,而颶風“凱蒂亞”已經在墨西哥灣轉化成可怕的風暴,不久后,它將給剛剛遭受了百年來最大地震的墨西哥予以新的打擊。
上述這些災害,與科學家此前不斷警告的全球變暖息息相關。在過去的30年里,環(huán)境專家一直在提醒大眾要關注這個議題,很多人對此也有所耳聞,但事到如今,人們所付出的實際行動還是太少了,因而收效甚微。
可以說,北美洲在一周內發(fā)生的一連串事件,展現(xiàn)出全球變暖危害的一幅活生生的圖景:因為燃燒了太多的油氣等原因,我們向大氣排放了數(shù)不清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這些化學氣體會聚集熱量,從而產生溫室效應,使地球變得越來越熱。而因為地球變暖,我們將會遭到更強的降雨、更大的強風,未來的森林和田地也將變得更加干燥。這一點也不神秘:既與壞運氣無關,也與特朗普無關,這只是單純的物理原理和現(xiàn)象。
這也正是我們當前所處的階段:氣候變化的危害已經發(fā)生,而且形勢十分嚴峻,我們應該立即采取行動去解決問題。截至目前,人類活動使地球的溫度異常地提高了1℃,多余的熱量造成了現(xiàn)在發(fā)生的各種恐怖的氣候現(xiàn)象。而且,隨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蓄積的熱量不斷增加,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氣溫再上升1℃的勢頭,這一不可扭轉的局面,將使我們更加難堪。
有些人會以為,只要我們付出一定的代價,或許情況就不會太壞。事實并非如此:按照這種發(fā)展模式持續(xù)下去,未來全球的氣溫將上升約3.5℃,這意味著即使我們履行了在巴黎氣候大會上的承諾,我們的藍色星球也會因為太熱而不適合生存,人類文明也會趨于消亡。在過去的3年里,我們也見識了一年比一年熱的事實,這就像一面紅旗在警示我們:“振作起來,做出改變!”
這一切不僅要求我們像《巴黎協(xié)定》所展望的那樣改變發(fā)展模式,還要求我們自覺地轉變觀念,比如逐漸棄用化石燃料,轉向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充分保護好每一片森林和土地,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工作,節(jié)約使用各種能源等,并將這種生態(tài)環(huán)保的觀念和行為變成生活中的基本習慣。
此外,無數(shù)的研究表明,從技術上來說,我們能以可承受的代價獲得100%的可再生能源,而太陽能板、風車等新能源設施也越來越便宜。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董事長埃隆·馬斯克曾表示,大批量地生產廉價的電動汽車不再是天方夜譚;在非洲和亞洲的一些地區(qū),人們已開始放棄化石燃料而直接利用太陽能;丹麥人剛賣掉他們最后的一家石油公司,把這筆錢用來建造更多的風車……我們有充足的例子來證明未來是有希望的,但無論身在何處,每個人都要馬上行動起來,因為人類有史以來,氣候變化是第一個全球性危機,而且還有解決期限:生存還是毀滅,就在這一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