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生
縣城不大,早市自然不那么熱鬧。冷清的市場一角,停著一輛老舊的三輪車,車上放著一大一小兩只圓木桶,桶上蓋著厚厚的舊被子。車前馬扎上,勾身坐著干瘦的趙萬山,腮幫向里癟著,眉毛白得油光锃亮。他的面前,橫放一張磨光了油漆的桌子,一條腿墊著薄石片。每天太陽還沒有冒出東山,趙萬山就已經(jīng)坐在那里了。
來顧客了。趙萬山緩慢地站起身,蒼老的笑意比早晨的太陽溫暖。他扭身面向三輪車,一點點小心地掀起小桶上的被子,被子就斜搭在小桶大桶上,被底透出幾絲暖暖的氣息。他從小桶里拿出白鋼碗和木勺,再小心蓋上,才從另一邊一點點掀開大桶上的被子,吃力地拎起木蓋,挪出一道弧形的縫隙,用木勺在大桶里舀幾勺面茶,安排停妥,他雙手端著碗,貓著腰把熱氣騰騰的面茶送到桌子上。小小的木桌四周彌漫開黍子和芝麻的清香。淡淡的幽香里,趙萬山在洗得薄薄的白圍裙上擦擦手,坐回到馬扎上,黯淡的目光無力地望著。
很多年了,他每天這樣趕早市賣面茶。市場搬了幾次家,他仍然經(jīng)營在那個固定的位置,似乎是擔心顧客不習慣,也似乎是擔心自己不習慣??傊?,他一直在早市一頭的角落里。他的面茶配料和工藝一直沒有變化,他堅信這種面茶才是真正的面茶。看著顧客雙手端起碗,傾斜地轉(zhuǎn)動著望嘴里吱吱嚕嚕地吸面茶和麻醬,他心中很是享受。
可惜的是,懂面茶愛面茶的老人兒越來越少,年輕人都被包子、油條、混沌拽跑了。那些食物吃著解餓,但沒有面茶這樣的韻味!客人少了,趙萬山就少做點面茶,一如既往地準時來到市場,按部就班地擺開桌子,耐心地等著享受面茶的老雇主出現(xiàn)。
天越來越冷了,太陽似乎畏懼寒冷,爬起來得越來越晚。賣菜的比夏季少很多,本來就不喧鬧的市場就被冷落得可有可無。買早點、吃早點的人都選擇了有屋子的攤位。趙萬山依舊不急不慍地那么等待著,目光散淡地向前望,似乎在盼望什么人的出現(xiàn)。路過的人把好奇的目光冰涼地投到他的身上,他絲毫沒有在意或者覺察。
紅黃的晨曦中,對面的胡同口移動一對若即若離的人影,冷風迎面跑去,兩個人的頭不由更低些。趙萬山看到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心中淡淡地笑一下,目不轉(zhuǎn)睛地迎接他們的到來。一對老夫妻互相攙扶著,顫顫巍巍地走過馬路。踱到微微傾斜的桌子邊,老頭扶老太太坐穩(wěn),他拽過一把木椅,緊挨著老伴坐下。坐得穩(wěn)妥了,老頭抬頭看一眼對面的趙萬山。
心領(lǐng)神會的趙萬山似乎來了精神,熟練地給老夫妻端上面茶,依舊不言不語地退回到馬扎上坐下。從什么時候起他們之間就形成了這樣的默契,趙萬山已經(jīng)記不得。等他記住這對夫妻每日準時來喝面茶時,情形就已經(jīng)這樣了。面對喜歡面茶的人越來越少的局面,趙萬山不止一次地打算不再起早,把一整套用具永遠關(guān)到下屋的漆黑中。但每次有了這樣的想法,就又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對老夫妻。他們是那么地鐘情面茶,為了他們,自己也一定要經(jīng)營下去,盡管勞心費力賺不到錢,就當鍛煉老舊的身體了。于是,趙萬山一日日地堅持著。
老夫妻喝完了面茶,沒有立即起身離去,破例地坐在椅子上,似乎等待著什么。
“錢……”老頭有氣無力說著,把幾枚硬幣放到桌子上。依然沒有扶老伴起身。
趙萬山心中一動,緩慢站起,走過去。
老頭擦一把黏糊糊的鼻涕,黑黑的嘴唇有些顫抖:“兄弟,明天……我們不來了……老伴下樓實在費勁啊……”
趙萬山的喉結(jié)抖幾下,有什么東西卡在那里,熱熱的。
老頭臉上帶著愧疚說:“實在對不起,不能再幫忙喝你的面茶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