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茹
在我國小麥種植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超高產選種與栽培技術的應用受到廣泛重視,有利于選種適合當地栽培的品種,利用先進的栽培技術提高產量與質量,逐漸提升經濟效益?;诖?,河南省西華縣農業(yè)局種子技術推廣中心在下文分析了小麥超高產品種選擇與栽培技術,提出幾點可行性建議。
1 超高產小麥品種的選擇措施
1.1 不同穗型品種特點分析
對于小麥農作物而言,其具有群體性發(fā)展特點,不同穗型的品種,幼穗發(fā)育與籽粒灌漿等特點存在差異。因此,在實際選種的過程中,應當根據穗型情況對其進行處理,盡量選擇具有一定調節(jié)能力的種子,對其適應情況進行分析,保證群體發(fā)展速度滿足相關栽培要求。在選擇品種的過程中,還要重視分蘗情況,提高成穗率,減少其中存在的種植問題。在選擇大穗型品種的過程中,應當保證其具有一定的植株生長能力,成穗率符合相關要求。在河南省小麥種植中,灌漿期的溫度很高,且時間較短,通常在一個月左右,雖然選擇大穗型品種能夠增加庫容量,但是,受灌漿期的影響,經常會出現產量問題,無法滿足實際種植需求,因此,要合理選擇小穗型的品種,提高工作可靠性與有效性。
1.2 不同穗型品種產量分析
經過相關調查研究可以得知,大、小穗型小麥品種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產量差異特點,受各類因素的影響,會出現產量方面的差異。因此,在實際選種期間,應當結合當前實際情況開展調查工作,提高品種選種工作效果。如表1所示,雖然小穗型品種的穗數量多于大穗型品種,但是,結實的個數很少,且小花的數量少。而大穗型品種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千粒重量較低,成穗的數量很少,因此,在選種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處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要利用合理方式延緩衰老,增加小麥千粒的重量,例如:在選種大穗型品種的時候,為了能夠提高產量,可以適當增加密度,對肥水進行嚴格調控,促進小麥的分蘗,增加成穗數量,改善當前的種植現狀,逐漸提高種植戶的產量。
2 關鍵栽培技術的應用措施
在實際栽培工作中,種植戶應當合理應用先進技術,制定完善的產量分析方案,逐漸提高小麥分蘗與成穗的能力,以此提高其生產產量。具體措施為:
2.1 因地制宜的選擇品種
在選擇品種的過程中,由于河南省在小麥種植的過程中,具有一定高產潛力,因此,可以選擇豫麥49號品種、新麥9號品種、豫麥66號品種、周麥16號品種等。在不同區(qū)域中,要根據田塊情況、種植時間等對其進行科學的選擇。同時,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還要適當的增加播種數量,嚴格控制密度,例如:將播種量控制在122kg/公頃左右,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逐漸提高當地小麥的產量,達到預期種植目的。
2.2 對土地進行培育
對于小麥作物的生長而言,土地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只有土地擁有一定肥力,才能逐漸提高生產效率與質量,增加作物產量,達到預期的種植目的。因此,要做好土壤培育工作,根據小麥的實際生長要求,合理開展中耕工作,適當添加氮肥(12kg/kg土壤)、速效磷(80mg/kg土壤)、速效鉀(30mg/kg土壤)等,逐漸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同時,還要重視有機肥的管理工作,將玉米與小麥的秸稈還田,提高土壤肥力。
2.3 播種措施
在實際播種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小麥產量要求等,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明確高產要素與關鍵內容,做好精細耕作等工作,建立專門的深耕機制。在實際工作期間,要將耕作深度控制在24cm~27cm之間,將寬度控制在17cm左右,行距控制在24cm左右。同時,還要做好土壤含水量的測試工作,只有含水量在18.1%以上,才能對種子進行播種處理。
2.4 施肥措施
農戶應當制定完善的施肥方案,應用合理的工作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基礎上,根據苗株的長勢對其進行追肥,達到良好的處理目的。在實際施肥期間,需要將有機肥的劑量控制在45100kg/公頃左右,將氮肥計量控制在250kg~280kg/公頃左右。如果當地的土壤肥力較高,就要將氮肥計量控制在75%,提高工作平衡性。在追肥過程中,要根據小麥穗型情況等,對其進行合理的處理,利用先進追肥方式開展各方面工作,建立專門的施肥管理機制,逐漸提高工作可靠性與有效性。例如:在小麥返青時期、起身時期、拔節(jié)時期、等,都要合理使用氮肥,做好試驗工作,根據試驗結果對氮肥的劑量進行控制,以此提高施肥管理工作可靠性與有效性。
2.5 田間管理措施
在對小麥田地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劃分為冬前管理階段、春季管理階段與后期管理階段,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雜草管理方案與肥水管理方案,根據苗株生長指標等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控制,逐漸提高管理效率。對于冬前管理工作而言,由于河南省小麥的出苗時間在每年12月21日左右,因此,要對其進行肥水管理。在春季管理階段,應當將時間控制在每年2月11日到4月21日左右。對于后期管理而言,應當將時間控制在每年4月21日左右,提高管理工程可靠性與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河南省小麥種植的過程中,農戶應當制定完善的分析方案,根據種植要求等,建立專門的管理機制,做好選種、播種、施肥、追肥、田間管理等工作,嚴格控制種植密度與距離,全面提高其產量與質量,以此提升經濟效益。endprint